首页 理论教育 传热与水动力耦合稳态模型验证方法

传热与水动力耦合稳态模型验证方法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表5.1给出了文献[98]的实验结果与文献[22]、文献[23]的计算结果以及本章模型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情况。本章模型计算得到的干蒸汽区长度与实验结果仅相差0.1m,误差仅为0.07%,大大低于文献[22]的6.5%以及文献[23]的6.9%的误差,这是本章模型计算结果比较精确的原因之一。本章模型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出现在热水区长度计算中,但也仅为3.20%,因此认为本章模型是正确的,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准度。表5.1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比较

传热与水动力耦合稳态模型验证方法

本书采用文献[98]的实验数据来验证上述模型的正确性,并与文献[22]、文献[23]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

文献[98]中采用的类LS-3型集热器,管长600m,聚光器开口宽度5.47m,金属管内外径为54/70mm,金属管导热系数为54Wm-1 K-1光学效率为73.3%。集热管入口工质温度为210℃,入口工质压力为10MPa,入口工质流量为0.95kg/s,太阳直射辐射强度(Idirect)为1000W/m2。表5.1给出了文献[98]的实验结果与文献[22]、文献[23]的计算结果以及本章模型数值计算结果的对比情况。

从表5.1可见,本章模型计算得到的出口工质温度和出口工质压力与实验结果十分接近,误差分别为1.91%和0.20%,明显优于文献[22]和文献[23]的计算结果。由于水蒸气的热扩散率比水大的多,加之干蒸汽区管内对流换热系数较小,因此干蒸汽区长度是影响出口工质温度的主要因素。本章模型计算得到的干蒸汽区长度与实验结果仅相差0.1m,误差仅为0.07%,大大低于文献[22]的6.5%以及文献[23]的6.9%的误差,这是本章模型计算结果比较精确的原因之一。本章模型计算结果的最大误差出现在热水区长度计算中,但也仅为3.20%,因此认为本章模型是正确的,而且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准度。(www.xing528.com)

表5.1 数值计算结果与文献实验结果比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