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规划的要求:如何提升城市品质?

城市规划的要求:如何提升城市品质?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图2-1建筑控制线图示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为保证河网、水利规划实施和城市河道防洪墙的安全以及防洪抢险运输要求,沿河道新建建筑物应按规定退让河道规划蓝线。绿地率指标的确定与基地的使用性质,建设项目对绿化环境的要求以及城市或地区对建设基地的要求等因素有关。

城市规划的要求:如何提升城市品质?

为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利益,同时也为确保建筑与总体环境的协调,建筑总平面设计必须满足城市规划的要求,同时应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设计标准、规范和规定。

城市规划对于建筑总平面的设计要求一般包括:对用地性质和用地范围的控制,对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红线距离等方面指标的控制以及对交通出入口的方位规定等。它们对总平面设计尤其是布局形态的确定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1)对用地性质的控制

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的需要,对规划区域中的用地性质有明确限定,规定了它的适用范围,决定了用地内适建、不适建、有条件可建的建筑类型。

根据《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 50137—2011),用地分类包括城乡用地分类和城市建设用地分类两部分。

城乡用地指市域范围内所有土地,包括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建设用地包括城乡居民点建设用地、区域交通设施用地、区域公用设施用地、特殊用地、采矿用地等,非建设用地包括水域、农林用地以及其他非建设用地等。

城市建设用地是指城市内的居住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商业服务业设施用地、工业用地、物流仓储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公用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

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来说,如果总平面设计中需做场址选择的工作,那么对用地性质的要求就十分关键,它限定了这一项目只能在某一允许的区域内选择其基地地块。对于先取得了用地,再进行开发的场地设计,用地性质的要求也是很重要的,它限定了该地块只能做一定性质的使用,而不能随意开发建设,比如在居住用地之中则不能建设工业项目。

(2)对用地范围、建筑范围的控制

为加强对城市道路、城市绿地、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城市水体和生态环境公共资源的保护,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城乡规划管理中设定了红、绿、蓝、紫、黑、橙和黄7种控制线。“红线”是指规划管理部门批准的建设用地的控制线,“绿线”是指城市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蓝线”是指城市江河湖泊水域控制线,“紫线”是指各类历史文化遗产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控制线,“黑线”是指城市电力的用地规划控制线,“橙线”是城市对其周边区域中重大危险源的安全防护界线,“黄线”是划定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线。

规划对用地范围的控制多是由建筑红线与道路红线共同来完成的。另外,限定河流等用地的蓝线以及限定城市公共绿化用地的绿线,也可限定用地的边界。红线所限定的用地范围也就是用地的权属范围,除了某些特殊项目,比如公益建筑物或构筑物,经规划主管部门批准可突人道路红线建造之外,其他项目不允许超越红线布置。

道路红线是城市道路用地的规划控制边界线,一般由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用地条件图中标明。

用地红线是指各类建筑工程项目用地的使用权属范围的边界线。建筑红线也称建筑控制线,是建筑物基底位置的控制线,是基地中允许建造建(构)筑物的基线(图2-1)。一般建筑红线都会从道路红线后退一定距离,用来安排广场、绿化及地下管线等设施。当基地与其他场地毗邻时,建筑红线可根据功能、防火、日照间距等要求,确定是否后退用地界线。

图2-1 建筑控制线图示

蓝线是指城市规划管理部门按城市总体规划确定长期保留的河道规划线。为保证河网、水利规划实施和城市河道防洪墙的安全以及防洪抢险运输要求,沿河道新建建筑物应按规定退让河道规划蓝线。

城市绿化线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确定的各种城市绿地的边界线。

(3)对用地强度的控制

规划中对基地使用强度的控制是通过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指标来实现的。通过对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的限定,将基地的使用强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之内。用地面积是指可供场地建设开发使用的土地面积,其常用单位为公顷(1 ha=15亩=10 000 m2)。(www.xing528.com)

建筑面积是指建筑物(包括墙体)所形成的楼地面面积。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按自然层外墙结构外围水平面积之和计算,建筑物的外墙外保温层,应按其保温材料的水平截面积计算,并计入自然层建筑面积。

容积率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的建筑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比值,如图2-2所示。容积率是控制用地范围内建筑容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容积率的确定,严格控制用地内总建筑面积。不同建筑形态的容积率如图2-3所示。

图2-2 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层数关系图

建筑密度=(B+C)/A 容积率=(n×B+m×c)/A

图2-3 不同建筑形态的容积率比较

建筑密度是指基地内所有建筑物基底面积之和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如图2-2所示。它表明了场地内土地被建筑占用的比例,即建筑物的密集程度。建筑密度是控制用地空地(包括绿地、道路、广场、停车场等)数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建筑密度指标的合理确定,能保证建设用地所必需的道路、停车场地和绿地的面积,保证建筑物建成后内部的环境质量以及使用功能的正常运行。建筑密度的确定应考虑用地的使用性质、环境要求、建筑高度和容积率等方面的因素。

绿地率是指基地内绿化用地总面积与基地总用地面积的百分比。绿地率的控制可明确基地内进行绿化的土地面积,保证基地建成后的绿地环境质量。绿地率指标的确定与基地的使用性质,建设项目对绿化环境的要求以及城市或地区对建设基地的要求等因素有关。如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旧城改造区绿地率不低于25%;学校、医院、机关团体、公共文化设施等单位的绿地率不低于35%。

(4)建筑形态

建筑形态的控制是保证城市整体的综合环境质量,创造具有地域特色、文化特质的和谐统一城市面貌而确定的,主要针对文物保护地段、城市重点区段、风貌街区及特色街道附近的场地,并根据用地功能特征、区位条件及环境景观状况等因素,提出不同的限制要求。

常见的建筑形态控制内容有建筑高度、建筑形体、艺术风格、群体组合、空间尺度、建筑色彩、装饰构件等。

建筑高度的确定分为以下两类。

第一类是机场、电台、电信气象台军事要塞工程、微波通信、卫星地面站及国家和地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文物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内按净空要求控制建筑高度。即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建筑物和构筑物最高点的高度计算。

第二类建筑高度:平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其屋面面层或女儿墙顶点的高度计算;坡屋顶应按建筑物室外地面至屋檐和屋脊的平均高度计算;下列凸出物不计入建筑高度内:

①局部凸出屋面的楼梯间、电梯机房、水箱间等辅助用房占屋顶平面面积不超过1/4者。

②凸出屋面的通风道、烟囱、装饰构件、花架、通信设施等。

空调冷却塔等设备。

除了上述几方面的要求外,城市规划对交通出入口的方位、建筑主要朝向、主入口方位等方面的要求,在建筑总平面设计中也应同时予以满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