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尽可能地延长泵站使用寿命和科学的确定更新改造时机和规模,对泵站30年左右的“生命”老化过程、发展规律及特性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由于不少泵站建成有20~30年历史,进入“生命”晚期阶段,诸如故障增多,功能衰退和效益下降等老化综合特征越来越严重,为恢复和巩固泵站效益,保持设计提水能力,迫切需要更新改造。
泵站工程作为一个协调运转的结合体,也有“诞生”到“终了”的过程。许多实例表明,泵站这一“生命”过程大约经历30年左右时间,在泵站“生命”晚期,如不采取全面的更新改造“拯救”措施,则泵站就会失去作用而报废。为了尽可能地延长泵站使用寿命和科学的确定更新改造时机和规模,对泵站30年左右的“生命”老化过程、发展规律及特性开展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研究了解某一事物的过去和现在,可以通过调查统计、测量试验等种种方法予以实现,研究了解未来,仅采用这些手段是不够的,还要借助过去和现在的情况,向外加以扩充和外延,这一方面的研究内容则属于预测范畴。所谓预测就是人们对某一事物未来不确定性的状态和特征作出合乎实际的科学判断。(www.xing528.com)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成约2000万kW装机容量的固定式农用泵站。由于不少泵站建成有20~30年历史,进入“生命”晚期阶段,诸如故障增多,功能衰退和效益下降等老化综合特征越来越严重,为恢复和巩固泵站效益,保持设计提水能力,迫切需要更新改造。我国已建成近50万座泵站,其建成投产年代、工作环境和实际运行小时相差很大,老化症状纷繁复杂,老化程度相距甚远,这给预测未来增加很多困难。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提高预测精度,要求不断探索新的预测方法。社会生产实践证明,设法提高对未来的预见性,对解决纷纭复杂的各种社会经济技术问题,作出科学的决策是很有好处的,特别是如何把当前有限的资金用得更为合理。具有积极指导意义。本节拟就以下两个方面作出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