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从大禹治水有史记载以来,与洪水斗争,发展水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而治水科学技术已有长足的发展。从历史防汛抢险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传统抢险技术原则(如外堵内导,固沙排水等)和技术方法(如护脚固基,沟井导渗等),可以说是传统防汛抢险技术中的最主要成果,至今人们在防汛抢险时也离不开它,特别是那些技术原则,仍然要牢记遵循,不可违背。
1992年7月,由国家防总组织编写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的《防汛手册》[36],可以说是我国当前在防汛抢险技术领域里最新、最全、最具代表性和最权威的一本关于防汛抢险专业技术专著,全书共15章65万字,该书从全国各地江河洪水汛情概况,暴雨特性与洪水监测预报,防汛组织与准备,防汛物料与通信、蓄泄洪区的设置与建设,堤坝与江河堤防的险情抢护、堵口复堤以及水库防洪调度与预防山洪泥石流等多个方面都作了相当丰富的介绍、归纳与论述。虽然《防汛手册》[36]绝大多数内容是来自各地多年防汛抢险总结,在各地所编写的各种资料的基础上汇总起来的,但它毕竟又经过了许多专家的推敲加工、审查订正、去误存正、精炼提高重新编写而成,所以《防汛手册》[36]的内容更加系统,更加全面,更加准确,更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正如《防汛手册》[36]序言中所说:“经过历次大洪水的考验,我国的防汛工作者总结出一套比较成熟的防汛抢险经验,知识来源于实践,《防汛手册》[36]中的防汛抢险方法就是各地在历次抗洪斗争中获得的一些行之有效的经验总结,这些经验是我们防汛工作的宝贵财富”。也正是各地运用了这套行之有效的经验技术,抢住了无数堤防险情,创造了难于估量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它终究又是代表了一定生产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产物,从人类认识客观事物的永无止境的长河这一客观规律来考虑,传统的防汛抢险技术也有待进一步探索、提高和发展。(www.xing528.com)
目前挡洪堤防出险临阵抢护现场状况大体是:险情的发现是靠人凭借眼(夜晚用手电筒照明)沿堤巡查获得;绝大多数抢险决策方案是由少数人凭个人的经验和知识,在现场临时议论作出来的;无(正规的)设计图纸和优选比较,抢险所用材料绝大多数是取自大自然的泥、沙、石、竹、木等未加工材料;施工队伍是临时召集当地农民,缺乏培训;抢险施工操作是以肩背手搬的体力劳动为主,打人海战,现代机械运用很少;从来不作抢险施工现场组织设计和措施设计,施工操作工艺无专门规范遵循,要求不严,对施工质量缺乏严格控制,致使在紧张忙乱中,草率窝工,低效、高耗和返工种种现象就很难避免。尽管在局部地方采用了一些现代材料与机械,但不是量小就是范围小。因此,上述种种状况,从整体上说明,现阶段的防汛抢险仍是沿用近百年来的传统套路,没有质别的进步变化,当然也可以认为现阶段是正在变革阶段。不过防汛抢险技术的进步是缓慢的,与其他行业和部门相比,变化也是最小的这一事实是众所公认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