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涉基于光波叠加原理,光的干涉现象是指两束或多束光波在某区域内叠加时,叠加区域内出现的各点强度稳定的强弱分布现象。通过分析处理干涉条纹,可以获取被测量的有关信息。下面来探讨下发生稳态干涉的条件。
式中,A 为光波振幅矢量;k 为波矢;r 为方向矢量;ω 为光波的角频率;φ 为平面波的初始相位。根据光矢量波的叠加原理及I= <E·E∗>,设在空间点P 处同时存在两个平面光波E1=A1exp[i(k1·r-ω1t+φ1)],E2=A2exp[i(k2·r-ω2t+φ2)],该点的光强应为两光波叠加后的光强
从式(2.10)可以看出,该点的光强除两束光波单独在该点产生的强度和之外,还增加了I12,称为干涉项,并可以得到
由式(2.10)、式(2.11)可以看出,I12≠0 是干涉现象产生的条件。I12与方向夹角和初始相位差有关,从这两项得到了产生干涉现象的条件:
(1)频率相同或非常接近。由于相位的表达式中含有(ω1-ω2)项,说明两光波的频率差造成相位差随时间变化。如果两光波频率差远大于探测器的响应频率,探测器探测到的为瞬时光强I12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等于0,看不到干涉现象。如果两光波的频率相差不大,通过探测器可以看到两光波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拍频现象。(www.xing528.com)
(2)振动方向不垂直。干涉项I12与两光波的振动方向夹角<A1,A2>以及在P 点的相位差Δδ 相关。当两光波振动矢量相互平行,及时,此时合强度I=I1+为干涉光强的最大值;当两光波振动方向相互垂直时,A1·A2=0,I12=0,此时不产生干涉现象,其合强度为I=I1+I2;当两光波振动方向存在一定的夹角α 时,I12=2A1A2cosα<cosΔφ>,只有振动的两个平行分量可以发生干涉,垂直分量则形成背景光,影响干涉条纹的对比度。
(3)初始相位差恒定。干涉场I12与相位差的余弦函数相关。如果相位差不恒定,而是在0~2π 中随机变化,其变化频率大于探测器的响应频率,探测器探测到的光强将是瞬时光强随时间的积分值,接近于0。
由此可以得到两束光波发生干涉必须满足3 个基本条件:频率相同或相近,振动方向不垂直,具有恒定的相位差。
从干涉条件中可以知道,两个独立的光源(即便是两个独立的原子)发出的光波不能产生干涉,因此为了获得两个相干光波,只能利用同一个光源,通过具体的干涉装置使之分成两束光波。
由于参与干涉的两束光波是从一个光源得到的,这两束光波天生具有相同的频率和振动方向。但应该指出的是,对于一束光波分离出来的两束光波,只有当它们通过的光程差不是太大时,才可能满足相位差恒定的条件,从而发生干涉。光源辐射的光波可看作一段段有限长的波列,进入干涉装置的每个波列也都分成同样长的两个波列,当它们到达相遇点的光程差大于波列长度时,这两个波列就不会相遇。这时相遇的是对应于光源前一时刻和后一时刻发出的两个不同波列,它们之间已无固定的位相关系,也就不能发生干涉。要得到相干光源,必须利用同一光源同一发光时刻发出的波列。而要保证这一条件,必须使光程差小于光波的波列长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