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装从诞生到20世纪80年代初,一直以来都是中国男性的主要服装,无论是在民国时期还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后,中山装几乎成为中国男人的制服。但当几亿男人穿着相同的衣服走进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改革开放”让中国人见识到了世界的新样子。西风劲吹,让几乎所有的中国男人一夜之间脱下了中山装,套上了牛仔裤。中山装一度淡出了时装舞台。
中山装逐渐淡出历史舞台是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原因的[4]。第一,“五四”以来所形成的文化激进主义思想传统使我们在对待重大社会变革时总是采取非此即彼的、激进的、全面否定以往历史传统的态度,造成在面临文化选择时的简单和急躁。第二,“文革”的历史带来的负面效应,使民族文化的自信心遭到重创,因此一切打上“文革”烙印的文化符号,尤其像中山装这样的“红色经典”必然遭到国民的遗弃,而所谓代表“文明”与“先进”的西方文化成为人们必然的选择。第三,西方资本主义通过17世纪以来的全球性殖民扩张确立了西方文化在全球的主导性地位,致使大多数经济落后的国家都有选择西方文化代表国际的、世界的这样的心态,而西式礼服的选择正是这样的“国际惯例”的要求。第四,20世纪80、90年代的东欧剧变,使全球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社会主义国家的先进性和合法性受到质疑,中国虽仍然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但对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史过程也开始进行系统的反思,中山装无疑是这一时期的经典图式,其先进性必然要经受历史的拷问与洗礼。第五,中山装毕竟吸收了西方服饰中的一些元素,它的形式必然打着西方殖民主义文化的烙印,这从中华民族的深层心理来说是难以恒久认同的,也必然不符合中华民族深层审美意识的本质需求。
事实上,近年来中山装的时尚传承一直在悄然进行。李连杰、刘德华、成龙等影视明星纷纷身着中山装出现在公众场合,青年学生身着中山装照毕业照,婚纱摄影中中山装与旗袍的经典搭配,国际知名服装品牌阿玛尼也推出改良款的中山装。
2013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徐利明、盛小云向大会提交了一份建议,提出应明确中山装为中国人的“正装”,以体现“文化自信”。同时,建议将中山装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委员们的理由是,中山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如前身四个口袋表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袋盖为倒笔架,寓意为以文治国;后背不破缝,表示国家和平统一之大义等。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无疑有利于传承中山装这一中华民族的符号,将中山装庄重大方、寓意丰富的内涵以及作为中国服饰文化划时代的经典意义告诉国民,特别是青少年一代,使之喜爱、穿着、尊崇中山装,传承炎黄子孙振兴中华、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对于中山装、汉服等民族服饰的“复兴”呼吁,这两年不绝于耳。有人分析,这与从鸦片战争以来170多年弥漫在中国人和中国文化中的自卑感导致的集体性民族自信心的缺乏不无关系。[5]
这种民族自信心的缺乏是建立在一个模式基础上的,那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相对于西方现代文明的落后模式。新中国成立,《东方红》嘹亮的颂歌曾一度驱逐中国人心中的阴霾,也正在那个年代里,中国人喜气洋洋地穿起中山装当家做主豪情万丈,然而可惜的是,这种自信心的建立,是与对领袖的个人崇拜纠缠在一起的。当有一天个人崇拜的面纱被揭开后,中国人的信仰便开始处于一种真空状态。改革开放后,打开的国门让中国人看到了西方的繁华,也看到了30多年被禁锢的悲哀。
近一个世纪过去了,中国人想着赶英超美,想着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想着共产主义理想事业,却似乎从没有想过要找回自己的民族精魂。这种无根的漂泊状态,表现在我们一方面在寻寻觅觅谋求民族的强大兴盛,另一方面却在藐视自己的传统文明自暴自弃。这种矛盾状态其实来源于民族自信心的不足,它最直接的后果,便注定我们在追求民族进步中失去更多。这其中,包括丢掉了自己的“国服”——中山装。(www.xing528.com)
这种情况直到20世纪末有了一个非常明显的、在集体无意识上的一个很大的逆转。这种逆转实际上是建立在中国经济近年来飞速发展、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急速提高的基础上,中国人慢慢积攒起来的对抗文化霸权主义的勇气。“不要数典忘祖,就从衣冠开始!”中国人的服装自信心开始回归,这种回归表现在很多方面,前期可能有一些较为偏激的民族主义情绪,比如复兴宽袖高冠的汉服,褒者有,贬者也不乏其人,众说纷纭。中山装作为一种中国人新的服饰取向就呼之欲出了。
对于百年中山装未来的命运,现在下结论还为时尚早。但无论如何,中山装在国人心目中的位置却很难颠覆,不管中山装能否恢复昔日的辉煌,其内在的美学价值和精神内涵将经久不衰。
【注释】
[1]原载于安毓英、金庚荣著:《中国现代服装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9年版。
[2]安毓英、金庚荣:《中国现代服装史》,中国轻工业出版社,第34~35页。②丘树宏:《中山装的文化性》,载《人民日报》2009年11月21日第8版。
[4]张健:《中山装对当代新国服建设的历史启示》,载《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3期。
[5]《中山装:一个不该被忽视的民族品牌》,中国服装网,2006年4月26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