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是中国最重要和杰出的王朝之一,也是中国封建王朝以中央集权的国家概念最早、最完备、最先进、最强大的王朝,汉人的称谓由此而来。在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的进步,汉域本土民族文化蓬勃发展,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和审美成就。今天,占据绝大多数的中国主体民族——汉族,就是以汉朝的名字命名的。
在中国历史上,由于历朝都讲究“改正朔,易服色”,因此从秦汉开始到清朝结束,在三千年的王朝更替过程中,作为政治地位和社会等级的象征,统治者都会对各阶层的标准服饰做出自己的规定。这也是作为中国社会主体的汉族,始终没有一套严格意义上流传下来的民族服饰的原因。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了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最能体现汉族特色及信仰的服装,汉服的每一个特点都可以在四书五经、经史子集里找到依据。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级、别贵贱的作用。
从“衣冠王国”走来的中国,在进入21世纪后已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都力争与世界先进发达国家并轨同步,在服饰的发展变化上也渐次与世界接轨,西服、运动装、喇叭裤、牛仔裤、高跟鞋、香水……逐步跟进世界流行时尚,给国人带来全新的生活方式,也给国人注入一种全新的价值理念。这些发展变化都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在我们欣喜于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时,在精英白领们西装革履地出席商务谈判时,在年轻人身穿白色婚纱举办婚礼时,一些人在传统文化热潮渐渐兴起的背景下,开始推崇一种“新时尚”,他们穿汉服、行古礼,进行民间祭祀,举办婚嫁仪式,盘腿坐榻,奏乐读经,恍惚间仿佛世人穿越到了古代。
在汉服爱好者看来,“华夏复兴,衣冠先行”,复兴汉服,是为了“重建民族自尊、寻回民族自豪、复兴华夏文化、重塑中华文明”。他们身着汉服,参与祭祀活动,庆祝传统节日,举办汉服婚礼,新闻媒体纷纷加以报道。一时间,“汉服复兴”“汉服时尚”等概念不断涌现。
在汉服复兴运动中,有三个大事件引起公众广泛关注。
一件事是“中国式学位服”的倡议。
2006年,天汉网和汉服贴吧共同发出“中国式学位服”服饰倡议,提供了详细的“中国式学位服”设计理念、设计方案(含款式图)及学位授予礼仪方案。“中国式学位服”是以汉服为蓝本,由学位冠、学位缨、学位领、学位礼服、礼服徽等组成。
图75 中国式学位服
倡议者说,我国当前使用的学位服是西方的舶来品。中国教育具有悠久传统,学位服饰及学位礼仪应具有中国传统特色。学位服本身是一种礼服,用汉服替代现行的学位服,是一种可行性较高的提议。从外观上来看,汉服更适合中国人的体型,其庄重威仪的文化气质,更胜任学位服的本身意义。从代表含义上来讲,我国的现代教育制度虽然借鉴西方教育体系,但却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中国式学位服在文化上有完全独立的姿态和表现。
另一件事是北京奥运会采用汉服作为礼仪服饰的倡议。
2007年4月,百余名学者联名倡议北京奥运会选汉服为礼服。倡议书建议选择“深衣”这种最能体现华夏文化内涵的服饰作为华夏民族的礼服,在奥运会相关礼仪场合穿着。
还有一件事是确立汉服为“国服”的倡议。
2007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叶宏明提议,确立“汉服”为“国服”。他说,今天没有一种服装被确认为代表国家民族形象的常规礼服。此前,有人曾建议将中山装定位为这个对外交往时的着装,但在中国被冷落的中山装却被马来西亚内阁批准为“官方服装”。为什么要确立汉服为“国服”?叶宏明解释说,汉民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汉语是中国的“国语”,因此确立汉服为“国服”,既代表了汉民族的传统,体现了汉文化的历史沿革,又能增强全国人民包括港、澳、台、侨同胞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图76 男式和女式汉服模拟图
汉服已经从中国消失了300多年,清政府的一场“剃发易服”让它几近消失。如今,宽袍大袖的汉服再现中原,这是单纯的爱好,是文化的复兴,还是极端的民族主义?
汉服作为文化象征和文化符号,已深深嵌入数千年来的民族记忆,但作为日常服饰,已沉寂数百年,在现实生活中,今人已产生陌生感。这股“汉服热”的兴起,已经引起纷纷争论。在汉服爱好者一腔热情提倡汉服复兴的同时,关于它的争论更是此起彼伏,从未停歇。
汉服拥护者说,汉服复兴的背后承载着文化,是传统文化复兴的突破点。“所谓恢复汉装,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并非为了贬低其他民族。我们并不想鼓吹大汉族主义,形成民族对抗的矛盾。我们要恢复的,是汉族的悠远文化,抗拒‘哈韩’‘哈日’行为。汉服文化是我们使汉文化重新发扬的一个突破口。”
汉服反对者说,复兴汉服是打着扬我民族文化旗号的狭隘汉民族主义行为。传承传统文明,传承的应该是其中的精华,决不应该抱着早已被扔到历史垃圾堆的东西当宝贝。举行成人仪式也应该与现代社会接轨,要适应当今时代的生活方式。那种把汉服当作传统文明的救生衣,用形式损害内容,无疑是缘木求鱼的不智之举。(www.xing528.com)
另外,有些人也提出“国服”的问题。日本有和服、韩国有韩服、印度有纱丽……当这些服装以其浓郁的民族风韵展示一个国家的魅力时,自古有“衣冠王国”之称的中国,究竟该以怎样的“国服”面对世界?这是许多汉服提倡者关心的话题,也是他们力推汉服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通过服装系统来提升对民族文化的认知,以及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和自信,越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状态下,越是需要民族身份认同和辨异。
但也有人提出相反的观点。早在几年前,作家余秋雨就提出,如果中国人都要穿汉服,那就进入了一个民族主义的概念之中。由此,他向汉服推广者提出疑问:“你们把五十几个少数民族放在哪里?如果改叫‘华服’,那么进一步的问题又来了,不汲取少数民族的元素,大家反而会心理受伤,徒生摩擦;如果都汲取了,那该是一种什么服装呀,你敢穿吗?”而他的这一观点,在近年的多次汉服争论中,被质疑汉服是否需要推广的人们反复提及。[6]
峨冠博带,长襟宽袖,打躬作揖……汉服爱好者在网络上自建网站论坛和QQ群,在节庆、祭祀等重大场合穿汉服,恢复已经消失的节日,力挽即将消失的民俗,如在端午节按传统习俗祭祀屈原、射五毒、系五色丝等,恢复上巳节[7]、冠礼[8]、合卺婚礼[9]等。汉服爱好者们试图通过这些形式的推广,让汉服文化深入人心。
他们认为,既然现代人都知道重大场合穿正装是一种礼貌,那么作为一个民族,在重大场合展现民族服装更是展示民族文化的最好方式。为了在更大范围内引起公众关注,他们身穿汉服,在繁华街巷穿城而过,引起高频次的回头率;他们利用公众节假日,在公园闹市进行汉服时装表演;他们举行各种传统仪式,组织、参与或表演各种民俗活动;他们适时提出某些主张或建议,通过大众媒体予以放大,构成热门话题。
但是更多普通人对汉服的质疑,主要在实用性方面。“戴着黑框眼镜,登着‘恨天高’,用iphone玩自拍,穿汉服像样吗?开着车,打着羽毛球,健着身,穿汉服像样吗?坐在或现代简约或欧式美式风格的家里,穿汉服像样吗?”不少网友以这样的类比提出:汉服还是让它活在舞台上吧。
从服装或者仪式上靠近古代文化传统,是当下不少地方的习惯性做法,不过,这似乎仅仅触及了传统文化的浅表,而非真正与传统文化接触和靠拢,有些甚至还产生了过度商业化的弊端。
大约从2004年起,中国掀起了“汉服热”,时至今日,不可否认的是,“汉服运动”似乎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汉服的活动场景多在传统节日和一些祭祀礼仪活动中出现,通常一场活动中要伴随着才艺表演,舞剑、弹筝等传统技艺是亮点,然后是朗诵诗词或者是唱歌等,久而久之,着汉服更像一种文艺表演的“戏服”。不仅如此,由于汉服活动具有重复性,人们逐渐产生审美疲劳,除少数热情拥趸者外,大多数人对汉服的热情逐渐递减。一旦人们的热情消解,所谓汉服复兴就如纸上谈兵,无所依托。
一般来说,民俗是民族或族群认知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精神生活形态,是民族共同精神生活中的认同感。这种民族认同感是人类族群或群体不约而同的感受,类同于文化认同。如果当下的“汉服复兴”离开这种认同感恐怕就陷入了凌空蹈虚之中。
【注释】
[1]参见中新网,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2/0623/c136657-18368736.html。
[2]“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曹衣出水”是指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曹仲达,(北齐)曹国人,最称工,能画梵像。“吴带当风”是指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吴道子所画的人物颇有特色,与晋人顾恺之、陆探微不同,以疏体而胜顾、陆的密体,笔不周而意足,貌有缺而神全。
[3]语出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洛神)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比喻美女的体态轻盈。
[5]擿(zhì):簪子的一种。
[6]参见http://news.sohu.com/s2006/hanfu/。
[7]上巳节是中国汉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俗称三月三,夏历三月初三为上巳日。这天,人们把荠菜花铺在灶上以及坐、睡之处,认为可除蚂蚁等虫害;把莽菜花、桐花藏在毛衣、羽衣内,认为衣服可以不蛀;妇女把莽菜花戴在头上,认为可以不犯头痛病,晚上睡得特别香甜。
[8]冠礼,是古代中国汉族男性的成年礼。冠礼表示男女青年至一定年龄,性已经成熟,可以婚嫁,并从此作为氏族的一个成年人,参加各项活动。成年礼(也称成丁礼)由氏族长辈依据传统为青年人举行一定的仪式,才能获得承认。
[9]合卺是汉族婚礼仪式之一。即新婚夫妇在新房内共饮合欢酒,举行于新郎亲迎新妇进入家门以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