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最直接的文化符号,但服饰的发展变化并不以自身的逻辑为规律,而更多的是与上层建筑的变化即政治权力的争夺、意识形态的转变息息相关。
夏商代服饰形制逐步确立,周代趋于完备。周朝的服饰制度详尽记载在《礼记》《周礼》《仪礼》中。“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之乾坤。”“垂衣裳”是指用丝麻布帛做衣裳,长大下垂,并以此来区分贵贱,这种形制取自乾坤尊卑,因此上衣下裳也有象征天地乾坤之意。“上衣下裳”制是最初的形制。
汉朝的礼仪制度由汉高祖的太常叔孙通依据周礼所制定。“乘殷之辂,服周之冕”是儒家治国思想的要义。《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可知中国古称华夏,乃基于衣冠礼乐文明而得名。“服章”乃君臣位阶识别之衣装,故各华夏朝代均宗周法汉以继承汉衣冠为国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舆服志》。
中国的服饰发展遵循自己的传统,决定服饰样式演变的是“敬天法祖”的信仰,礼制的规范,对传统的继承,以及在“夷夏之辩”中对汉服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的认同。汉服特点是交领右衽、以系带为主。交领指衣服前襟左右相交。汉服的衣襟一般是向右掩(左前襟掩向右腋系带,将右襟掩覆于内),称右衽。中国古代一些少数民族服装是向左掩,称为左衽。孔子《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将披发左衽矣。”这说明他认为“束发右衽”的服饰形制是汉民族的文化象征,以区别于夷狄的“披发左衽”。可见“右衽”这一特征对于汉民族的重要性。
传统衣服的样式都很宽松,没有纽扣,一般在腰间系带,有的在带上还挂有玉制的饰物。当时的腰带主要有两种:一种以丝织物制成,叫“大带”或叫“绅带”;另一种腰带以皮革制成,叫“革带”。
其实我们现在所用的“绅士”一词,源于这里所说的“绅”。《说文解字》中说:“绅,大带也,从丝申声。”可见绅是用丝帛织成的,因此“绅”字是带丝字旁的。在古代,人们把衣服裹好后,就在衣服外面系一个大带,随身携带的物品,如佩玉、长穗也可以系在这根腰带上。腰带太长了,自然会下垂,带子末端的下垂部分可以作为装饰。宋邢注:“以带束腰,垂其余以为饰,谓之绅。”据先秦文献记载,当时的丝带形制比较复杂,颜色、装饰各不相同,上自天子,下至士庶,等级差别十分显著。甚至对带子系结后下垂部分的长短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礼记·玉藻》曰:“绅长制,士三尺,有司二尺有五寸。”绅的含义引申为“束绅之士”,简称为“绅士”,并进而特指有一定地位和身份的士大夫阶层。后来人们便称有身份有地位的人为“士绅”或“绅士”“乡绅”等。
图67 曲裾深衣
先秦时期,人们按身份等级、贫富地位着装,男女服饰同型同色。到了汉代,男女服装在样式上的距离逐渐拉大,服饰开始有了性别差异,形成了衣身日见宽大的男装和衣袖渐长的女装两种不同风格的服装样式。
袍服是汉代有代表性的衣服。当时社会风尚以袍为尊、为贵。所以汉代袍服不仅已开始外穿,而且一直是作为礼服着用的。宽大衣袖的袍服作为礼服的形制其外形与深衣接近。
汉代的袍服有两种形式,即曲裾袍和直裾袍。
曲裾,也就是战国时期流行的深衣,汉代仍然沿用,在款式和造型上略有变化。曲裾袍右片衣襟接长,加长后的衣襟形成三角,经过背后,没有缝在衣上的系带,以腰带系住三角衽片的末梢来固定。这一状况可能就是古籍资料提到的“续衽钩边”。“衽”是衣襟,“续衽”是将衣襟接长,“钩边”是形容绕襟的样式。流行于先秦至汉代。
曲裾出现可能与汉族衣冠最初没有连裆的罩裤有关,下摆有了这样几重保护就合理并合礼,因此,曲裾深衣在未流行合裆袴的先秦至汉代较为流行。开始男女均可穿着,后来男子曲裾愈来愈少,曲裾作为女子衣装保留的时间相对长。曲裾袍衣长曳地,行不露足,具有含蓄、儒雅的特征。
图68 曲裾袍
直裾袍早在西汉时就已出现,特点是正直端方的方形衣身,制作时将衣襟接长,穿时折向身背,垂直而下。直裾袍不能作为正式的礼服,是因为古代的裤子都没有裤裆,只有两条裤腿穿到膝盖位置,上面用带子系在腰部。这种没有裤裆的裤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面的衣服遮挡,裤子就会露出来,在当时被视为礼节的禁忌。以后随着服饰的改进及服饰制度的日益完备,出现有裆的裤子。由于内衣的改进,在先秦及西汉前期较为盛行的绕襟曲裾因其穿着烦琐逐渐被直裾替代。至东汉以后,直裾逐渐替代曲裾并流行和普及,成了深衣的主要形制。
图69 直裾袍
在我国古代,人们把系在头上的装饰物称为“头衣”,主要有:冠、冕、弁、帻四种,其中“冠”是专门供贵族戴的帽子。汉代冠的名目繁多,有20多种。起初,发冠是套在束起的发髻上的一个罩子,人们戴发冠只是为了美观的需要,样式也没有什么具体的规定。大约在商朝,开始出现冠服制度。到了汉代,衣冠制度又被重新制定,通过冠帽就可以区分出一个人的身份和等级。
我们常用“衣冠”来统称服饰。时至今日,我们还能从一些词汇中体会到这一点。如“衣冠楚楚”是指衣帽穿戴得很整齐漂亮;而“衣冠禽兽”则是一个贬义词,是指穿戴着衣帽的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像禽兽一样卑劣的人。还有一个与衣冠相关的成语叫“衣冠南渡”,是西晋将京师从洛阳南渡至建康(今南京),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晋时士族峨冠博带,衣冠楚楚,相对于普通人的蓬头短袄,显得风度翩翩。这里的“衣冠”代表文明的意思,衣冠南渡即是中原文明南迁。
除冠外,平民男子头戴巾、帻也是常见的,而且每类又有诸多名目。汉代乐府《陌上桑》中唱道:“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其中帩头就是男子包头发的一种纱巾。汉末儒生势力渐强,名士们认为用幅巾包头是很风雅的举动,于是戴头巾的风气大兴。而帻最初也是一件缠在头上的巾子,汉代时把它改成一种帽子。
在汉时,男女服装没有多大区别,男子也穿裙,从古时传下来的上衣下裳,其中“裳”就是指裙子。汉朝以后才正式出现“帬”。《说文解字》中说“帬,下裳也,从巾君声”,也就是今天所说的“裙”。《北史·邢峦传》中写道:“萧深藻是裙屐少年,未治政务。”可见当时男子穿裙之风依然很盛。裙子成为女子的专用服饰是在进入唐以后,而且还渐渐成了女性的代名词。
而要说起中国妇女普遍穿有裆裤,则始于一位西汉皇后的妒忌心。汉昭帝时(前87—前75),大将军霍光专权,上官皇后是霍光的外孙女,二人勾结一气,把持朝政。两人想巩固自己的地位,让上官皇后一人生下皇子继位。当时汉昭帝身体不好,太医与近侍宦官趁机讨好上官皇后与霍光,借口皇帝必须节制房事,命令后宫女子必须穿有裆的“穷裤”,而且要在裤子上系上好几条带子,这样一来,就能防止宫女们随时受到皇帝宠爱,让上官皇后一人得宠。从此,中原汉族的妇女才逐渐改穿有裆的裤子。(www.xing528.com)
汉代女子最流行的服饰是深衣,此时的女子深衣款式多变且时髦。曲裾深衣在汉代女服中极为盛行,衣身长可曳地,下摆呈喇叭状,行不露足,衣袖有宽窄两种样式,袖口多有镶边。衣领通常用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
图70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帛画局部
除此之外,妇女也穿襦裙,上襦下裙。自战国到清代的两千多年间,襦裙的穿着方式一直是中国历代妇女的主要装束。襦裙的基本款式是:襦的袖子一般较长,或窄或宽;交领右衽,直领则多配以抹胸;腰带用丝或革制成,起固定作用,还可佩戴玉佩等。襦裙上衣短,下裙长,体现了黄金分割,具有丰富的美学内涵。尽管依各个时代的风格和审美标准使襦裙长短、宽窄不断变化,但基本形制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样式。
汉代贵妇发型以高为美。《后汉书·马廖传》载:“闻长安语云: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从中可以看出长安城流行高髻,城外人就纷纷效仿。汉代女子的首饰丰富,有笄、簪、钗、华胜[4]、擿[5]、步摇簪等。
汉服的特点是褒衣博带,汉服的风格是清淡平易。给世人留下这样印象的,与人们对东晋“竹林七贤”的印象不可分。20世纪60年代,在南京陆续发现了多处具有大型拼镶砖质壁画的六朝墓葬。在这些壁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以著名的魏晋名人“竹林七贤”为主题的大幅作品。
画面上的七位魏晋名士(嵇康、阮籍、山涛、王戎、向秀、刘伶、阮咸)以及荣启期,有的身穿直领宽袖的肥大长袍,敞开衣襟,露出里面的交领宽单衣,腰束宽带;有的上穿直领宽袖单襦,下束肥大的长裙;有的只穿一件交领长袖的深衣。虽然款式不尽相同,但他们穿的服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宽松肥大。他们上衣袖子的肘部都做得特别宽,几乎可以拖到地面。腰间系一条长带,随风扬起。
图71 南京西善桥六朝大墓中出土的砖模印壁画
在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和《女史箴》图卷中,穿着褒衣博带式样的男女人物比比皆是。这种服装不仅男子可以穿,女子也依样模仿。在河南发掘的南朝墓葬中出土了一些画像砖,其中一幅描画着两位出游贵妇,她们上衣宽大,外面套上一件半袖,腰间束着宽带子,下穿长裙,衣袖宽松,与裙裾一起随风飘扬。
图72 河南出土的南朝贵妇出游画像砖
而在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壁画中,也可见这种类似的宽袖上衣。可见,当时褒衣博带的服饰流行很广泛。
图73 甘肃嘉峪关魏晋墓葬壁画《进食》
有研究表明,魏晋时期流行“褒衣博带”的服饰款式,与当时人们喜食五石散不无关系。魏晋时期玄学盛行,重清谈,人们更是吃药成风,服用五石散。服了药物,体内热量散发不出去,皮肤干燥,衣服与皮肤摩擦,容易溃烂,必须穿着宽大的衣裳,以避免皮肤的溃烂。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一文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服了五石散后:“全身发烧,发烧之后又发冷。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石散一名寒食散。只有一样不必冷吃的,就是酒。吃了散之后,衣服要脱掉,用冷水浇身;吃冷东西;饮热酒。这样看起来,五石散吃的人多,穿厚衣的人就少。……现在有许多人以为晋人轻裘绶带,宽衣,在当时是人们高逸的表现,其实不知他们是吃药的缘故。一般名人都吃药,穿的衣都宽大,于是不吃药的也跟着名人,把衣服宽大起来了。”
也就是说,魏晋人服饰的飘逸,并非仅仅为了表现仙风道骨,而是有苦衷,不得已而为之的,必须“褒衣博带”。
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可以发现,形制简单的汉服穿在不同体态的人身上,会产生不同的审美效果,它具有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穿着者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宽衣大袖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和娴雅超脱、泰然自若的民族性格,以及平淡自然、含蓄委婉、典雅清新的审美情趣。
尽管有一定之规,在中国服装史上汉服还是有几次意义重大的“混血”。赵武灵王强制推行“胡服骑射”,使中原武士着短衣紧裤,形象利落了许多。盛唐兴起的圆领窄袖,曾经在当时的中亚地区广泛流行。明太祖朱元璋推翻元朝后,诏令“衣冠制度悉如唐宋之旧”,因此明朝服式恢复了汉服传统。但有一种叫曳撒的特色服饰吸收了一些元代服饰的特点。
图74 曳撒
民国是汉族传统服装吸收借鉴的一个高潮,特别是旗装,有满族服装的一些特点,又吸收了西洋的裁剪工艺,紧身、合体,改变了过去重重包裹、弱化女性形体特征的陋俗,体现了现代审美观。
汉服作为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民族服装,虽历时近几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但其基本形制“交领右衽,不用扣子,用绳带系结”的特点却是千古未变的,这就是汉服的传承性与统一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