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袋
包袋的产生是因实用的需要,也就是主要解决人们收集、携带、保存物品的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包袋被赋予更多的审美功能。现代社会中,随着新型材料的发掘和应用、加工技术的不断改进、缝制工艺的不断提高和完善,人们对包袋产生了进一步的审美需求,使包袋在实用的基础上变得更美观、更引人注目。
图41 佩囊
在中国服装史上,对包袋有几种不同的称谓:包、背袋、佩囊、包裹、兜、褡裢、荷包等。一般因佩戴方式、盛放物品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佩囊是中国包袋史上最早的一种形式。佩囊也称“荷囊”,它是随身佩用、用来盛放零星细物的小型口袋。古人衣服上没有口袋,一些必须随身携带之物,如印章、凭证、钥匙、手巾等盛放在这种囊内,外出时则佩戴于腰间。《诗·大雅·公刘》:“乃裹糇粮,于橐于囊。”《毛传》:“小曰橐,大曰囊。”也就是说,小的佩囊称橐,大的谓之曰囊。
从文献记载来看,早在商周之时,民间已有佩囊之习。春秋战国时期以皮革制成的佩囊,被称为“肇囊”。商周以后,用布帛材料制成的佩囊,男女均可使用。汉代称佩囊为“滕囊”。用于盛放印绶的称为“绶囊”或“傍囊”;用于盛放芴板的称为“芴囊”或“芴袋”;用于盛放香料的称为“薰囊”;用于盛放文具的称为“书囊”或“书袋”。唐代称佩囊为“鱼袋”,用于盛放鱼符。宋代废除鱼符,但仍使用鱼袋。因袋中没有鱼符,故将鱼形饰在袋外,通常系挂在身后。元代以后,佩囊又被称为“荷包”,用于盛放文具的称为“算袋”,用于盛放钱币的称为“褡裢”。清代盛放什物的专用佩囊比较流行,多为男性使用,有盛放眼镜的眼镜套、盛放挂表的表帕、盛放折扇的扇套(或称扇囊)等。清代荷包比较重视装饰价值,大多以丝织物制成,上施彩绣。
包袋的产生以实用为主要目的,主要解决人们收集、携带、保存物品的需要。在长期的发展演变中,包袋被赋予了审美功能,成为文化地位和身份的象征。现代社会中除一些特殊用途的包强调它的实用性外,人们对包袋的审美需求有时候甚至超过了对它的实用需求。
图42 荷包
现在包袋是女性配饰中最为实用的配饰,也是个性和审美情趣最富有张力的表现语言。手袋可以作为服饰的一种强有力的补充,服饰中的一些缺陷和不足,可在手袋中得以弥补。比如:不够奢华的服饰可以搭配高档的手袋;不够有个性的装束可以搭配别出心裁的手袋。手袋也可作为形体的一种协调和补充,比如过胖的体形限制了服饰的选择余地,可以选择高品质或流行时尚感强的手袋,起到很好的弥补作用。
包袋的美可以用多方面表现,表现的点有外形、质地、包带、佩件、挂件、图案等。不同质地的手袋,有不同的形象立体感,表面的纹理和光泽还会强化手袋的立体形象感,因此有“远看其形,近看其面”的说法。
随着财富的不断增长,中国女性也紧跟世界潮流,开始追逐名牌包袋。对很多女性来讲,一个漂亮的、独一无二而又价格不菲的名牌包袋常是全身打扮的焦点,起画龙点睛之效,它是女人个性与品位的体现,因此喜欢买名牌手袋是很多女士的“死穴”,有时甚至到了欲罢不能的地步。名牌包袋,已被喻为“21世纪女人的鸦片”。《福布斯》搜罗全球十大豪华包袋并公布排行,这些动辄数万元,甚至二十多万元人民币的手袋,挽在手上绝对是身份的象征。
事实上,有人认为包袋是泄露女人底牌的一件利器,手袋的重要性绝不亚于服装的牌号,它往往提示着当事人的身份、喜好、性格,手袋恰似一张打出去的名片。
图43 现代手袋
2011年一位叫郭美美的女孩在网络上爆红,因在网上炫富,并牵扯上“中国红十字会”而引起广泛关注及争议。想必大家印象最深的就是她每张照片里必定出镜的某名牌包包。一时,名牌包袋在中国内地的消费引起世人关注,名牌包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开始起伏不定,有人坚持它的高品质带来的身份认定,有人痛斥它给“物质女孩”带来的盲目崇拜与迷失。2013年热播的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中,汤唯饰演的文佳佳,从出场时的张扬到之后的落难,各种名牌包成为贯穿始终的符号,极度表现了“物质女孩”惊人的拜金程度。
2.戒指
有资料表明,中国在距今四千多年前就已有人佩戴戒指。到秦汉时期,妇女佩戴戒指已很普遍。东汉时期,民间已将戒指作为定情之物,青年男女往往以赠送指环表达爱慕之情。到了唐代,戒指作为定情信物就更加盛行,并一直延续至今。
唐代有一本笔记小说《云溪友议》,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书生韦皋在游江夏之时,遇到了美丽的少女玉箫,两人很快相爱了。后来,韦皋因为思家心切,想要返还故乡,但对玉箫又很舍不得。于是,在临行前,他送了一枚玉指环给玉箫,并许下承诺,他少则五年,多则七年就一定回来娶玉箫为妻。
玉箫怀揣韦皋的戒指,就这样苦等了七年。然而,韦皋却始终没有出现。玉箫简直是悲痛欲绝,她心想韦皋离开了我,一走就是七年,而一去不回,看来韦郎是不会回来见自己了。于是,她便绝食而死。玉箫死后,人们知道了她的事情,都非常同情她。于是,大家便将玉箫埋了,韦皋送给她的那枚戒指一直戴在玉箫的中指上,因此也随她一同入葬。
这只是一则关于戒指的笔记趣闻。其实,戒指成为定情物已是它的衍生之意了。
戒指起源于古时的中国宫廷。女性戴戒指用以记事,戒指是“禁戒”“戒止”的标志。当时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在后宫被皇上看上者,宦官就记下她陪伴君王的日期,并在她右手上戴一枚银戒指作为记号。当后妃妊娠,告知宦官,就给她戴一枚金戒指在左手上,以示戒身。
在据传为赵国人毛亨、毛苌所著的《毛传》中就提到过戒指,书上说,古时候后宫妃子们戴戒指有左右手之分:当一个妃子已经怀有身孕或是来了月经,她便需要在左手戴上金戒指,警示君王不要亲近她;平时,妃子们则在右手上戴上银戒指。因此,在古时候,妇女戴戒指并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禁戒男人和她亲近。
传说,有个皇帝选了一个平民女子为妃,这个女子进宫当天,他就下旨要她晚上陪侍。这个女子根本就不想成为皇帝的妃子,而且她当天刚好来了月经,但是又不好意思开口,因此只能暗自流泪着急。一个宫女得知了以后,给她想了一个办法,在她的左手手指上套上了一只白玉环,然后在她的耳旁耳语了一番。
晚上,皇帝来到这女子的住处时,看到女子手指上套着一只白玉环,非常好奇,就问她戴着这个做什么。女子便回答皇帝说:“这是戒旨,因为我今日见红,因此用它为标记,请您‘戒旨’。”皇帝听到“戒旨”的故事之后只好怏怏地走了。
戒指传到民间以后,除了作为女人装扮自己的物件外,慢慢成了一种定情信物,男女定情、定亲、成婚时都是以戒指为媒介的。戒指作为定情信物,刚开始的时候可以男女双方互赠,但是到了晚唐时候,这种互赠渐渐转变成只由男子赠给女子。中国古人非常看重信物,送出信物和接受信物均表示许对方一生,倘若双方皆能信守承诺,那么便能够成就一段完美的爱情,否则只能凄凉收场。后来戒指变成婚姻的信物。
戒指是现代人最普遍的装饰品,对现代人已经不是稀奇的物品。戒指除了具有装饰作用外,还具有象征意义。比如,有人结婚时制作结婚戒指,毕业时制作毕业戒指,还有纹饰或刻上姓名的印章戒指等。
在三千多年前的埃及,当地统治者有将代表权贵的印章随时带在身上的习惯,但又嫌拿在手上累赘,于是有人想到镶一个圆环,把它戴在手指头上——这就是最早的戒指。天长日久,人们发现男人手指头上的小印章挺漂亮,于是不断改良,并演变成了女士的饰品。
在古希腊传说中,情侣都将戒指套在对方的中指上,因为他们相信那里有一根血管直通心脏。所以,戒指的意思就是用心承诺,记得珍惜你爱的人,把每一个平淡的今天当成彼此相依的最后一刻,好好握紧爱人的手。
以此看来,古今中外戒指都具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因此它的戴法很有讲究。按照中国的习惯,订婚戒指一般戴在左手的中指,结婚戒指戴在左手的无名指;若是未婚姑娘,应戴在右手的中指或无名指,否则,就会令许多追求者望而却步了。按西方的传统习惯来说,左手上显示的是上帝赐给你的运气,它是与心相关联的,因此,将戒指戴在左手上是有意义的。另外,戴在哪个指头上也有一种约定的习俗:食指表示想结婚,即表示求婚;中指表示恋爱中;无名指表示已订婚或已结婚;小指表示独身。大拇指一般是不戴戒指的。戒指一般应戴在左手上,这也是世界各国所接受的习俗。
图44 结婚戒指
这些年来人们不知为什么忽然变得很信奉戒指。无论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上了点岁数的老太太或是校园里懵懂的小女生,大家都无比郑重地把一个环戴在手指上,指上的戒指也似乎比别的任何服饰更多了几分意义。
的确,戒指的意义在服饰当中是莫可言说的,因为它早已深入人心。那小小的一个圈,戴上它,仿佛就被圈住了一生。尤其是镶有钻石的戒指,成为当今国人婚礼上的一项重头戏,新郎将钻石戒指套进新娘无名指上时,那就是在众人面前做出了承诺。戒指,在人们的心中,是一种庄严的承诺,关乎一生的承诺。
在象征爱情的戒指中,钻石戒指堪称最佳,因为钻石是宝石中最坚硬的一种,古罗马人一直认为它代表生命和永恒,更被认定为具有坚贞不渝的象征意义。钻石最早产于古印度,是在印度的一条叫克里希纳的河谷内发现的。那时,古印度生长着一种奇特的树,这种树每粒树籽的重量基本相同,正好是0.2克。由于钻石稀世罕见、重量有限,聪明的印度人便用这种树的树籽“克拉”作为钻石的重量单位。在13世纪的欧洲,钻石是皇室贵族的专用品,佩戴钻石是皇后、公主们的特权。法国国王查理十七世的情妇爱丽丝·苏慧是第一位打破这种传统的女子,她从国王那里获赠一颗钻石,并在公共场合佩戴。钻石从此进入民间。
15世纪是钻石与爱情结缘的里程碑。巴根地公爵查尔斯爱钻如命,喜好收集钻石,他女儿玛丽与奥地利大公订婚时获赠一枚钻戒,成为历史上第一枚订婚钻戒。
我们似乎都已经熟悉了西方的结婚场景:恋人们在上帝面前立定,各自给爱人套上一枚小小的指环,连同那句重磅千金的“我愿意”。从此后,这两枚金属环便开始了那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故事和传说。关于这些印象,无疑是从国外的电影或小说中来的。也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国人将之“拿来”并加以改造,使戒指演化为爱情的符号,成为婚礼上的既定项目。
在钻戒广告里,我们总能看到这样的画面:披着洁白婚纱的新娘,洋溢着光彩动人的笑容,甜甜地看着心爱的人给她的手指戴上一枚闪亮的戒指。同时还有煽情的美丽辞藻,恰到好处的抒情音乐……这一切都在诠释着幸福、诺言和真爱。
在娱乐明星的八卦新闻里,当明星们微笑不语于媒体追问的情感话题时,明星手指上的钻戒常常成为媒体下一个追逐的目标,意味深长的报道被大众心领神会地解读,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媒体把钻石戒指称为“爱情永恒的‘致幻剂’”。[1]文章说,1938年,戴比尔斯创始人之一的儿子哈里·奥本海默访问了纽约艾尔广告公司。后者提出了强化钻石和爱情之间关联性的想法,让女人认为钻石是浪漫求爱的必要部分,让男人相信更大更好的钻石可以表达更强烈的爱意。于是,“钻石恒久远(A Diamond is Forever)”这条著名的广告语就被提出了。
美国钻石的销量在3年内就上升了55%,重要的是它成功走进了中产阶级,乃至更低一点的层级,开始为寻常百姓所拥有。这正好印证了波德里亚在《消费社会》中的理论,“人们从来不消费物品本身,即它的使用价值。人们总是把物品当作能够突出自我的符号”。
戴比尔斯1993年进入中国。“A Diamond is Forever”最终被巧妙地翻译为“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从此改变了中国人婚庆以佩戴黄金、翡翠为主的传统局面。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一个调查表明,中国的新郎愿意付出三个月的月薪为新娘买下一枚婚戒。人们相信钻石,它和黄金不一样,它是情感的连接物,是承诺,是盟誓,是非卖品。中国复制着欧美和日本的模板,钻石的推广从目标明确、功用单一的婚戒逐渐走向了“一种生活方式的象征”。
无论多么普通的戒指,只要被赋予了爱情的故事,我们就将它理解为生命里一次刻骨铭心的邂逅。于是,无论多么普通的一枚戒指,只要加载了爱情的情节,无论是苦是甜,在时间的抚摸和往事的浸泡下,它都会变得贵重,都会闪耀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3.高跟鞋
高跟鞋,顾名思义,是鞋跟特别高的鞋,会使穿此鞋的女人依着垫高的鞋跟,踮起脚尖,随着鞋跟撞击地面发出的清亮响声,有节奏地行走。高跟鞋使女人步幅减小,因为重心后移,腿部就相应挺直,并造成臀部收缩、胸部前挺,使女人的站姿、走姿都富有风韵,袅娜与韵致应运而生。因此,穿着高跟鞋的女人给人的感觉是增加自信心、增添性感度、增进诱惑力。
但是要回溯高跟鞋的起源,却发现高跟鞋原来是女人的“枷锁”。据说15世纪的一个威尼斯商人娶了一位美丽迷人的女子为妻,商人经常要出门做生意,又担心妻子会外出风流,十分苦恼。一个雨天,他走在街道上,鞋后跟沾了许多泥,因而步履艰难。商人由此受到启发,立刻请人制作了一双后跟很高的鞋子。因为威尼斯是座水城,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商人认为妻子穿上高跟鞋无法在跳板上行走,这样就可以把她困在家里。岂料,他的妻子穿上这双鞋子,感到十分新奇,就由佣人陪伴,上船下船,到处游玩。高跟鞋使她更加婀娜多姿,遇见之人都觉得穿上高跟鞋走路姿态太美了,讲求时髦的女士争相效仿,高跟鞋便很快盛行起来了。
图45 路易十四画像
当然,这是高跟鞋起源的一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法国国王路易十四特制了高跟鞋,以抬高王者的高度,因为他身材矮小,高跟鞋弥补了他生理上的不足。
其实,还有一种说法是高跟鞋溯源于中国明朝。明朝时兴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装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北京定陵曾出土尖翘凤头高底鞋,鞋长12厘米,高底长7厘米,宽5厘米,高4.5厘米。这证明了中国高跟鞋源起早于西方100年之久。也有人认为清代满族旗人所穿花盆底才是高跟鞋的正源出处,但其实花盆底鞋高出的部分是中间,而不是鞋跟,不能算严格意义上的高跟鞋。(www.xing528.com)
也有人说,早在公元前的埃及“高跟鞋”就已经存在了。但在那时候,高跟鞋是专门给屠夫穿的,目的是使他们可以站得高一些,避免脚上沾到屠宰时遗留下的脏东西。古代的蒙古人在骑马时,会穿带有明显跟部的鞋子以避免双脚被颠簸的马匹甩出马镫。但是这些其实更应该被称为“雏形”的鞋履设计,与现代意义上的高跟鞋有着本质区别:它们并非大众日常必需品,只能在特定情况下,为了特定目的穿着。
图46 北京定陵出土的尖翘凤头高跟鞋
不管怎样,到如今,高跟鞋的花样不断翻新,鞋跟的变化更是非常多,如细跟、粗跟、楔形跟、钉形跟、槌形跟、刀形跟等。在意大利文里,高跟鞋被称作Stiletto,意思是一种刀刃很窄的匕首,对女人来说,高跟鞋的确就是一把尖锐、性感、致命的匕首,让女人征服男人、征服世界。拥有四百多年历史的高跟鞋,在漫长的进化中无限趋进完美。时至今日,在材质、工艺、设计理念的不断推衍发展中,高跟鞋与女人的关系已愈演愈烈。玛丽莲·梦露因穿上金属细跟高跟鞋令她一举成名,难怪她曾说:“虽然我不知道谁最先发明了高跟鞋,但所有女人都应该感谢他,高跟鞋对我的事业有极大的帮助。”
到了现代,高跟鞋更是女人性感的代言词。鞋跟越来越细,越来越高,一旦穿上高跟鞋,胸型自然挺立,臀部弧度会更加紧翘,视觉上强化了女性特质,显示出前凸后翘的曲线,自然有女人味。
高跟鞋与性感的联系颇为久远。在一本回顾世纪时尚的图书《百年靴鞋》中提到:“在十九世纪,新奥尔良的一个高等妓院雇了一个穿着高跟鞋的法国姑娘。这高跟受到客人的异常喜欢。这家妓院的老鸨凯西开始直接从巴黎进口‘法国跟’给其他姑娘穿。‘我们发现这些姑娘们穿着这些高跟鞋装模作样地走来走去时,我们可以多收一倍的钱。’凯西在她的日记中写道:‘它使女人的屁股看起来充满了性感。男人们一看到她们就着了迷。他们喝得更多,付得更多,待得更长,来得更勤。’”[2]后来,这种时髦传到普通的城市妇女中,继而影响到整个欧洲和美国。
高跟鞋在中国流行起来的大致顺序也是如此。高跟鞋在中国“先是夷场中外国婆娘穿,再就是夷场中烟花女子效仿着穿,再后来就是所有的烟花女子效仿着穿,再后来摩登女郎小心翼翼地穿起,再以后就是良家妇女、小家碧玉一起比赛着穿了”。
女人,无论贫富,无论贵贱,内心中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对于性感的渴望。在各类的时尚杂志中,高跟鞋出现的频率与表现的性感指数绝对成正比。时尚评论家们不厌其烦地告诉我们:高跟鞋有把一个平常女人转变为一个典雅女神的威力。
高跟鞋怎会有如此“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从整体上讲,高跟鞋托直了脚踝,延长了双腿,脚心就像芭蕾舞演员一样被拉长成弧线。整个下肢被拉紧后,人体前胸自然就挺出,腿的高度也明显增加,后背内弯,臀部外翘。这时女性的身材被特意却不经意地塑造后,变高了,变瘦了,身姿好看了,因此高跟鞋能让女人们更加性感。
很多现代女性在穿着高跟鞋时也在抱怨高跟鞋、反对高跟鞋,她们的主要理由就是:高跟鞋是一种虐足的表现,穿上高跟鞋会令脚十分不舒适,甚至会很痛,而且容易摔跤。但是作为现代女性,尤其是在职场打拼的职业女性,又无法割舍这一让女人“痛并快乐着”的武器。穿上高跟鞋带来的权力感,可能是现代女性在职场上的心理需求。
首先,穿上高跟鞋可以使人的视角大大提高,在职场上的这种“平视”感在一定程度上给了女人自信自尊的起点。其次,穿上高跟鞋行走在路上,鞋跟与地面碰撞时发出的“嗒——嗒——嗒”声,唤醒了女人的自我意识,随着昂首挺胸的身体姿态,内心的自信感也油然而生,连同着由此而生发的高贵与致命的性感,女人所展现出来的就是完完全全胜利的姿态。
这里,高跟鞋已经不只是高跟鞋了,它变成了一个完美的符号。它漂亮的外表、热闹的声效,穿上它时微妙的痛感,走起路来骄傲的身姿,这些都是女人生活经验里的一个细节,更是女人的一种胜利的姿态。有人有这样的比喻:“任何女人,无论贫富,都拥有至少一双的高跟鞋。这是女人的战靴,穿上它们时的姿态昂首挺胸,仿佛一个无所畏惧的战士。”
图47 西班牙电影《高跟鞋》的海报
有一部西班牙电影,名字就叫《高跟鞋》(Tacones lejanos)。在影片的开头字幕部分,不遗余力地渲染着一对走动着的红色高跟鞋。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两个女人的故事,它细腻地刻画了一对母女之间的感情历程。在影片中我们注意到母亲和女儿的高跟鞋:母亲一直穿红色的,女儿则是不起眼的黑色,两双高跟鞋暗示了两个人的身份和命运。影片用女人化十足的高跟鞋隐喻女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表达女人们变幻的情绪。
有一部中国小说也名为《高跟鞋》。这部小说同样讲的是女人的一段经历,它主要表达的是商业社会对人性的扭曲。媒体评论说这是一个女性成长的故事,其女性的视觉很强烈。问及小说的名字,作者朱文颖以为:高跟鞋是一种象征,它是一种物质,一种扭曲的物质。题目有一种张力,是一种非常客观的存在,因为这是女性的东西。而高跟鞋给人的感觉是:特别冷静,内敛,不疯狂,不张扬。
高跟鞋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服饰选择,高跟鞋有着它自己的语言,高跟鞋本身是一种文化。高跟鞋作为女人的外在穿着选择,体现出她们的内涵、她们的品味、她们的追求、她们对生活的理解。
高跟鞋带给女人的是物理方式的增高,但却有化学反应一样的影响——高贵、性感、骄傲、自信,这些都是高跟鞋所赋予女人的特质。于是,女人们“昂首挺胸”地穿着高跟鞋,以一种胜利的姿态恣意地行走着。
4.香水
现代人都会利用香水来修饰美化自身。在服饰语言中,香水是特别的,因为它的出彩并不在于它的视觉感染力,而是在于奇特的嗅觉效应。在视觉占先的服饰文化中,香水仅靠一丝气息便沁人心脾,香水比其他服饰符号更显得与众不同。
现代的香水是一种饰物,它是传统的香囊的延伸。中国早在一千多年前的汉朝就有关于香料进口和使用的记载,以天然合成的香精用于除秽香体的官方记录不胜枚举。
中国使用香料美容的过程大概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时期,自夏代至西晋的2300年间,与美容相关的药物和香料受到宫廷的重视,特别自西汉以来,张骞出使西域,东汉马援南征交趾,促进了中外药材和香料的交流,美容化妆的要求开始在生活水平较高的宫廷贵族和诸侯内部萌生。当时,在衣服里佩戴香囊是很普遍的事情。不论男女老幼,都会在身上带一两个。香囊是用丝绸缝制的,像一个小口袋,在里面装上香草或者香料。
图48 马王堆一号汉墓中发掘出的香囊
在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的纺织品中,就有四件香囊。它们用极其精细的“信期绣”织锦和素绢制成,上半部缝成长方形,有开口,下半部是圆形的囊体,中间缝上一条绢带,用来系在身上。香囊中装了一些植物,经鉴定,是香茅草、花椒、辛夷等香草料。
据《太平御览》卷983引蔡质《汉官仪》记载:在汉代宫廷中,尚书郎侍奉天子必须“怀香袖兰”。当时美容香身药物如蕙(零陵香)、杜衡、杜若、白芷、江离、糜芜、菖蒲、泽兰等,使用已很普遍。到了东汉时代,苏合香由大秦国(波斯)进口,成为做香料不可缺少之品。
第二阶段形成时期,自东晋至唐末580年间,“江东诸帝多傅脂粉”,用于美容的香料得到全面发展,渐次普及,宫廷贵族和臣民得以享用。宋明帝尝撰《香方》一卷留给后世。唐代宫廷非常重视用粉敷面,以黛画眉,每逢腊日,帝后常以“口脂面药随恩泽”赐给臣子,臣下则每每“晓随天仗入,暮惹御香归”。不仅宫中佳人“雪肤花貌参差是”“罗衣欲换更添香”,即便农家妇女,也多“邀人施脂粉”,认为“铅华不可弃”。
第三阶段发展时期,自五代至清末约1000年间,宫廷美容方剂大量增加。元初礼部尚书、光禄大夫、提点太医院事许国祯编纂《御药院方》,搜集金元及其以前的宫廷用方,载美容化妆方剂较丰富。明代有太医院吏目、医林状元龚廷贤等编纂的书籍,均载有大量美容方剂。据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帝非常讲究美容香身,曾以交安春香为原料嘱咐太医研制合成香衣法。
图49 明人陈洪绶《斜倚熏笼图》,反映了古代上层社会衣褥熏香的习俗
而国际上公认的香水生产的策源地是法国,它调配香水的历史悠久,以用料考究、品质优良而驰名世界。法国的香水生产起源于地中海边的一座小山城——格拉斯(Grasse),直到今天,它依然是法国天然香料和香精的生产中心。这座小山城不仅在法国,而且在全世界的天然香料、香精和香水生产中占领先地位已有四百年之久,所以享有“香料之城”的盛誉。
香水是一种混合了香精油、固定剂与酒精的液体,能散发浓郁、持久、悦人的香气,用来让人体部位拥有持久且悦人的气味,可增加使用者的美感和吸引力。从广义上来讲,香水是一类含有芳香物质的水质化妆品,包括各种香型香水、古龙水、花露水和化妆水;但从狭义的范围来看,香水应该是一种美化仪容、产生香气的美容化妆品,它只包含各种香型香水和古龙水。
香水的问世至少有六千年的历史了,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香水都是和时髦、夸耀和奢华联系在一起的。香水是我们“身体需要”的表现,它是人们爱美、求美之心的需要,也是潮流的需要。女性是浪漫的典范,她们从有限的选择中选取富有女性韵味的花香香气来展示自己的魅力。随着时代的演进,妇女走向社会拓宽了眼界,随着妇女社会活动领域的扩大,妇女开始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香水。
20世纪初的欧洲弥漫着一片自由和独立的风气。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从维多利亚时代解放出来,香水正好反映了当时崭新的自由风气,于是香水的香味少了几分浓郁甜美,混合了干苔温馨古雅的香气。20年代,妇女的服饰、香水、形象都发生了从古典走向现代的变化。40年代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明显地影响了香水生产,法属印度和东印度群岛及香料供应国因为战争而中断生产,因而刺激起商人自制香料。战争把妇女也同样地拖入噩梦,美国妇女争购香水送给赴前线的亲人,期盼前方来信中的香味儿,带给对方存在的感觉。战后,香水业迅速发展,新鲜的花香给饱受战争之苦的人们以深情的慰藉。50年代的文化氛围,带来了戏剧性的影响,飘逸着花果清香、洋溢着青春气息的香水,让人感到轻松、随意,从此打破了只有在隆重场合才使用香水的惯例。60年代的年轻人视香水为时装,青年反叛思潮兴起,摒弃传统称为时尚。香水也开始追求前卫风格,出现了异彩纷呈的流派。70年代,女权运动高涨,女士们开始脱下裙装,换上长裤,涂起男士用淡香水。80年代传统回归、情思怀旧,也是香水创新的年代。雅皮士的智慧、富有和才华,使香水成为炫耀身份的象征。人们推崇香水味儿先人而至的豪华气派。女用的香水香气袭人,男用香水也不再局限于清爽的淡香水。80年代香水的设计似乎在探索人生哲理,美国服装名师卡尔文·克莱恩(Calvin Klein)推出香水三部曲:迷惑(Obsession)、永恒(Eternity)及逃逸(Escape),就像是在用芬芳陈述他对人生的看法,从沉迷走向大彻大悟。90年代的香水潮流,女性已对刺鼻的香味厌腻了,她们认为自己勿须用浓浓的香气吸引别人对她的注意,女性喜爱香水给予她们的舒适感和诱惑力,甚至使其诱发她对某种感觉的联想。女性喜欢嗅到男性香水所散发出来的迷惑异香,而男性反过来亦然,男女共用香水便是90年代的时尚香水概念。
1992年一部美国电影《Scent of a Woman》公映,这部影片在中国内地放映时片名被创造性地翻译作《闻香识女人》,片中失明的史法兰中校的听觉和嗅觉异常敏感,能靠闻对方的香水味道识别其身高、发色乃至眼睛的颜色,这一独特的“魔法”般的表现让观众为之一震,同时普罗大众也意识到了香水之于女人的独特作用与魅力。闻香识女人,一个女人身上所散发的气息一旦被固定下来,便成为她独有的“牌子”。当你感觉到身边突然多出了一股芳香时,就是闭着眼睛,也知道是谁置身在你的身旁了。
自从这部影片上映后,“闻香识女人”便成了一种捕捉女人的方式,这句话本身也变成了一种时尚。我们可以在时尚节目和报刊中看到这样的场景频频出现:一个女人从你的身旁走过,发自她身上特有的幽香,已在不经意当中标示了她的身份和品味。
图50 电影《闻香识女人》海报
闻香识女人,确实把香水与女人之间的微妙关系描述得淋漓尽致。女人的美丽及优雅,借着曼妙的香气暗暗传送,展现出独特的个性魅力。香水是表现自我品味最好的选择,若是穿着与化妆得宜,又能巧妙地掌握香水的搭配,这样不只是个性的表现,而是品味的流露。聪明的女性,在每一种场合里,都能恰如其分地利用香味凸显自我风格,让自己精心挑选的香气,自然展现卓越的品味,流露着无限优雅的气质。而且,香味与其他的感觉比较,最能唤醒我们深刻的记忆。在与他人交往时,香味能帮助你呈现气质,塑造形象,增强信心,流露魅力。
在五彩缤纷而迅速变换的文化时尚中,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懂得利用各式无形的香氛与有形的时装,珠联璧合,完整地呈现自身独特的时尚轮廓,展现个性的魅力。香水将文化时尚的风华汇集在一个小瓶之中,喷洒香水不仅可以突出个人风格的芳香修饰,更带领内心深处奔向永恒的想象国度,这也是香水永恒的文化魅力所在。
香水的独特嗅觉感受是人的所有感觉中最神秘的一种,因为它是无形而强烈的,因为它的表达完全建立在人的心性体会上。所以说关于香水的文化建构就完全在于不同的感受主体个人的解释。
提起“香水”,你想到了什么?性感、浪漫、美丽、高贵……这些最为妩媚的词汇是女人的最爱,而它们,都可以用香水来准确地诠释。香水,涵盖了女人的气息。女人的天性里已经潜藏了多变的特质,它蓬勃欲发,只等待着一个引子——香水。香水有一种力量,能勾引出女人个性里的潜藏光芒。
文学作品里关于女人的描述常常是笼罩着香氛的:女人住的房间是桂殿兰宫、馥郁芬芳;女人的过处是“步步生莲”“有暗香盈袖”;女人对镜理妆是“云欲度,香腮似雪”;而女孩死了是“花凋”,是“魂销香断”。我国著名的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美人在时花满堂,美人去后空余床。床中绣被卷不寝,至今三载犹闻香。”[3]这首诗就把香与美人连在了一起。《红楼梦》里宝钗有“冷香丸”,黛玉会“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就连大师金庸笔下那个一脸嬉皮无赖的韦小宝,凑近他的女孩时,也说“香一香”。
长期以来香氛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迷恋者,到了今天香氛已逐渐形成一种文化。使用香氛的习惯已成为人们表现自己个性的手段之一。现今社会,生活节奏快,工作、家庭和社会所赋予的种种责任令人们感到压力愈来愈大。现代社会调查显示,就每天的压力程度而言,女性比男性更辛劳,尤其在家庭、职业、金钱方面,女性感到的压力远远超过男性。21世纪生活方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女性寻求摆脱传统生活方式对女性的束缚,寻求与女性自身、与男性、与自然、与社会文化更加和谐、更加独立的生活方式,传统的男性中心文化受到重新审视和挑战,阶级、种族、性别等将成为文化批判的重要范畴,隐藏在现行文化中的性别盲点将为社会性别分析所取代,性别研究将进入人文社会科学和教育的主流,对性别不平等的文化批判将带动人们对人类知识体系的反思和探求,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元、包容而又充满活力的文化,为实现男女两性自由、平等、民主、和谐的发展创造环境。香水文化的设计理念必将秉承这种文化趋势,成为21世纪香水文化的设计思路。
【注释】
[1]洪鹄:《爱情永恒的“致幻剂”》,南都周刊2012年第41期。
[2]〔英〕安吉拉·柏蒂森,奈杰尔·考桑:《百年靴鞋》,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年版,第53页。
[3]《全唐诗(上)》卷165《长相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