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中国服装配饰的演变与发展历程

中国服装配饰的演变与发展历程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配饰,主要有颈饰、发饰、耳饰、手饰。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社会的建立,服饰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差别,加之纺织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纺织技巧。可见,步摇是殷代、周代王后礼服的必要配饰。宋朝男子的服饰延续了唐代幞头,但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的幞头已脱离了巾帛的形式,演变成了一种帽子。明代男子官服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补子和乌纱帽。

中国服装配饰的演变与发展历程

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配饰,主要有颈饰、发饰、耳饰、手饰。在周口店山顶洞人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骨器装饰品,有动物牙齿鱼骨、石珠和海贝壳。这些饰品无一例外地被人工钻孔,有的还被赤铁矿染成了红色。在出土时它们分布在人架的肋骨和臂骨之间,无疑是一种颈饰。在山东宁阳大汶口村出土的发饰,用象牙制成,有十七个梳齿,在梳背上还镂刻几何纹饰。耳饰在新石器时代也已经出现,其中耳珏和耳环所见最多,实物在浙江余姚河姆渡等地都有发现。手饰是戴在腕上的饰物,形状为圆环状,一般用玉、石、骨、牙等材料制成,也有用陶器制成的。在新石器时代还出现了戒指,实物在山东宁阳等地发现。

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奴隶社会的建立,服饰出现了明显的等级差别,加之纺织技术的发展,人们已经熟练地掌握了纺织技巧。在佩饰方面,由于这个时期多以发辫为主,因此,男子以扎巾为时尚,一般多将头巾卷成长条,绕额一周,而在冬季则戴厚实的皮帽和布帽。这个时期女子多时尚戴假发髻,髻上插六枚发簪。这时鞋多以葛、麻织物为面,皮、麻为底,也有用木底的,木底多用于礼鞋。

图35 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象牙梳

佩饰在这个时期是极为丰富的,尤其是佩绶,是服饰中的一大特色。佩是指身上的玉饰,绶则是由那条宽约三指的丝带编织而成,是用来系结官印的带子。汉代的官印,大多被盛放在特制的囊内,外出时佩于腰间,绶则垂搭在囊外;也可和官印一并盛于囊中。由于印绶形制不同,纹彩各异,人们一看便知佩系者的身份等级。按汉代印绶制度规定,佩绶者地位越高,所佩之绶越长,最长者达二丈九尺九寸,将近三丈,最短者也有一丈二尺,这样长的绶带,如果任其下垂,势必拖曳于地,为此,人们在佩带时,往往将其打成回环,掖于腰带之下,多余部分则自然下垂,地位越高,回环越多。

图36 汉代佩绶

汉代妇女首饰步摇最为时尚。步摇是在簪钗上装缀一个可以活动的花枝状饰物,花枝上垂以琼玉,因在走动时簪钗上的珠玉会自然摇曳,所以得名“步摇”。《释名·释首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步摇这种饰物,《中华古今注·卷中》载:“殷后服盘龙步摇,梳流苏,珠翠三服,服龙盘步摇,若侍,去梳苏,以其步步而摇,故曰步摇。”可见,步摇是殷代、周代王后礼服的必要配饰。从汉代开始,步摇无论在质料上还是形式上都较前要复杂而华美。如《后汉书·舆服志》中对步摇的形式做了详尽的描述:“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熊、虎、赤罴、天鹿、辟邪、南山丰大特六兽……”从中可知那时步摇的地位了。到了隋唐,贵妇中皆流行戴步摇。唐白居易长恨歌》中“云鬓花颜金步摇”就是对杨贵妃的描写。

图37 步摇

魏晋南北朝时期男子时尚扎巾,很少戴冠。所扎之巾,多以缣帛裁成,形状呈方形。使用时将发髻裹住,系接于颅后和前额。大家熟悉的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是三国名士的装束,苏东坡借以形容其从容儒雅。渐渐地,扎巾的风习传播开来,它打破了士庶的隔膜,成为时尚的标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女子非常流行高髻,因此,假发使用非常普遍。为了固定假发,出现了各种形状质地的发钗。有“三子钗”“三珠钗”“三珠横钗”,以质地区分有玉钗、金钗、银钗、铜钗。

图38 鱼符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这时男子官服流行佩戴鱼符。鱼符是中国古代军用虎符的变形,它是一种长约三寸的鱼形饰物,是唐太宗李世民在贞观年间发给官员们的“身份证”。它由木头或金属精制而成,分左右两片,上凿小孔,以便系佩。鱼符里面刻有官员的姓名、任职衙门、官居级别、俸禄几许以及出行享受何种待遇等。鱼符的主要用途是证明官员的身份,便于应召出入宫门验证时所用。(www.xing528.com)

在唐代宽松的政治空气中,女装开放而浪漫,这是一个女子注重自己仪表修饰妆饰成分的时代。除了半臂袒胸外,女子喜化妆,出现了很多妆的名称,如“红妆”“晓妆”“桃花妆”等,并且有的贵妇化妆要有众多的婢女配合,一化就是一个时辰,甚至为了一次出行,半天都在化妆。而民间的女子,只是到出嫁的时候才会精心打扮一次。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还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面的形式是由当时的西北少数民族传来的,其特点是两腮不施红粉,只以黑色的膏涂在唇上,两眉画作八字形,头梳圆环椎髻,有悲啼之状。这种妆梳尤为当时的贵族妇女所喜爱。当然,因为这个化妆方法只是追求另类,所以很快就消失了。

图39 时世妆

化妆,在我国很早就有了。《楚辞·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是说美女善于打扮,傅脂粉使面白如玉,黛画眉鬓黑而光净,又以芳香的膏泽涂发,说明那时的人们就用各种颜色的脂粉膏泽涂在脸上化妆了。《木兰辞》中有:“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这是木兰脱下戎装,换上红装的情景。

宋朝男子的服饰延续了唐代幞头,但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的幞头已脱离了巾帛的形式,演变成了一种帽子。颜色也由黑色变成了鲜艳的颜色,有的还簪以金银、罗绢等制成的花朵。幅巾在这个时期再度流行,成为文人雅士崇尚的一种装饰。另外宋朝时期,妇女的发髻上的装饰也很有特色,通常以金银珠翠为材料,制成各种形状的簪钗,常见的有鸟形、花形、凤形、蝶形,用时插在头上。宋朝妇女最有特点的发髻装饰是冠梳,梳子的安插部位,一般在额的顶部,少则四把,多则六把,插时上下两齿相合,左右对称。另外,还有戴簪花和盖头的习惯。

明代男子官服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了补子和乌纱帽。补子就是在胸前和后背各缀一方补子,文官用禽,武官用兽,补子的纹样代表着官职的高低。与补子相配的是乌纱帽,乌纱帽是由唐代幞子演变而来的一种圆顶官帽,分上下两层,制作时用铁丝编织成框,然后在外表蒙以黑色漆纱,制成后在帽后左右插以双翅。明代还是一个时尚巾帽的时代,不同阶层的男士都非常喜欢,款式数十种,最为流行的是网巾、四方平定巾和六合一通帽。明朝女性最为著名的服饰就是凤冠霞帔,它是明代命妇和后妃的一种礼服。凤冠是一种用金属丝网为胎,上装饰凤凰,并挂有珠花、串珠、流苏的礼冠。霞帔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因图案美如彩霞,故名霞帔。霞帔以长形的布帛制成,上面绣有云彩、动物、花卉纹样,用时从领后绕至胸前系于颈项,下垂一颗金玉珠子。

图40 凤冠霞帔

清朝的官服沿用了明朝的补子,首服分为凉帽和暖帽,帽顶最高之处镶珠子,帽后缀天鹅羽毛。这些饰物是区分文武官员、职位高低的标志。配合服饰悬挂于项前的还有朝珠。朝珠是清代帝王百官、后妃命妇穿着朝服或吉服所佩戴的饰品。它是由佛珠演变而来的,由珊瑚水晶、蜜蜡、玛瑙、翡翠、绿松石等材质制成。清朝妇女的首服、发式可分为满汉两式。在清代初期,基本上保持各自的特点,后互相影响。头发多以铁丝做支架,用假发和真发盘结在支架上,形成高耸的发髻,再插入鲜花、珠花作为装饰。最为著名的发式是“叉子头”和“两把头”等,未婚女子则梳辫子。在清代无论男女都崇尚挂佩饰,最常挂的有长命锁、多宝串、眼镜套、表帕、荷包、扇套等。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统治,随着中华民国的成立、西方文化的渗透,服装和服装佩饰有了很大的变化。男子首服为礼帽,礼帽的样式为圆顶,有宽阔的帽檐。男子以头戴礼帽、身穿中服或西服、脚穿皮鞋为时尚。民国时期女性的发式与服饰有很大变化,搭配服饰需要,佩饰也有了很大变化。妇女颈项间带项坠,耳际悬挂耳环,腕戴手镯或手表,胸前佩戴别针,手上戴戒指,外出时拎一个小巧别致的小包,显得时尚而娇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