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身裸体到身着衣裳是华夏文明的一大进步。《淮南子·汜论训》云:“伯余之初作衣也,麻索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纲罗。”即黄帝时代的大臣伯余发明了衣裳。毫无疑问,黄帝时代中国已经处于农耕文明,伯余做衣的原料一定是由纤维编织而成。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早在6000至7000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纺织技术。
先民们在对服装材料的想象、搜寻、研制与探索中,从自然之物到人工纺织物,从花草树木到葛麻丝毛皮棉纸等,对服装材料的寻找运用彰显了他们的智慧。
一般文化学者推测,服饰材料的起源为草木花卉,以植物花叶、树枝、树皮为着装材料,这大约是万年以前的情景。对“花叶为衣”的记忆,我们可以从古代文献中得到印证。古代诗人屈原以“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自诩,对服饰颇为关注。他在《山鬼》一诗中则描述了一位以藤萝花草为衣裙的女神:“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带女萝。既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诗人这一深情唱叹亦是历史的写真。
其实,初以花草树皮遮体这一着装现象不独限于中华大地,而是带有普世价值与审美趣味。在西方文化经典《圣经》创世纪的神话故事中,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就用无花果枝叶来编织衣服;在古希腊奥运会上,冠军的奖赏就是以桂枝带叶编成桂冠;格罗塞《艺术的起源》一书则记录了安达曼群岛上的土著民以卷拢的露兜树叶为头巾,而女人则用许多根露兜树枝为带子围在臀部上,下面挂着用叶子做成的围裙……
树皮装也是由花草枝叶提炼向使用纤维迈进的重要一环。《太平寰宇记》《文献通考》和《黎歧纪闻》等典籍中均有记载,海南黎族自古以来“绩木皮为布”。树皮装可谓是远古服装的活化石,它体现了先民借生物之力以助自身生存的智慧,体现了征服自然万物的精神与技术。而这今天仍可作为高端创造的借鉴,以其天人合一的自然和谐,映衬出现代科学技术下服装创造与制作的弊端。
动物毛皮作为衣装材料,可以追本溯源,至少与草木花卉同步。远古游猎时代,先民们以动物为食的日常狩猎与驯养活动,使其更多地接触到动物毛皮,进而产生利用的想象与实践当在情理之中。但在皮革鞣制技术远未滋生时,兽皮的僵硬不屈削弱了它的着装亲和力。于是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古代文献描述这一着装现象时,似乎着意强调它的原初性与简陋性。例如《汉书·舆服志》:“上古穴居而野处,衣毛而胄皮。”又如《史记·匈奴列传》潜隐地以中原衣冠文明的目光而直视游牧部落的粗陋:“自君王以下,咸食畜肉,衣其皮革,被旃裘。”旃裘即兽毛、兽皮的衣装。
图24 树皮衣
图25 兽皮衣
在遥远的过去,人类开始用天然石块、树枝等捕击野兽,冬则用所获的兽皮掩盖保护身体和保暖,夏则裸身或拣取树叶遮掩阳光,免受炎烈。这样和动物只依靠其本身的皮毛来保护或保暖已有区别,也就是说人类已脱离了动物的境界。
随着对自然界的不断利用,先民开始了对植物纤维的不断发现,人类的衣生活日渐多样,感受也就更为丰富了,服饰的意义向多层面拓展开去。似乎可以说,葛藤的发现及其作为中长纤维的提取,使之经过多层面的整理加工、纺织到裁、缝,是服饰文化史上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它在技术上是花叶草树为衣的整合与提升,在材料上是一种抽象与提纯,在款式制作上需借助于构思预设,从而有了更多的创作自由度。
考古工作者曾发现过五六千年前的葛布。葛是野生植物,南方的山区尤其常见,悬于崖壁之上,长十余丈。可能是受了大自然的启迪,这种野生植物最早被古人用来做编织材料。加工方法是先用水煮,除去表皮后,露出洁白细长的纤维,搓成线绳可以编结成网状衣披身,或是做铺盖。古人“冬裘夏葛”,说明葛是夏季的衣服材料。战国时期,南方地区纺葛相当普遍,越王勾践被吴王战败后,一面卧薪尝胆,誓死复仇,一面向吴国俯首称臣麻痹对方,曾一次进贡给吴王夫差葛布十万匹,足见当时南方纺葛业的普及。(www.xing528.com)
春秋战国时期,葛纤维逐渐被麻纤维所替代。中国是大麻和苎麻的原产地,因此国际上常常习惯称大麻为“汉麻”,称苎麻为“中国草”。我国最早的文学作品《诗经》中就多处提到过麻,如“东门之池,可以沤麻”等。西周时人们已知沤麻脱皮的方法。古代织麻布有个特殊的计量单位叫“升”,15升布就可用来制作官吏的朝服,最细密的麻布是30升,用来制冕,叫麻冕。从种种古籍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当时的中国人冬日衣裘皮,夏日就主要以葛麻为裳。《诗经》中记有“不续其麻,市也婆娑”。《韩非子·五赢》篇中有关于尧的穿着考证,即称其“冬日麑裘,夏日葛衣”。早在汉代,我国的麻布就销往中亚和印度。唐宋以后,麻纺技术更加精良,织成的麻布接近罗纱,称“皱布”。
麻的纤维粗且短,使用前需要先将麻纤维小心地分成细缕,然后再依次捻接成较长的纤维,这一操作称为绩。绩的过程费时费工,且需要很高的技巧,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现在人们常说的“成绩”,就是从“绩”这种纺织操作引申出来的。
最原始的纺织方法,大约要算古书上所说的“手经指挂”,即将经线列成行,然后用手工把纬线横穿其中,再用工具把纬线打紧。所用的经、纬纱线是用纺锤拈成的。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就有纺锤和纺棒。关于纺车的文献记载,最早是战国时的“孟母断机”。孟子读书不用功,孟母将手中快织成的布剪断,教育孟子做事不可半途而废,要有恒心,被儒家推崇为美德。这是织机的最早文字记载。在江苏省泗洪县曹庄出土的汉画石刻上,雕刻有妇女纺织的图样,可以清楚看出斜织机的机架,操作人可以坐着织造,用梭子穿引纬纱,用脚踏代替手提综线。
据考证,蚕丝出现晚于麻的利用,但商代时已出现“蚕”“桑”“丝”“帛”等甲骨文字,表明蚕丝在当时已得到广泛使用。中国养蚕缫丝的历史悠久,利用蚕丝织衣料也已有近五千年的历史。最初是利用野蚕丝加工,后来很快掌握了饲养家蚕的方法,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得到广泛应用。养蚕缫丝的手工业在古代社会生活中十分重要。春秋时期,吴楚两国还曾为了争夺边邑上一块质量好的桑田发生过战争。在长期的封建社会里,丝织品不仅是人民的衣食之源,同时也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收入,因而不少封建王朝分给人民耕地时,都格外给予一定数量的桑田,以保证政府的税收,也促进了养蚕业的发展。
我国的劳动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很早就掌握了“蚕理”和缫丝技术,也有一整套相应的生产工具,丝织品的种类多,名称各异,工艺水平很高,在当时是仅有的。从蚕茧中抽取蚕丝的过程称为缫丝。缫丝通常使用水煮的方式,一方面利用水的高温杀死茧中的蚕蛹,另一方面因为蚕丝是动物纤维,含有大量动物胶质蛋白,通过加热,使其中大部分胶质蛋白溶于水中,从而起到分离纤维、顺利抽出蚕丝的目的。缫丝是一道工艺要求十分严格的工序,水质、水温及浸泡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蚕丝的品质。中国古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缫丝经验,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优质蚕丝的主要产地。
宋代以后,棉逐渐取代麻成为最廉价的纺织原料。棉起源于近赤道的热带干旱地区,经长期自然驯化和人工选择,棉花纤维具有了纺织价值。中国植棉历史至少已有两千多年。《尚书·禹贡》有“岛夷卉服,厥篚织贝”的记载,常被解释为当时东南沿海一带居民已穿着棉织品。汉武帝(前140—前87)时海南岛植棉与纺织已相当发达。中国古代所称吉贝、古贝、古终藤等,一般系指棉花,有时也泛指棉织品。随着棉花传播到中原地区,以后元代的《农桑辑要》和《王祯农书》均已采用“棉”字,沿用至今。
图27 取茧
13世纪末的元代,古代著名纺织家黄道婆(1245—1330)在海南岛向黎族学得种棉和棉纺技术,回故乡后改革纺织工具和工艺,并加以传播,促使长江下游地区植棉业迅速发展。经元、明、清三代的提倡,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的棉区不断扩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