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崇尚不是任意为之的,它包含着历史、文化的背景。由颜色的崇尚,表现出各朝各代对颜色所体现出的色彩观的形成。
从“盘古开天地”始,我们就有了色彩的意识。从出土的各种陶器来看,最早的陶器均用手工制成,花色简陋,多是棕色。到了山顶洞人时期,人们已经能够熟练使用赤铁矿为颜料,将装饰品染成红色。赤铁矿粉的运用,已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山顶洞人的审美追求。
到了商代,人们能用一些自然界的矿物、植物为衣料染色。不仅能染出像蓝、红、紫、黄等单色,还会使用套染法,将几种颜色混用进行染色,从而套染出多种颜色。
根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战国时期的丝织品已经有了多种色彩。《诗经·豳风·七月》里有这样的诗句:“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意思是说,纺织品染着不同的颜色,有黑色的,有黄色的,而最鲜亮的是朱红色的,可惜这些都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贵族公子做衣裳用的。
相较于原始时期人们只能提取自然界的现成色彩加以利用,春秋时期的先民们就懂得了利用人工合成颜料,按照人们的喜好进行调色、做色、染色,这样,人们对色彩的需求开始从单一向多彩发展。当然,经济的发展,国力的强盛,也为人们的色彩追求提供了物质基础。汉代刘熙在《释名》中对青、赤、黄、白、黑、绛、紫、红等颜色的解释,也说明了色彩审美与色彩取向在汉代已成体系。
经历了汉末的战乱,社会生产力受到影响,经济处于恢复期的魏晋时期,由于文化上崇尚清淡,不拘礼节,这时的服饰显示出随意的特性。魏初,文帝定九品官位制,“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
隋唐时期,官吏服饰等级差别开始用颜色来区别,用不同花纹来表示官阶。在服饰色彩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品色衣制度的成熟。以唐代为例,官分九品,三品以上着紫色,四品深红,五品浅红,六品深绿,七品浅绿,八品深青,九品浅青。着紫穿红者便是身居高位者,而青色衣着者,官卑职微。这种对色彩尊贵卑贱的人为划分显现出政治意识对色彩审美的渗透。
唐代国力强盛,处于民族大融合时期,兼收并蓄是它的时代风格。体现在色彩运用上,除遵循一定的色彩禁忌外,日常生活中的色彩运用追求的是多样性和绚丽多姿。杜甫名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短短四句,给我们描绘出好一幅色彩缤纷的画卷!唐人们就是这样用诗的语言,描绘着生活的美态。(www.xing528.com)
宋代服饰,一般贵族和官僚妇女衣着虽然不及唐代华丽,但是在配色上已很大胆,打破了唐代以青、碧、红、蓝为主色的习惯。民间开始更多地使用复杂而调和的色彩。由于清明扫墓必须穿白色衣裙,在宋代还曾一度流行“孝装”,时人以一身素缟为美。宋初在服饰色彩上讲求组合搭配、变化与统一。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红与绿的对比,形成强烈的色彩反差,传达出一种对比与和谐。
白色在元代曾颇受推崇,风靡天下。帝王的旌旗、仪仗、帷幕、衣物多喜白色。另外元代参考了蒙汉服制,对上下高官以及平民百姓的服色等做了统一规定,由于禁令的限制,反而促使劳动人民因地取材创造了种种不同的褐色,有四五十种,后来甚至还影响帝王衣着破例采用褐色。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确立了朱为正色。明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外贸易交流的增多,颜色更趋繁盛。明人宋应星著作《天工开物·诸色质料》就记载了数十种色彩。
清代的色彩比明代又有增多。在人文社会中,处处体现出色彩带来的美感。
在中国古代,社会非常重视色彩的社会影响力和象征作用。殷代尚白,周代尚赤,秦代尚黑,汉代尚红,魏代尚黄。黄色渐渐成了帝王的象征。除了政治集团对色彩的权力意识表达外,国力的强盛、经济的发达,也对人们色彩意识的形成和用色彩来表达情感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服饰的穿戴和选择中,色彩的影响尤为显著。色彩可以产生或愉悦或郁闷的情绪,这已经被科学研究所证明。现代社会,人们有了闲情雅致,讲究生活品位,为了改善生活质量,对色彩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的追求也成为一种主动意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