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饰是人类的第二层皮肤,兼有实用、欣赏和塑造人类社会形象的作用。展开中国传统服饰画卷,就会让人感到是打开了一部灿烂的史书,在它漫长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又广泛辐射至文学、美术、舞蹈、戏曲、语言文字等其他文化领域,成为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并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中国历来有“衣冠王国”的称谓,是指中国古代衣冠体系庞大,历史悠久,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上古时期,人类穴居深山密林,披着兽皮与树叶,过着原始的生活。当时还没有发明纺织技术,但从北京周口店山顶洞人生活过的遗穴所发现的骨针得知,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们已初步掌握了缝纫技术,将猎取到的野兽的皮剥下,根据需要拼合缝制成各种衣服,以防御寒流的侵袭,服饰逐步形成。
殷商时期,冠服制度初步建立。那时,文明伊始,神权依旧,服饰多具有符号象征意义,展示了神灵庇护与礼制初定时的秩序。冕服是一种最具代表性的体现。
冕服制度在黄帝时期初具形制,在夏商时期得以进一步发展,西周时期已经相对完备。从孔子“服周之冕”这句话来看,周代冕服制度完备而具有代表性,周代以后的历代冕服都以周代冕服为仪范,并且根据本朝的实际加以改进。
周代冕服整体组合包括冕冠,上衣下裳,腰间束带,带下有蔽膝,足穿舄鞋。
图3 冕服
中国古代早期的服装款式,从形式上来看,有三种最基本的形制:第一种是“上衣下裳”的服饰制度,即上衣下裙的汉制或上衣下裤的胡制;第二种为“衣裳连属”的形制,即上衣下裳分裁,然后又缝合起来,成为一整件服装;第三种形制就是上下通裁的“袍制”,即上下连在一起通裁,然后缝合裁片成一件长衣,称为袍。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人把汉族人传统的“上衣下裙”缝合起来,形成了深衣。东汉郑玄注《礼记·深衣》:“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深衣是“衣裳连属”,也就是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部接缝制成一整件衣服,腰部缝合处以上仍然称衣,腰部缝合处以下仍然称裳,并且将衣裳染上颜色。在春秋战国时期,深衣制不分男女、不分尊卑、不分长幼,且最为盛行。
简单来讲,深衣的服装款式为交领、右衽、直裾式,上衣与下裳连为一体。
先秦时期有一个“胡服骑射”的典故,是说战国时期的赵国,赵武灵王想向胡人学习骑马射箭,首先必须改革服装,废弃传统的上衣下裳,改穿胡人的短衣长裤服式。于是他将传统的套裤改成有前后裆、与裤管连为一体的裤子,称为裈。因为合裆裤能够保护人腿和臀部肌肉皮肤,在骑马时少受摩擦,而且不用再在裤外加裳,在功能上有了极大的改进。
图4 深衣
但赵武灵王的改革最初并不顺利,当时其他王族公子指责赵武灵王说,衣服习俗,古之礼法,变更古法,是一种罪过。赵武灵王批驳他们说,古今不同俗,有什么古法?帝王都不是承袭,有什么礼可循?夏、商、周三代都是根据时代的不同而制定法规,根据不同的事情而制定礼仪。礼制、法令都是因地制宜,衣服、器械,只要使用方便,就不必死守古代的那一套。王族公子们无言以对,只得接受穿胡服。
赵武灵王力排众议,下令在全国改装。因为胡服在日常生活中十分方便,所以很快得到国人拥护。赵武灵王在胡服措施成功之后,接着训练骑兵队伍,改变了原来的军事装备。赵国的国力因此逐渐强大,不但打败了过去经常侵扰赵国的中山国,而且向北方开辟了上千里的疆域,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一个看似简单的着装问题竟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如今,“胡服骑射”已成为改革的同义词。
秦汉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初步巩固。在服饰上采用“五德始终”,认为黄帝时以土德胜,崇尚黄色;夏朝是木德,崇尚青色;殷朝是金德,崇尚白色;周文王以火胜金,崇尚赤色;秦以水德统一天下,崇尚黑色。因此秦代的装束以黑色为主,就连上朝的百官也皆着黑朝服,显得素雅整齐,佩饰也十分简单。
图5 胡服骑射
图6 西汉陶仪卫俑(1986年江苏省徐州市出土)
秦汉时期男子的袍服盛行,这一时期的袍有曲裾和直裾两种,其形制是由春秋战国时期的深衣演变而来的。从出土的壁画、陶俑、石刻来看,袍服的领口开得较低,以便露出袍内的禅衣。袍服的特点是:宽大,沿黑边,有里子,和中衣配穿。
根据《尔雅·释衣》的记载,袍服的袖头称“祛”,袍服的袖身宽大处称“袂”。有一个与“袂”有关的典故叫“张袂成帷”,出自汉代刘向的《说苑·奉使》:“齐之临淄三百闾,张袂成帷,挥汗成雨,比肩继踵而在,何为无人?”是说晏子出使楚国时,楚灵王为难其貌不扬的晏子:“齐无人耶?”晏子回答说,齐国可谓行者摩肩接踵,每个人把袖子扬起来就可形成一片帷幕,每个人挥一把汗,天上就下一场雨。晏子用“张袂成帷”来形容齐国人数众多,从这个比喻中我们可见袍服衣袖的宽大。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上盛传的玄学和道、释两教相结合,酝酿出文士的空谈之风。在服饰方面出现了三种“境界”:一是追求及时行乐、精雕细琢,以曹植、何晏等贵族为代表的“华服境界”;二是宽衣大袖、粗服乱头、袒胸露怀、披发跣足、不拘小节,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浪漫境界”;三是以闲适、质朴、洒脱、飘逸为特点,以陶渊明为代表的“淡泊境界”。[1]
(1)华服境界
所谓华服境界,是指上流社会的男子热衷修容美饰的新潮流,涂脂抹粉、华衣美服。这种热衷与讲究,是从美化人体自身,从对自身生命的珍爱与欣赏的角度出发的,是对先秦服饰理论的反叛与发展。
(2)浪漫境界
而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叛逆哲人、诗人、士庶,用粗服乱发、宽衣博带,甚至裸露身体,来表现其超脱大气、潇洒飘逸、玄远旷达的精神理念,用违背常规、别具风度的服饰以讥讽时政。
图8 竹林七贤
(3)淡泊境界
图9 陶渊明
在经历了中国服饰史上空前绝后的浪漫主义狂潮之后,陶渊明去掉了华服派的雕琢炫耀和浪漫派的激烈反叛,而将服饰带进了自然淡泊的境界,平和谦虚、淡远深挚,服饰自然平朴、闲适淡泊。
魏晋时期的女装,在深衣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发展,被称为杂裾垂髾。垂髾就是在衣服的下摆部位,加一些饰物,通常用丝织物制成,其特点是上宽下尖的倒三角形,并层层相叠。另外,还从腰部围裳的两边伸出长长的飘带,一般左右各一条或两条,这种飘带称为“襳”。
图10 穿杂裾垂髾服的妇女(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www.xing528.com)
圆领袍衫是汉族男子服装发展至隋唐时代的一种重要变体。圆领袍衫是一种上衣下裳相连属的服装形式,受胡服影响而成,又不失汉族服饰传统特点。圆领式样在中国服饰历史上很早便有出现,但一直到隋唐才开始盛行,成为官式常服。这种服装延续了唐、五代、宋、明等多个时期。南北朝时北周武帝曾下令在袍衫下加一横裥,以象征古代上衣下裳之旧制。唐中书令马周曾上议在袍衫下加裥。这些都是为仿古制。由此可以看出,在讲究礼法、规矩的传统文化影响下,中国的服饰有着极强的传承性,同时中原文化与异域文化交融也为新服饰的诞生提供了契机。
幞头是唐代男子首服的一大特点,是一种代替冠帽约束长发的头巾。早在东汉时期男子便流行用巾帛包头。魏晋以后,巾帛更加普及,几乎成了男子的主要首服。到北周时,将这种巾帛做了修改加工,才开始叫它“幞头”。
这一时期还有一种叫“乌皮靴”的鞋款普遍流行。那时,幞头、圆领袍衫,下配乌皮六合靴,是男子的典型装束,既洒脱飘逸,又不失英武之气,是汉族与北方民族相融合而产生的一套服饰,流行广泛久远。
唐代女子在服饰上的大胆尝试,是不可不提的一件事情。这种穿着方式与当时人们思想境界的开放不无关系。此时的女子形象,大多是上着窄袖衫,下着长裙,腰系长带,肩披巾帛,足穿高头鞋履。而短袖的衣衫,身长仅及腰部,或及脐;瘦长的裙子往往拖地,裙腰高及胸部。这种形制的出现再加之披帛的相配,使中国女子的服饰形成了一种轻盈飘逸、仙来神往的风格。
图11 唐代男子服饰
另外唐代女子还有女着男装的风气,尤其是天宝年间更为流行。当时的女子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其他朝代相比,在社会上的活动及所起的作用要积极活跃得多,郊游与骑马更是一时的社会风尚,所以着男装不仅在民间十分流行,还一度影响到了宫内,贵族妇女也多喜爱着男装。《礼记·内则》曾规定:“男女不通衣裳。”尽管事实上不可能这么绝对,但是女子着男装,常会被认为是不守妇道。只有在气氛非常宽松的唐代,女着男装才有可能蔚然成风。
宋代整个社会文化渐渐趋于保守。在服饰上“恢尧舜之典,总夏商之礼”,一反唐代的浓艳鲜丽之色,而形成淡雅恬静之风,朝廷三令五申“务从简朴,不得奢僭”,服饰风格趋于拘谨、质朴。
宋代官员的朝服式样除了沿袭汉唐之制,又在颈间戴上方心曲领。这种方心曲领上圆下方,形似璎珞锁片,源于唐代,盛于宋代,延续到明代。方心曲领象征着“天圆地方”,同时,它的功能在于压贴衣服,使衣领伏贴。
图12 襕衫
宋代的一般男装与唐代相同,有襦、袄、襕衫、背子等。襕衫属于袍类,所以又被称为襕袍。《宋史·舆服志》说:“襕衫以白细布为之,圆领大袖,下摆施加横襕为裳,腰间有襞积。”这种襕衫多为宋明时期学子所穿着。
古代女子缠足兴起于北宋。缠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陋习。所谓的缠足,就是用一条狭长的布带,将脚紧紧地扎裹,从而使脚变形、足形缩小,以符合当时的审美情趣。缠裹变形的小脚有一个雅称“三寸金莲”。有学者认为,小脚之所以被称为金莲,是因为在中国传统观念里,莲花是一种美好、高洁、珍贵、吉祥之物,故而以莲花来称妇女小脚当属一种美称。在以小脚为贵的缠足时代,在“莲”字旁加一“金”字而成为“金莲”,也是一种表示珍贵的美称。后来金莲也被用来泛指缠足鞋,金莲也成了小脚的代名词。宋代诗人苏东坡曾专门做《菩萨蛮》一词,咏叹缠足:“涂香莫惜莲承步,长愁罗袜凌波去。只见舞回风,都无行处踪。偷穿宫样稳,并立双趺困。纤妙说应难,须从掌上看。”这可能是中国诗词史上专咏缠足的第一首词。
图13 梳髡发、穿圆领袍的契丹族贵族
辽代男女服饰以圆领长袍为主。辽人入晋以后,服饰便有“国服”及“汉服”之分,“国服”就是契丹本民族的服饰,“汉服”即五代后晋时期的服饰。辽代契丹族男子服饰一般都是左衽长袍、圆领、窄袖。男子剃发,称髡发,也就是一种将头顶处头发剃去的发式。女子服装上身外衣一般为直领(立领)左衽长袍,又称“团衫”,前长拂地,后长曳地尺余,双垂红黄带。
金代女真人也模仿辽国分南、北管制,注重服饰礼仪制度。后来进入黄河流域,又吸收了宋代冠服制度。金代女真族的传统服饰与辽代契丹族传统服饰大致相同。男子的服饰窄小、左衽,不论贵贱皆穿尖头靴。女子的代表服饰是团衫、锦裙等。金代男女民族服饰的特点与辽代相近,在材料上,金人多用皮毛,以白色为时尚。
元代建国初年,冠服制度沿袭旧俗。根据《元史·舆服志》记载,元世祖忽必烈定鼎中原时,在继承汉唐服饰制度的同时,又吸取金代和宋代的服饰制度,但尚没有完整的服饰制度。
明代建立以后极力恢复汉族人的服饰文化,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服饰改革。废弃了元朝的服饰制度,恢复汉族人的礼仪,调整冠服制度,把唐宋幞头、圆领袍衫、玉带、皂靴等加以承袭,确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风格。明代各阶层便服主要为袍、裙、短衣等。举人等士者多穿斜领大襟宽袖衫,宽边直身。富人可以穿着绫罗绸缎,但不敢用官服色彩。
明代冠服制度“上采周汉,下取唐宋”,极力消除异族服饰文化的主导地位,在唐宋服饰旧制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极具特色的明代服饰制度。明代男子的官服可分为祭服、朝服、公服、常服等,官员的服饰在级别确定上严格而又系统,以至出现图案的集中表现,即文官绣禽、武官绣兽的补子。
明代女子的冠服制度较前更加充备,其中凤冠、霞帔是最具代表性的贵族礼服。凤冠是明代妇女服制中最为庄重的礼冠。它是以金属丝网为胎,上缀点翠凤凰,并挂有珠宝流苏的礼冠。霞帔形状像两条彩带,使用时绕过头颈披挂在胸前,下垂一颗金玉坠子。
典型的明代女装是以修长为美的背子、比甲。背子到明代一般分为两式:其一是合领、对襟、大袖,为贵族妇女的礼服所用;其二是直领、对襟、小袖,为普通女子的便服。比甲是沿元代的无领对襟,形状似今天的马甲。明代比甲长度近脚踝,衣上织金组绣,罩于衫袄外,造型以修长为美,恰恰体现出明代艺术文静优雅的格调。
图14 明代背子
清朝是以异族入主中原,在清王朝建立后,统治者为了泯灭汉人的民族意识,强制推行满人的服饰,禁止汉人穿汉装的法令非常严厉,坚持佩戴前朝方巾的儒生,往往遭到杀戮。后来,清王朝为缓和民族矛盾、稳定政局,接纳了明遗臣金之俊提出的有关服饰方面“十从十不从”的建议,比如:未成年的儿童以及民间举行汉族的神庙拜会时,也可以穿用明朝的服饰,优伶戏装可以采用明朝原制,等等。在上百年的满汉交融中,满汉在服饰审美观上以及着装形式上,越来越趋于融合,无论是男女老幼,无论是款式还是纹样装饰,都表现得特别明显。
清代最有代表性的是官服制度。马蹄袖、马褂是清代官员服制的一大特色,但官服上的“补子”直接取自明代。女装虽然相对宽松,但精雕细刻无微不至,镶边有所谓“三镶三滚”“五镶五滚”等,在镶滚之外还在下摆、大襟、裙边和袖口上缀满各色珠翠和绣花。
中国服饰发展到清代已经形成了服饰风格上的突破期,历代的宽衣大带式的服饰样子不见了,取而代之是衣袖相对偏窄,而且满身用图案花纹装饰,出现了华美异彩的衣装形式。清代服饰虽然是以满族服饰为主,但其中却渗透了大量的汉族文化。
1911年的辛亥革命以及1919年的五四运动两个重大事件,使新的政治力量兴起,也使得中国新文化逐渐形成。同时,服饰与当时的社会发展变化相适应,出现了新的潮流。由于中国留学生的增多以及西方文化的日渐冲击,服饰上出现“西服东渐”的局面。男子除传统的长袍马褂外,同时也出现了西装革履的穿着形式。西式服装以它全新的审美情趣赢得了人们的青睐,西式服装造型简洁、款式大方、穿着方便,更受人们的喜爱。西式服装造型由传统样式的宽松变得衣身瘦窄,由传统的长袍转化为短式套装,而且款式品种多样而丰富,这些因素的聚集,使国人的衣着行为与方式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转变。
图15 长袍马褂与西装革履并行不悖
图16 短袄套裙
而当时女子服装主要是上衣下裙。衣裙是当时广大妇女喜爱的日常服饰。受20世纪初期的辛亥革命的影响,女装样式流行一种“文明新装”,与清代女装相比新式袄裙很少绣花,多数女子不戴簪钗,少戴手镯、耳环、戒指等饰物。
旗袍本义为旗女之袍,实际上未入八旗的普通人家女子也穿这种长而直的袍子,所以也可理解为满族女子的长袍。20世纪20年代初,旗袍普及满汉两族女子。最初的旗袍,是以无袖的长马甲形式出现的,短袄外面的长马甲代替了长裙,经过汉族女子的模仿,并在原来基础上推陈出新,不断改进。改良后的旗袍明显缩短长度,收紧腰身,衣领紧扣,曲线鲜明,加以斜襟的韵律,从而衬托出端庄、典雅、沉静、含蓄的东方女性的芳姿。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20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前,中国服饰的政治色彩比较浓厚。在这一时期,人们习惯用政治标准来衡量着装打扮,服饰上靠拢工人、农民、干部或解放军的形象。人们纷纷把长袍、马褂、西服改成中山装或人民装,效仿工人、农民风格,以粗制的布料为美,并且喜欢在领、肘、臀、膝部位缝上补丁,以表示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
在“文革”时期由于“破四旧”和“左”倾路线的影响,本来已经日趋时髦的服饰,这时又重新走向单调,“国防绿”“海军蓝”是当时中国城乡居民追求的色彩。
1978年以后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喇叭裤首先进入中国,随后中国服饰真正进入多元化的、日新月异的发展时期。进入21世纪,中国服饰基本上与发达的西方国家同步而行。中国传统服饰在交流与融合的大背景下,在国际服饰舞台上已占有一席之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