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布置方案的优劣,需要进行分析比较,其分析比较方法有以下3种。
(1)流动模式与空间需求分析。流动模式分为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单层平面布置设计一般只考虑水平流动模式,多层平面布置设计需考虑竖直流动模式。不论采用何种原则布置,都需考虑物料的流动模式和人员的流动模式。选择流动模式主要应考虑出入口、场地和建筑物限制、生产流程和生产线特点、通道和运输方式等。物流合理化的重要原则是避免物流路径交叉、流量最小化(消除不必要流动、多次流动最小化、尽可能合并流动和作业)、流动成本最小化(减少手工搬运、流动过程机械化)等。空间需求采用“从下到上”“从小到大”的系统方式,从设备、物料、人员到工作单元空间,然后叠加(但非简单地相加,有许多可利用的共享空间)进行综合分析。
(2)运输周转量比较。运输周转量是布置规划方案比较评价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它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总平面布置设计方案中发生的各种设计货物数量(产量)分别乘以其运输距离的累计数,计算单位为t·km。运输周转量不仅包含了运输对象的数量,而且包含了运输距离的因素,反映出施工生产系统的规模及其总体布局、各工艺生产单元间布置的接近度、运输方式及其联系,以及运输组织水平等状况;也是运输单位、运输作业在一定时期内运输工作量的指标,是考核运输任务完成情况、计算运输成本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依据,是分析、比较、优化总平面布置的重要指标。(www.xing528.com)
(3)物流成本比较。物流成本一般包括运输成本、储存成本、包装成本、装卸搬运成本等,其中运输成本是总图专业研究中的对象和核心,也是水电工程施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成本的有效控制对施工成本的节约、对施工效率的提高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运输成本C=运输周转量Q×单价P。储存成本是指物料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一般有物料占用贷款利息、仓储设施折旧费用、仓储保管费用、存货损坏费用以及其他费用等组成,一般与存货量成正比关系。物料储存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系统连续均衡生产,避免系统受到外部供应不均衡、内部设备能力不均衡或由于前后段生产工序作业班制不同,及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的物料输送中断、物料滞留堆积等现象影响,以及满足生产均化工艺(如静置脱水或骨料冷却等)要求、过程质量控制和产品检验需要等而进行的物料供应状态。进行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和机械设备选型,降低系统滞料,以及改善仓储和物流管理是降低储存成本的重要手段。包装成本主要指在流通领域为包装物品而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其他间接费用的总和;装卸及搬运成本是指物品在指定地点以人力或机械从运输设备装入或卸下,以及为装卸而使物体横向或斜向移动的费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