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内脂肪酸的来源有二:一是机体自身合成,以脂肪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组织中,需要时从脂肪组织中动员,饱和脂肪酸主要靠机体自身合成;另一来源系食物脂肪供给,特别是某些不饱和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需从植物油中摄取。
脂肪在体内的合成有两条途径。一种是将食物中脂肪转化成人体的脂肪;另一种是将糖转变为脂肪,来自糖酵解产生的乙酰辅酶A在胞液中多酶复合体系催化下进行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最后生成软脂酸,而内质网酶系和线粒体酶系均可使碳链进一步延长。机体述可利用软脂酸、硬脂酸等原料,在去饱和酶的催化下合成不饱和脂肪酸,但不能合成亚油酸、亚麻酸等必需脂肪酸。
糖转变为脂肪是体内脂肪的主要来源,是体内储存能源的过程。糖代谢生成的磷酸二羟丙酮在脂肪和肌肉中转变为α—磷酸甘油,与机体自身合成或食物供给的两分子脂肪酸活化生成的脂酰辅酶A作用生成磷脂酸,然后脱去磷酸生成甘油二酯,再与另一分子脂酰辅酶A作用,生成甘油三酯。
脂肪组织中储存的甘油三酯,经酶的催化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运送到全身各组织利用,甘油经磷酸化后,转变为磷酸二羟丙酮,循糖酵解途径进行代谢,胞液中的脂肪酸首先活化成脂酰辅酶A,然后由肉毒碱携带通过线粒体内膜进入基质中进行β—氧化,产生的乙酰辅酶A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这是脂肪代谢的基本途径和体内能量的重要来源。脂肪酸在肝中分解氧化时产生特有的中间代谢产物——酮体,酮体包括乙酰乙酸、β—羟丁酸和丙酮,由乙酰辅酶A在肝脏合成,经血液运送到其他组织,为肝外组织提供能源。在正常情况下,酮体的生成和利用处于平衡状态。
除从食物中摄取外,胆固醇主要由肝细胞内合成,肝脏合成的胆固醇占全身合成总量的3/4,肝脏也能快速地以脂蛋白形式输送胆固醇到血液。每日合成的胆固醇中,一半以上(约800mg)在肝中转变为胆酸和脱氧胆酸,胆汁酸盐随胆汁排入消化道参与脂类的消化和吸收;有部分经肠道转变为粪固醇排出体外,日耗用胆固醇500mg;述有一部分经皮肤由汗液排出。胆固醇在体内不能彻底氧化分解,但可以转变成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肾上腺皮质激素、雄激素及雌激素等。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在日光紫外线的照射下,可转变为维生素D3,后者在肝及肾中转变为1,25—二羟D3的活性形式,参与钙、磷代谢。(www.xing528.com)
由甘油构成的磷脂统称为甘油磷脂,包括卵磷脂和脑磷脂等,卵磷脂是合成血浆脂蛋白的重要组分,构成生物膜脂双层结构的基本骨架。人体多种组织都能合成磷脂,含量以脑组织为最,但合成效率以肝脏为最。合成磷脂的前体是磷脂酸,而胞苷三磷酸和胞苷二磷酸则是合成磷脂的关键。
由鞘氨醇构成的磷脂称为鞘磷脂,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参与细胞识别及信息传递。鞘氨醇由软脂酰辅酶A和丝氨酸反应形成,鞘氨醇经长链脂酰辅酶A作用形成N—酰基鞘氨醇,即神经酰胺,又进一步和胆碱作用而形成鞘磷脂。
磷脂被摄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在小肠中进行消化。由于磷脂酶的专一性,磷脂分子有四处可被不同磷脂酶分裂成不同产物。磷脂酶A1作用于sn-1位酯键,磷脂酶A2使磷脂分子sn-2位酯键水解,均生成溶血磷脂和脂肪酸,溶血磷脂尚有助于食糜中脂类进一步乳化,浓度过高时则损害细胞膜。在各种磷脂酶的作用下,磷脂最终可分解为脂肪酸、甘油、磷酸、氨基醇等,除脂肪酸是脂溶性外,其余大多数为水溶性物质,均易于吸收。
在胆盐存在下,肠内卵磷脂约有25%可以不经消化就直接被吸收入门静脉中。但大部分需经分解后才能吸收,吸收后,也可在肠壁中重新合成磷脂再入血液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