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P/IP不是一个简单的协议,而是一组专业化协议的集合,包括TCP、IP、UDP、ARP、ICMP以及其他的一些被称为子协议的协议。由于TCP和IP是其中最重要的协议,因此将整组协议称为TCP/IP,简称IP。
TCP/IP来源于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ARPA)在1969年开始开发的ARPAnet。1975年,ARPAnet正式开始运行。随后研究人员开始重点解决网络互联问题,网络互联技术研究的深入导致了TCP/IP协议的出现与发展。经过不断发展和完善,到1983年,ARPA开发成功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至此,ARPAnet全部采用了TCP/IP。同年,美国伯克利大学加利福尼亚分校将TCP/IP设计在UNIX操作系统内核中。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在ARPAnet的基础上发展了民用的、开放的NSFnet。随即出现的Internet就是以NSFnet为蓝本迅速繁衍开来的。1989年,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CERN)的科学家Tim Berners-Lee提出用于Internet的万维网(WWW,World Wide Web)的概念——利用超文本Hypertext构造链接信息系统,1993年CERN开发了第一个通用的WWW浏览器Mosaic,从此Internet用户开始爆炸性的增长。
TCP/IP实际上是一个关于因特网的标准,并且迅速成为局域网的首选协议。目前许多网络操作系统(NOS)(如Net Ware5.0)都使用TCP/IP为缺省协议。(www.xing528.com)
TCP/IP最大的优势之一是其可路由性,也就意味着它可以携带被路由器解释的网络编址信息。TCP/IP还具有灵活性,可在多个网络操作系统(NOS)或网络介质的联合系统中运行。然而由于它的灵活性,TCP/IP需要更多的配置。
由于ARPAnet的冷战背景,DARPA对TCP/IP提出的要求是应该具有可靠性、开放性和抗毁性3个方面的要求。但是应该注意到,由于TCP/IP的介质访问控制方式是基于CSMA/CD的,因此TCP/IP理论上不能保证实时性,这是导致TCP/IP在工业实时控制领域长期得不到推广应用的原因之一。为此,人们不得不发展了很多现场总线技术。不过随着高速以太网、高速多信道交换机、高级应用层协议等一系列技术的迅速发展,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这就是所谓的工业以太网技术,或者叫“E网到底”,这里的“E”是指Ethernet(以太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