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和西班牙是水资源开发程度较高的国家。其中供水、发电灌溉及跨流域调水等均已有较好的发展。这两个国家也是世界上水库大坝数量较多的国家,西班牙水库总数仅次于我国,据称居世界第二位。
1.供水
意大利和西班牙两国的城镇供水一般是由水库经渠道供应的,发展历史悠久。早在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就有完整的城镇供水系统。
意大利的罗马涅供水工程始建于1975年。早在20世纪60年代,在弗利和埃温尼地区的城市,靠开采地下水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此,马利亚大区政府开始建设罗马涅供水工程。经过不断发展,供水城镇已达到48个,供水范围已扩大到圣马利诺共和国。供水区内人口已达100万人。罗马涅供水系统有3座水库,两条输水管线,供水能力2.5m3/s,年供水量0.78亿m3。该公司负责把水输送到各城市的工厂,并保证供水的质量。水厂到用户的供水由其他的水服务公司负责。该供水公司拥有一个研究室,研究供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根据各区需水量变化,每3年修订一次供水计划,以满足供水区对水的需求。而且现在规划向其他大区供水,扩大供水范围。该工程供水水价为每方约合人民币4元。城市居民用水水价每方合人民币8.5元。水费收入可满足工程的正常运行。10年来,总供水量已达到6亿m3,保证了那些当地水源和水源不足地区对水的需求。
罗马涅供水公司管理非常先进,完全采用计算机技术,建立调度中心,各项数据通过监测站点用专门光缆传输到调度中心。从水的净化到输水、配水,已完全实现自动控制。雷德拉科里水库(Ridracoli)库容3000万m3左右,只有4人管理。
意大利的供水公司多数为国有企业,执行福利型的低水价政策。欧盟规定2010年前,与水有关的市场要全面开放,因此,意大利政府正按欧共体的要求制定一项计划,将水有关的27000个小企业合并成90个大企业,实行股份私有化,使之有能力与实力强大的欧盟其他国家的企业竞争。
2.跨流域调水
西班牙塔霍(Tajo)—塞古拉(Segura)北水南调工程始建于1933年,但由于没有跨流域调水的法律,1972~1979年才正式建成运行。(www.xing528.com)
塔霍河位于西班牙北部,流域面积5.58万km2,气候湿润,多年平均降雨量655mm,年径流量110亿m3,水资源较为充足。塞古拉河地处西班牙南部,流域面积1.91万km2。多年平均降雨量383mm,年径流量8.11亿m3,干旱缺水。但阳光充足,适于农业生产。为缓解南部缺水,西班牙政府修建了塔霍—塞古拉北水南调工程,由西班牙费诺萨联合电力公司管理。
北水南调工程建有两座水库,总库容20亿m3,输水干线长250km,其中管道输水60km。年最大供水量10亿m3。主要满足南部地区的农业灌溉,很少一部分供居民饮水,还有一小部分用于生态保护用水。同时结合北水南调供水工程,利用约20%的水量建筑了抽水蓄能电站,作为管理单位一部分经济收入。
工程建设全部由国家出资建设,运行管理由菲诺萨联合电力公司负责,国家不再投入资金,主要是靠供水和发电维持工程正常运行管理。农业供水水价为每立方米水16比塞塔(约合人民币1元),受水区是西班牙重要的水果产区,畅销全欧洲,经济效益十分显著,这样的水价当地农民完全承担得起。建设该工程使国家、农民、管理公司三方都能受益。
3.发电
意大利水力资源丰富,早在20世纪60年代即已开发了90%的水能资源,总装机达1585万kW。其多数电站是高坝水库结合引水的高落差电站。我们参观了波河支流阿达河(Adda)上游的引水式电站,呈阶梯式开发,其中主电站水头落差高达500多m,电站的管理非常先进。
4.灌溉
意大利北部降雨较多,水资源丰富,平原地区的灌溉一般是抽取地下水和从河道取水。大型灌区主要分布于南部较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较充裕,目前仍较重视开源,而农业节水未被重视。西班牙较意大利干旱,尤其是中南部,灌溉是农业丰产的必要条件。西班牙是传统的农业国家,为欧洲第三个大产粮国,耕地面积约占国土总面积的40%,耕地灌溉率约17%。灌溉面积主要分布于埃布罗河等流域的河谷地带,主要灌溉作物为小麦、水稻、柑橘。一般大田作物为固定式喷灌,山地果园为滴灌,也有部分地面畦灌,田间输水毛渠多为矩形槽,因此灌溉用水是比较节约的。巴伦西亚都丽亚河灌区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灌溉用水是按量分配入各用水户的,由灌区的民间组织,自行监督执行。出现用水纠纷由民间水法庭调节和处罚,对灌区的合理、公正调配和节约用水起到很好作用。山丘高原地区有许多耕地,其中还有很多坡耕地,大部分为旱作耕种牧草和燕麦杂豆等,部分亦有补灌设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