蕈,即大型菌类,尤指蘑菇类。可食用的大型真菌称为食用蕈菌,通常也称“菇”“菌”“蕈”“耳”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我国土地辽阔,生态环境复杂,野生和家生的食用菌种类多,分布广泛,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报道的食用菌有720多种,能进行人工栽培的近50种,其中已形成大规模商业栽培的有15种左右,例如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香菇(Lentinula edodes)、平菇(Pleurotus spp.)、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毛木耳(A.polytricha)、猴头菇(Hericium erinaceus)、骨菇(Pholiota nameko)、竹荪(Dictyophora spp.)等。
毒蕈,俗称毒蘑菇,是指食后可引起食物中毒的蕈类。毒蕈的特点:颜色美丽,长有疣状物,表面黏脆,蕈柄上有蕈环,蕈托;多生长在腐物或粪肥上,多数不生虫子;具有腥辣、苦、酸、臭味等;碰坏后易变色或流出乳状汁。毒蕈种类约有100种,含剧毒可致死的约有10种。毒蕈中含有的有毒成分很复杂,一种毒蕈可含几种毒素,而一种毒素又可存在于数种毒蕈中。毒蕈中毒多发生于高温多雨季节,往往由于个人采摘野生蘑菇,又缺乏识别有毒与无毒蘑菇的经验,误食而造成。
1.典型的毒蕈
(1)致命白毒伞。
致命白毒伞外形与一些传统的食用蘑菇较为相似,极易引起误食,喜欢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一般与树根相连。黧蒴树在广州地区白云山、天麓湖、华南植物园等山地均有分布。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类和毒肽类,在新鲜毒菇中毒素含量很高,50 g左右的白毒伞菌体所含毒素便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白毒伞毒素对人体肝、肾、中枢神经系统等重要脏器造成的危害极为严重,中毒者死亡率高达90%以上,是历年广州地区毒菇致死事件的罪魁祸首。
(2)铅绿褶菇。
铅绿褶菇多于雨后长在草坪、草地及蕉林地上,其毒性比致命白毒伞弱,主要引起胃肠型症状,但也可能含少量类似白毒伞的毒素,对肝等脏器和神经系统造成损害,也有可能因误食而致命。本菌有较多的相似种,特别是与可食的高大环柄菇相混淆,具有很强的欺骗性。
(3)网孢牛肝菌。
牛肝菌属中的某些种类含有神经精神毒素,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引起呕吐和腹泻,还可致瞳孔缩小。另外,牛肝菌属中的某些种类含有致幻素,中毒后表现为幻觉、谵忘,特别是小人国幻觉为其特征,还可以有精神异常。
(4)大鹿花菌。
子实体较小至中等大,菌盖直径8.9~15 cm,呈不明显的马鞍形,稍平坦,微皱,黄褐色。菌柄长5~10 cm,粗1~2.5 cm,圆柱形,较盖色浅,平坦或表面稍粗糙,中空。在针叶林中地上靠近腐木单生或群生。可能有毒,毒性因人而异,不可食用。
(5)赭红拟口蘑。
又称赭红口蘑。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有短绒毛组成的鳞片。浅砖红色或紫红色,甚至褐紫红色,往往中部浮色。菌盖直径4~15 cm。菌褶带黄色,弯生或近直生,密,不等长,褶缘锯齿状。菌肉白色带黄,中部厚。菌柄细长或者粗壮,长6~11 cm,粗0.7~3 cm,上部黄色,下部稍暗具红褐色或紫红褐色小鳞片,内部松软后变空心,基部稍膨大。夏秋季生于针叶树腐木上或腐树桩上,群生或成丛生长。此菌有毒,误食此菌后,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
(6)白毒鹅膏菌。
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7~12 cm,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 cm,粗2~2.5 cm,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夏秋季分散生长在林地上。此蘑菇极毒。毒素为毒肽和毒伞肽。中毒症状主要以肝损害型为主,死亡率很高。
(7)毒鹅膏菌。
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毒伞。子实体一般中等大。菌盖表面光滑,边缘无条纹,菌盖初期近卵圆形至钟形,开伞后近平展,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往往有放射状内生条纹。菌肉白色。菌褶白色,离生,稍密,不等长。菌柄白色,细长,圆柱形,长5~18 cm,粗0.6~2 cm,表面光滑或稍有纤毛状鳞片及花纹,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夏秋季在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此菌极毒,菌体幼小的毒性更大。该菌含有毒肽和毒伞肽两大类毒素。中毒后潜伏期长约24 h。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对此毒菌中毒,必须及时采取以解毒保肝为主的治疗措施。
(8)蛤蟆菌。
子实体较大,菌盖宽6~20 cm,边缘有明显的短条棱,表面鲜红色或橘红色,并有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颗粒状鳞片。菌褶纯白色,密,离生,不等长。菌肉白色,靠近盖表皮处红色。菌柄较长,直立,纯白,长12~25 cm,粗1~2.5 cm,表面常有细小鳞片,基部膨大呈球形,并有数圈白色絮状颗粒组成的菌托。菌柄上部具有白色腊质菌环。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成群生长。此蘑菇因可以毒杀苍蝇而得名。其毒素有毒蝇碱、毒蝇母、基斯卡松以及豹斑毒伞素等。误食后约6 h以内发病,产生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精神错乱,出汗、发冷、肌肉抽搐、脉搏减慢、呼吸困难或牙关紧闭,头晕眼花,神志不清等症状。使用阿托品疗效良好。此菌还产生甜菜碱,胆碱和腐胺等生物碱。
2.毒蕈中毒类型
毒蕈种类繁多,其有毒成分和中毒症状各不相同。因此,根据所含有毒素成分的临床表现,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1)胃肠炎型。(www.xing528.com)
由误食毒粉褶菌(Rhedophyllussinatus)、毒红菇(Russla emetica)、虎斑口蘑(Tricholomatigrinum)、红网牛肝菌(Boletus luridus)及墨汁鬼伞(Caprinus atramentarius)等毒蕈所引起。潜伏期0.5~6 h,除消化道症状外,主要表现为剧烈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粪便常呈米汤样,由于水及电解质大量丧失,引起血压下降与休克、昏迷,甚至肾功能衰竭。引起此型中毒的毒素尚未明了,但经过适当的对症处理,中毒者可迅速康复,死亡率较低。
(2)神经精神型。
由误食毒蝇伞(Amanita muscaria)、豹斑毒伞(A.pantherina)等毒蕈所引起。其毒素为类似乙酰胆碱的毒蕈硷(muscarine)。潜伏期1~6 h,发病时临床表现除肠胃炎的症状外,尚有副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多汗、流涎、流泪、脉搏缓慢、瞳孔缩小等。用阿托品类药物治疗效果甚佳。少数病情严重者可有谵妄、幻觉、呼吸抑制等表现,个别病例可因此而死亡。
由误食角鳞灰伞菌(Amanita spissacea)及臭黄菇(Russula foetens)等引起者除肠胃炎症状外,可有头晕、精神错乱、昏睡等症状,即使不治疗,1~2天亦可康复。死亡率甚低。
由误食牛肝蕈(Boletus)引起者,除肠胃炎等症状外,多有幻觉(矮小幻视)、谵妄等症状。部份病例有迫害妄想等类似精神分裂症的表现。经过适当治疗也可康复,死亡率亦低。
(3)溶血型。
因误食鹿花蕈(Gyromitra escalenta)等引起。其毒素为鹿花蕈素(gyromitra toxin)。潜伏期6~12 h,发病时除肠胃炎症状外,并有溶血表现。可引起贫血、肝脾肿大等体征。此型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亦常有影响,可有头痛等症状。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及输血等治疗多可康复,死亡率不高。
(4)脏器损害型。
因误食毒伞(Amanita phalloides)、白毒伞(Amanita verna)、鳞柄毒伞(Amanitavirosa)等所引起。其所含毒素包括毒伞毒素(amatoxin)及鬼笔毒素(phallotoxin)两大类共11种。鬼笔毒素作用快,主要作用于肝脏。毒伞毒素作用较迟缓,但毒性较鬼笔毒素大20倍,能直接作用于细胞核,有可能抑制RNA聚合酶,并能显著减少肝糖元而导致肝细胞迅速坏死。发生中毒如不及时抢救死亡率很高,可达50%~60%。
此型中毒的临床经过可分为6期:
①潜伏期:食后15~30 h,一般无任何症状。
②肠胃炎期:可有吐泻,但多不严重,常在1天内自愈。
③假愈期:此时病人多无症状,或仅感轻微乏力、不思饮食等。实际上肝脏损害已经开始。轻度中毒病人肝损害不严重,可由此进入恢复期。
④内脏损害期:此期内肝、脑、心、肾等器官可有损害,但以肝脏的损害最为严重。可有黄疸、转氨酶升高、肝肿大、出血倾向等表现。死亡病例的肝脏多显著缩小,切面呈槟榔状,肝细胞大片坏死,肝细胞索支架塌陷,肝小叶结构破坏,肝窦扩张,星状细胞增生或有肝细胞脂肪性病变等。少数病例有心律紊乱、少尿、尿闭等表现。
⑤精神症状期:部分病人呈烦躁不安或淡漠嗜睡,甚至昏迷惊厥。可因呼吸、循环中枢抑制或肝昏迷而死亡。
⑥恢复期:经过积极治疗的病例一般在2~3周后进入恢复期,各项症状体征渐次消失而痊愈。
此外,有少数病例呈暴发型经过,潜伏期后1~2天突然死亡,可能为中毒性心肌炎或中毒性脑炎等所致。
(5)过敏性皮炎型。
因误食胶陀螺(猪嘴蘑)引起。中毒时身体裸露部位如颜面出现肿胀、疼痛,特别是嘴唇肿胀、外翻,形如猪嘴唇。还有指尖、指甲根部出血。
毒蕈中毒的临床表现虽各不相同,但起病时多有吐泻症状,如不注意询问食蕈史常易被误诊为肠胃炎、菌痢或一般食物中毒等。故当遇到此类症状之病人时、尤其在夏秋季节呈一户或数户同时发病时,应考虑到毒蕈中毒的可能性。如有食用野蕈史、结合临床症状,诊断不难确定。如能从现场觅得鲜蕈加以鉴定,或用以饲养动物证实其毒性,则诊断更臻完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