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预防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预防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国主要以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最为常见,而痢疾志贺氏菌是导致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当食品污染志贺氏菌后,同时又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存放,就会导致菌体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食用并进入消化道后,引起食物中毒。

预防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有效措施

1.病原菌

志贺氏菌属(Shigella)属于肠杆菌科,主要包括痢疾志贺氏菌(Shigelladysenteriae)、福氏志贺氏菌(S.flexneri)、鲍氏志贺氏菌(S.boydii)和宋内氏志贺氏菌(S.sonnei)4群,共44种血清型。我国主要以福氏志贺氏菌、宋内氏志贺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最为常见,而痢疾志贺氏菌是导致细菌性痢疾的病原菌。

志贺氏菌为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菌,细胞呈短杆状,大小为(0.5~1.0)μm×(2.0~4.0)μm,无芽孢、无荚膜、无鞭毛、有菌毛。菌落无色半透明、圆形、边缘整齐,福氏志贺氏菌常形成光滑型菌落,但宋内氏志贺氏菌常形成粗糙型菌落。通常在肠道鉴别培养基上不发酵乳糖,形成无色透明或半透明的较小菌落。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pH为7.2~7.4。志贺氏菌利用各种糖类的能力较差,一般不产生气体。

志贺氏菌抗原结构由菌体(O)抗原和表面(K)抗原两部分组成。根据生化反应和O抗原的不同,可分为A、B、C、D等4个血清群和48个血清型。O抗原是一种多糖复合物,耐热,100℃、60 min不能被破坏。K抗原不耐热,100℃、60 min能被破坏,K抗原存在时能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血清的凝集作用。

志贺氏菌对各种消毒剂较敏感,例如在1%石炭酸、1%漂白粉或苯扎溴铵中15~30 min即被杀死,在加热条件下(如50℃、15 min或60℃、10 min)通常能被杀死。对磺胺、四环素和氨苄西林等具有耐药性,对酸较敏感。志贺氏菌在潮湿土壤中可存活1个月,37℃水中能存活1个月,粪便中可存活10天左右,在水果蔬菜咸菜中可存活10天左右。

2.食物中毒症状及发生原因

(1)食物中毒症状。

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潜伏期为6~24 h,主要症状为剧烈腹痛、呕吐、频繁水样腹泻、脓血和黏液便,还可引起毒血症,发热达40℃以上,意识出现障碍,严重者(儿童多见)出现惊厥、昏迷,或手脚发冷、发干、脉搏细而弱,血压低等表现。

(2)中毒发生的原因。

当志贺氏菌随食物进入胃肠后,侵入肠黏膜组织并生长繁殖。当菌体破坏后,释放内毒素,作用于肠壁、肠黏膜和肠壁植物性神经,引起一系列症状。志贺氏菌致病因素主要有3种:

①侵袭力:志贺氏菌的菌毛使细菌黏附于肠黏膜上,并依靠位于大质粒上的基因,编码侵袭上皮细胞的蛋白,使细菌具有侵入肠道上皮细胞的能力,并在细胞间扩散,引起炎症反应。(www.xing528.com)

②内毒素:由于内毒素作用于肠壁,使其通透性增高,促进内毒素吸收,引起发热,神志障碍,甚至中毒性休克等。此外,内毒素还能破坏黏膜,形成炎症、溃疡,出现典型的脓血黏液便。内毒素还作用于肠壁植物神经系统,至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失调和痉挛,尤其以直肠括约肌痉挛最为明显,出现腹痛、里急后重(频繁便意)等症状。

③Vero毒素:某些志贺氏菌能产生对Vero细胞有毒性作用的毒素,称为Vero毒素(Vero toxin, VT),具有肠毒素的作用。

3.引起中毒的食品及污染途径

引起志贺氏菌食物中毒的食品主要是水果、蔬菜、沙拉、凉拌菜,肉类、奶类及其熟食品。这些食品的污染是通过粪便—食品—入口途径传播志贺氏菌。病人和带菌者的粪便是污染源,特别是从事餐饮业的人员中志贺氏菌携带者具有更大的危害性。带菌者的手、苍蝇、用具以及沾有污水的食品容易污染志贺氏菌。当食品污染志贺氏菌后,同时又在较高温度下长时间存放,就会导致菌体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食用并进入消化道后,引起食物中毒。

4.预防中毒措施

加强食品卫生管理,严格执行卫生制度,加强食品从业人员肠道带菌检查。例如不要食用存放时间长的熟食品,注意食品的彻底加热和食用前再加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之前及便后必须彻底用肥皂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及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喝生水;制作生冷、凉拌菜时必须注意个人卫生及操作卫生等。

5.感染事件

2003年10月下旬,浙江省某地区幼儿园发生了一起集体食物中毒事件,133人就餐后48人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高热、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分析和实验室证实为由志贺氏菌引起,中毒的原因是食堂人员未领取健康证上岗。

2012年11月上旬,广东省某地区幼儿园44名幼儿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疑似食物中毒,经疾控中心卫生检验中心检验发现,在幼儿园午餐样品和7名患儿肛拭样本中检出福氏志贺氏菌,证实为志贺氏菌食物中毒。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