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食品的pH
各种食品都具有一定的pH,通常情况下,一般微生物都可以在pH接近中性的食品上生长繁殖,但在偏酸性或偏碱性的食品中,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可显示一定的特殊性。此外,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时也能促使食品的pH发生变化,从而引起食品中微生物类群的变动。
(1)食品原料的pH。
各种食品原料的pH几乎都在7.0以下,有些可低至2.0~3.0。表3-2列举了部分食品原料的pH。
表3-2 部分食品原料的pH
根据食品原料pH范围的特点,可将食品划分为两种类型:酸性食品和非酸性食品。pH在4.5以上的食品属于非酸性食品,主要包括几乎所有的蔬菜和鱼、肉、乳等动物性食品原料,它们的pH一般在5.0~7.0;pH在4.5以下的食品属于酸性食品,主要是绝大多数的水果类,它们的pH在2.0~4.5。
由于绝大多数细菌最适生长的pH为7.0左右,因此细菌在非酸性的食品原料中生长繁殖的可能性更大,并且能够良好生长。当食品的pH偏向酸性或碱性时,细菌的生长受到抑制,能够生长繁殖的细菌种类也变少。当食品的pH在5.5以下时,能够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细菌基本被抑制,只有少数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Escherichia coli)尚能生长;但一些耐酸细菌,如乳杆菌(Lactobacillaceae)和链球菌(Streptococcus)也可以继续生长繁殖。除细菌外,酵母菌和霉菌生长的pH范围较宽,因此也可能在酸性食品上生长。多数酵母菌生长的最适pH为4.0~5.8,霉菌生长的最适pH是3.8~6.0。
(2)微生物引起食品pH的变动。
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时,通常会引起食品pH的变动,这种变动取决于食品的营养组成和微生物的种类。如果微生物分解食品中的糖类产生酸,则会促使食品的pH下降,若分解蛋白质产生碱,会导致pH上升。
有些食品原料对pH的变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如肉类原料比蔬菜类的缓冲作用大。当食品原料中同时含有糖类和蛋白质时,有些微生物首先利用糖类作为碳素来源,就会导致pH下降趋于酸性;若糖类不足而蛋白质含量丰富,则微生物利用蛋白质引起pH升高趋于碱性。当食品的pH下降或上升一定限度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就会受到抑制,此时食品中的酸或碱的累积作用就不再继续进行。
当微生物生长在含糖类与蛋白质的食品中,微生物首先分解糖类产酸使食品的pH下降;当蛋白质被分解,又出现pH的上升现象。例如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利用糖而产生酸,当pH下降至5.0时,细菌开始利用产生的酸并分解为CO2和水,pH又回升到中性。
有些细菌在生长初期,先分解糖类不断产生酸,使得糖类含量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然后蛋白质被分解产生大量的碱性物质,造成pH的上升。这种现象经常存在于发酵食品的生产中,其主要原因是多种微生物同时存在。例如在腌菜的生产过程中,初期由于乳酸菌利用糖类产生酸,引起pH逐渐下降,并积累了大量的酸,酸度过高导致乳酸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但一些酵母菌或霉菌具有耐酸的特性,它们还能利用酸性物质进行生长繁殖,又造成了pH逐渐上升。当pH接近中性时,若原来加入的食盐不足以及其他条件的影响下,又出现一些细菌生长繁殖的现象,最终会导致pH偏向碱性。
2.食品的水分
(1)水活度值。
任何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水分。通常情况下,食品中的水分以游离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存在。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繁殖必须在存在游离水的状况下,才能进行一系列的代谢活动。因为游离水是良好的溶剂,能溶解食品中的糖、盐和氨基酸等物质,使微生物在含有营养物质的水溶液中进行生长繁殖。
一般来说,水分含量高的食品,微生物容易生长;水分含量低的食品,微生物不易生长。通常情况下,微生物在食品中生长所利用水的有效性以水活度值(water activity,aw)表示。水活度值是指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食品的蒸汽压力(P)与同样条件下纯水蒸汽压力(P0)之比,即aw=P/P0。纯水的aw=1,无水食品的aw=0。因此,食品的aw在0和1之间。表3-3列举了不同微生物类群生长的最低aw范围。
表3-3 食品中主要微生物类群生长的最低aw范围
从表3-3看出,食品的aw在0.6以下时微生物不能生长。一般认为食品的aw值在0.64以下时是食品安全贮藏的防霉含水量。但是,在实际中通常用含水量百分率表示食品的含水量,并作为控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衡量指标。例如为了达到保藏目的,奶粉含水量应在8%以下,大米含水量应在13%左右,豆类在15%以下,脱水蔬菜在14%~20%。这些物质含水量百分率虽然不同,但其aw约在0.70以下。表3-4列举了一些食品的aw。
表3-4一些食品的aw
(2)不同类群微生物生长和水活度值。
不同类群微生物生长的最低aw是不同的,即使属于同一类群的菌种,它们生长繁殖的最低aw也有差异。从表3-3可以看出,当aw接近0.9时,绝大多数细菌的生长已经受到抑制;低于0.9时细菌几乎不能生长。其次是酵母菌,当下降至0.88时,生长也受到严重影响,但绝大多数霉菌还能继续生长。
①细菌生长的aw:细菌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比酵母菌和霉菌高,食品中绝大部分细菌均在aw0.94以上生长,而且生长最适aw都在0.995以上。表3-5列举了食品中常见细菌生长的最低aw。此外,细菌形成芽孢时所需要的水分比生长繁殖时要高。一般情况下,芽孢形成的最适aw为0.993,若aw低于0.97时就不能形成芽孢。
表3-5 食品中常见细菌生长的最低aw
②酵母菌生长的aw:酵母菌生长所需要的水分比细菌低一些,但比霉菌要高。除耐高渗酵母(如鲁氏酵母)外,其生长的最低aw在0.88~0.94,有些酵母的最低aw在0.89~0.90,有些酵母在0.93~0.94。表3-6列举了食品中常见酵母菌生长的最低aw。(www.xing528.com)
在一些加入糖的食品中,由于加入糖的数量尚不能使食品的aw降至多数酵母菌生长的最低aw以下,因此在多数加糖的食品中酵母菌仍可能有生长的机会。
表3-6食品中常见酵母菌生长的最低aw
③霉菌生长的aw:与细菌和酵母菌相比,霉菌能在较低的aw范围内生长,见表3-7。当aw在0.64以下时,任何霉菌都不能生长繁殖;若aw在0.65时还有少数霉菌能够生长,称为干性霉菌,例如灰绿曲霉(Aspergullus glaucus)、薛氏曲霉(Aspergillus chevalieri)、匍匐曲霉(Aspergillus repens)、刺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赤曲霉(Aspergillus ruber)和阿曲霉(Aspergillus amstelodami)等。这些干性曲霉在aw为0.73~0.75时,1~4周内有部分可以发芽;aw为0.64~0.66时经过1~2年才有部分发芽。霉菌孢子发芽的最低aw比霉菌生长的aw要低,如灰绿曲霉(Aspergullus glaucus)的孢子发芽时最低aw在0.73~0.75,而生长所需要的aw#在0.85以上。
表3-7 食品中常见霉菌生长的最低aw
(3)微生物生长aw的可变性。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必须要求稳定的aw,aw稍有变化就会对微生物产生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微生物生长的最低aw不会变动,但在某些因素条件下,微生物能适应的aw幅度会有所变化,温度是影响微生物生长最低aw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表明,当温度变动10℃时,微生物生长的最低aw变动幅度通常为0.01~0.05。在最适温度时霉菌孢子出芽最低aw可以低于非最适温度时生长的最低aw。有氧与无氧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aw也有影响,如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cocus aureus)在无氧环境下生长最低aw为0.90;而在有氧环境中的生长最低aw为0.86。霉菌在高度缺氧环境中,即使处于最适aw环境也不能生长。在最适pH环境中,微生物生长的最低aw可以稍低一些。此外,有害物质存在也会影响微生物生长要求的aw,如环境中存在CO2,有些微生物能适应的aw范围就会缩小。
(4)食品的水活度值。
新鲜的食品原料(如鱼、肉、水果、蔬菜等)含有较多的水分,aw一般在0.98~0.99,非常适宜于大多数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在一般情况下,微生物首先在食品原料的表层生长繁殖,导致食品原料腐败变质,虽然食品表层的水分因蒸发作用逐渐减少,但食品原料组织内部的水分不断地移向表层,可以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较高的aw,这有助于微生物不断向食品原料组织内部生长繁殖。
干制食品的aw一般在0.80~0.85,通常在1~2周内才能被霉菌引起腐败变质。若aw保持在0.70时,就能长期防止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当食品的aw为0.65时,仅有极少数的微生物可以生长,并且生长速度非常缓慢。因此,要延长干制食品的贮藏期,就必须考虑到要求较低的aw。例如aw在0.80~0.85的食品,一般只能保存几天;aw在0.72左右的食品,可以保存2~3个月;如果aw在0.65以下,则可保存1~3年。
3.渗透压
(1)不同类群微生物对渗透压的适应性。
渗透压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一定的关系。绝大多数微生物在低渗透压的食品中能够生长繁殖,但在高渗透压的食品中,不同微生物的适应性就有所差异。一般来说,多数霉菌和少数酵母菌能耐受较高的渗透压,它们在高渗透压的食品中一般不会死亡,而且能进行生长繁殖。绝大多数的细菌不能在较高渗透压的食品中生长,但也有少数细菌能在高渗环境中生长。
(2)引起食品变质的耐渗透压细菌。
在食品中加入不同量的糖或盐,可以形成不同的渗透压。随着糖或盐加入量的增加,浓度越高,渗透压越大,食品的aw就越小。各种微生物耐受盐和糖的程度不一样,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有嗜盐细菌、耐盐细菌和耐糖细菌。
高度嗜盐细菌最适宜在20%~30%盐浓度的食品中生长繁殖,例如盐杆菌属(Halobacterium)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的一些菌种。高度嗜盐细菌都具有产生类胡萝卜素的特性。
中度嗜盐细菌最适宜在5%~18%盐浓度的食品中生长繁殖,例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弧菌属(Vibrio)、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芽孢八叠球菌属(Sporosarcina)、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微球菌属(Micrococcus)等中一些菌种,其中盐脱氮微球菌(Micrococcus halodenitrificans)和腌肉弧菌(Vibrio costicolus)是典型的代表。
低度嗜盐细菌最适宜在2%~5%盐浓度的食品中生长繁殖,例如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和弧菌属(Vibrio)等的一些菌种。
耐盐细菌能在10%以下盐浓度的食品中生长繁殖,例如芽孢杆菌属(Bacillus)、微球菌属(Micrococcus)、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四联球菌属(Tetracoccus)和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等的一些菌种。
耐糖细菌能在高浓度的含糖食品中生长繁殖,仅限于少数菌种,例如肠膜状明串珠菌(Leuctonostoc mesenteroides)。
(3)引起高渗透压食品腐败变质的酵母菌。
主要是耐受高糖的酵母菌,常引起糖浆、果酱、果汁等高糖食品的腐败变质。常见的有鲁氏酵母(Saccharomyces rouxii)、罗氏酵母(Saccharomyces rosei)、蜂蜜酵母(Saccharomyces mellis)、意大利酵母(Saccharomyces italicus)、异常汉逊氏酵母(Hansenula anomala)、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和膜醭毕赤氏酵母(Pichia membranafaciens)等,其中罗氏酵母和汉逊德巴利酵母还具有较强的耐盐性,又称为耐盐性酵母。
(4)引起高渗透压食品腐败变质的霉菌。
一般霉菌的耐盐能力比细菌和酵母菌强得多,常见的有灰绿曲霉(Aspergullus glaucus)、匍匐曲霉(Aspergillus repens)、咖啡色串孢霉(Catenularia fuligined)、乳卵孢霉(Oospora lactis)、芽枝霉属(Cladosporium)和青霉属(Penicillium)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