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多数工程抗震设计都是以地震烈度和场地类别为基础的,为了与抗震设计的现状相适应,下面将按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类别来确定随机地震动模型参数。
我国在20 世纪70 年代研究全国烈度区划时,根据我国1990 年以来的152 次地震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到了如下震中烈度I0与震级的关系:
按此关系可得震中烈度I0分别为Ⅵ,Ⅶ,…,Ⅻ时的震级(表1.24)。
表1.24 与震中烈度对应的震级
国家地震局地震区划图编委会 (1989,见文献 [27])给出了我国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烈度衰减规律分别为:
东部地区
西部地区
式中 Ra、Rb——长轴和短轴方向的距离;
σI——场地烈度I 的统计方差。(www.xing528.com)
为了方便,本文取长轴和短轴方向距离的平均为震中距,即
并规定I =I0—1 为近震、I =I0—2 为远震,因此,由表1.24 和式 (1.96)~式 (1.98)可求得近震和远震场地烈度的对应震级和震中距。其结果列入表1.25。
表1.25 与近震和远震烈度对应的震级和震中距(东部地区)
有了表1.25 的结果和表1.15 的场地土参数,由式 (1.91)和式 (1.92),可以求得与地震烈度和场地类别对应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参数——平稳持时Ts和谱强度因子S0,其结果列入表1.26 和表1.27。
表1.26 相应于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类别的平稳持时Ts 单位:s
表1.27 相应于地震烈度和场地土类别的谱强度因子s0 单位:cm2/s3
注 表1.26、表1.27 为东部地区的结果。
因此,给定地震烈度和场地类别,由表1.26 和表1.27 就可以确定地震动平稳持时Ts和谱强度因子S0,进而可建立设计用的随机地震动平稳或非平稳模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