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流互感器的工作原理
电流互感器的内部结构和原理与一般变压器相似,由两个绕制在闭合铁芯上、彼此绝缘的绕组——一次绕组(原端)和二次绕组 (副端)组成,其匝数分别为N1和N2,其内部结构和接线符号分别如图2.4 (a)、(b)所示。图2.4 (b)中一次侧的L1和二次侧的K1是一对同名端,即为同极性端。一次电流I.1从L1端流入时,二次电流I.2应从K1端流出。
图2.4 电流互感器的内部结构和接线符号
(a)内部结构;(b)接线符号
一次绕组与被测电路串联,二次绕组与电能表的电流线圈串联。电能表的电流线圈内阻很小,所以电流互感器相当于二次短路运行的变压器。电流互感器磁路中的磁力线密度设计得很低,一般在0.08~0.1T范围内,磁损耗较小。这种情况下,用来在铁芯中建立磁场传递能量的激磁安匝数I0N1很小,I0N1在一次安匝数I1N1中所占比例也很小,大约为0.3% ~1%。电流互感器的相量图如图2.5 (a)所示,其中Φ.为由激磁安匝数I.0N1在铁芯中建立起的磁通,U.2为二次的感应电压,二次回路阻抗为感性,因此二次回路电流I.2滞后U.2一个角度φ2,一次安匝数I.1N1与二次安匝数I.2N2的相量和等于激磁安匝数I.0N1,即
图2.5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来源
(a)电流互感器的相量图;(b)铁芯线圈的磁化曲线
上式表明:理想电流互感器的电流大小和它的绕组匝数成反比。电流互感器的一次额定电流与二次额定电流的比值称为额定变比(也称为额定电流比),用KI表示标在铭牌上,即
(www.xing528.com)
2.电流互感器的比差、角差
电流互感器在实际运行中会产生变比误差,简称比差;还有相位角误差,简称角差。从图2.5 (a)可以看出,—I.2N2与I.1N1并没有完全重合,—I.2N2超前于I.1N1,长度却比I.1N1要短,这是因为I.0N1并不为零的缘故,因此会引起电流互感器的比差fI和角差δI。角差δI一般为正,比差fI一般为负。为保证电流互感器的准确度,制造电流互感器时二次匝数N2要适当减少0.5~2匝,以补偿实际电流互感器由于存在很小的激磁安匝数I0N1而引起的负的比差。
电流互感器的比差fI、角差δI和一次实际电流I.1的有效值关系分别为
式中:θ为I.0N1与Φ.之间的夹角;φ2 为I.2N2与U.2之间的夹角,即二次负荷的阻抗角。从上两式可看出比差和角差均与一次实际电流的大小成反比,一次实际电流越小,比差、角差的绝对值越大,比差、角差与一次实际电流的关系曲线如图2.6 (a)所示。一次实际电流小于一次额定电流的30%时,比差很大,一般称为 “大马拉小车”,“大马”指的是一次额定电流很大的互感器,“小车”指的是小负荷电流,此时比差一般为负,少计电量,给供电公司带来损失。
电流互感器的比差、角差还与其二次绕组出线端连接的总阻抗值Z2(简称为二次负荷)有关,Z2等于电能表电流线圈的阻抗Zb与二次连线电阻RL及各接头接触电阻Rk(0.01~0.5Ω间)之和,如图2.6 (c)所示。一般Z2越小,比差、角差的绝对值越小,比差、角差与Z2的关系曲线如图2.6 (b)所示。
图2.6 电流互感器的误差特性
(a)与一次实际电流的关系;(b)与二次总阻抗值Z2的关系;(c)TA二次线圈总阻抗
综上所述,一次实际电流越接近额定电流、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外的总阻抗越小,电流互感器的比差、角差越小。
因此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只允许串接有功、无功电能表的电流线圈,不允许再串接其他监视仪表。为了减小二次连线的总阻抗,要求电流互感器二次连线须用单芯铜线,不能太长太细,截面积不小于4mm2,所有接线的连接端头要接触可靠,去除氧化层。
基于铁芯线圈电磁感应原理的电流互感器,由于铁芯线圈磁化曲线的非线性也会产生误差。图2.5 (b)是电流铁芯线圈的磁化曲线 (仅画出了第一象限),其中虚线是理想磁化曲线,Φi随着电流i的增长成正比的线性增长。实线是实际磁化曲线,当一次负荷电流i>i1e时,铁芯进入磁饱和区,此时电流i再增加,使饱和加深,Φi随i增加很缓慢,Φi小于理想值,i值越大相差越多,会产生较大的负误差,少计电量,这是铁芯式电流互感器的致命弱点,因此电流互感器不允许过载。
电流互感器的比差和角差都可以用互感器校验装置检验出来,经过检验合格的电流互感器的实际变比认为等于额定变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