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不锈钢热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不锈钢热处理技术及应用研究

更新时间:2025-01-1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加热和冷却时不发生相变,因此,铁素体不锈钢不能用热处理方法进行强化。如常用的1Cr18Ni9Ti、1Cr18Ni11Nb等奥氏体不锈钢,即是无晶间腐蚀倾向的不锈钢,也是可在600~700℃高温下长期使用的耐热钢。

1.马氏体不锈钢及其热处理

常用马氏体不锈钢碳的质量分数为0.1%~0.45%,铬含量为12%~14%(质量分数),属于铬不锈钢,通常指Cr13型不锈钢。典型钢号有1Cr13、2Cr13、3Cr13、4Cr13等。这类钢一般用来制作既能承受载荷,又需要耐蚀性的各种阀门、泵等零件,以及一些不锈工具等。

为提高耐蚀性,马氏体不锈钢碳的质量分数都控制在很低范围,一般不超过0.4%。碳的质量分数越低,钢的耐蚀性就越好,碳的质量分数越高,基体中碳的质量分数就越高,则钢的强度和硬度就越高;碳的质量分数越高,形成铬的碳化物量也就越多,其耐蚀性就变得越差。由此不难看出,4Cr13的强度、硬度指标优于1Cr13,但其耐蚀性却不如1Cr13。

1Cr13和2Cr13具有抗大气、蒸汽等介质腐蚀的能力,常作为耐蚀结构钢使用。为了获得良好的综合性能,常采用淬火+高温回火(600~700℃),得到回火索氏体,来制造汽轮机叶片、锅炉管附件等。由于3Cr13和4Cr13钢中碳的质量分数较高,耐蚀性则较差,通过淬火+低温回火(200~300℃),得到回火马氏体,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达(50HRC),因此,常用作工具钢,制造医疗器械、刃具、热油泵轴等。

2.铁素体不锈钢及其热处理

常用铁素体不锈钢碳的质量分数低于0.15%,铬的质量分数为12%~30%,也属于铬不锈钢,典型钢号有0Cr13、1Cr17、1Cr17Ti、1Cr28等。由于碳的质量分数相应地降低,铬含量有相应地提高,钢从室温加热到高温(960~1100℃)时,其显微组织始终是单相铁素体组织,其耐蚀性、塑性、焊接性均优于马氏体不锈钢。对于高铬铁素体不锈钢,其抗氧化性介质腐蚀的能力较强,随铬含量增加,进一步提高了耐蚀性。

钢中钛能细化晶粒,稳定碳和氮,改善钢的韧性和焊接性。

由于加热和冷却时不发生相变,因此,铁素体不锈钢不能用热处理方法进行强化。若在加热过程中晶粒粗化,只能应用冷塑性变形及再结晶来改善组织,提高性能。

这类钢若在450~550℃停留,会引起钢的脆化,称为“475℃脆性”。通过加热到约600℃再快冷,可以消除脆化。

这类钢在600~800℃长期加热,还会产生硬而脆的σ相,使材料产生σ相脆性。在925℃以上急冷时,会产生晶间腐蚀倾向和晶粒显著粗化带来的脆性。这些现象对焊接部位都是严重的问题,前者可经过650~815℃短时回火消除。这类钢的强度显然比马氏体不锈钢低,主要用于制造耐蚀零件,广泛用于硝酸和氮肥工业中。

3.奥氏体不锈钢及热处理

在含18%Cr(质量分数)的钢中加入8%~11%Ni(质量分数),就是奥氏体不锈钢,如1Cr18Ni9钢。由于这类钢中加入镍,扩大了奥氏体区域,从而在室温下就能得到亚稳的单相奥氏体组织。由于含有较高的铬和镍,并呈单相奥氏体组织,因而,具有比铬不锈钢更高的化学稳定性,有更好的耐蚀性,是目前应用最多的一类不锈钢。(www.xing528.com)

18-8型不锈钢在退火状态下为奥氏体+碳化物组织,碳化物的存在,对钢的耐蚀性有很大损伤,故通常采用固溶处理方法,即把钢加热到1100℃后水冷,使碳化物溶解在高温下所得到的奥氏体中,再通过快冷,就在室温下获得单相奥氏体组织。

这类钢不仅耐腐蚀性能好,而且钢的冷热加工性和焊接性也很好,广泛用于制造化工生产中的某些设备及管道等。

这类钢还具有一定的耐热性,可用于700℃条件下。但在450~850℃加热,或在焊接时,由于在晶界析出铬的碳化物(Cr23C6),使晶界附近的铬含量降低,在介质中会引起晶间腐蚀。因此,常在钢中加入稳定碳化物元素钛、铌等,使之优先与碳结合形成稳定性高的TiC或NbC,从而可防止产生晶间腐蚀倾向。另外,由于TiC和NbC在晶内析出,呈弥散分布,且高温下不易长大,所以可提高钢的高温强度。如常用的1Cr18Ni9Ti、1Cr18Ni11Nb等奥氏体不锈钢,即是无晶间腐蚀倾向的不锈钢,也是可在600~700℃高温下长期使用的耐热钢。

为了防止晶间腐蚀,也可以进一步降低钢的碳含量,即生产超低碳的不锈钢,如0Cr18Ni9、00Cr18Ni9等(其碳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08%和≤0.03%)。

对于已产生晶间腐蚀倾向的零件,也可尽量通过固溶处理消除。

尽管奥氏体不锈钢是一种优良的耐蚀钢,但在有应力作用下,在某些介质中,特别是在含有氯化物介质中,常产生应力腐蚀开裂,而且介质温度越高越敏感。这也是奥氏体不锈钢的一个缺点。

4.其他类型不锈钢简介

(1)复相(或双相)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虽然会产生应力腐蚀,但当不锈钢是由奥氏体和铁素体两相形成的复相组织(其中铁素体占5%~20%)时,不仅有抗应力腐蚀作用,而且还有抗晶间腐蚀和焊缝热裂的作用。0Cr21Ni5Ti、1Cr21Ni5Ti、1Cr18Mn10Ni5Mo3N、0Cr17Mn13Mo2N和00Cr18Ni5Mo3Si2等都属于复相不锈钢。

(2)沉淀硬化不锈钢 奥氏体不锈钢的强化途径是加工硬化,但对要求高强度的大截面零件,很难达到目的;对形状复杂的冲压件,由于各处变形度不同,会造成强化不均匀。为此,可采用沉淀硬化不锈钢,常用的钢有0Cr17Ni4Cu4Nb(17-4PH)、0Cr17Ni7Al(17-7PH)、0Cr15Ni7Mo2Al(PH15-7Mo)等。

这类钢由于镍含量较低,经热处理可形成不稳定奥氏体甚至马氏体,再经时效处理,便可沉淀析出金属间化合物(如Ni3Al)使金属强化。强化后的σb可达1250~1600MPa。

这类钢主要用作高强度、高硬度而又耐蚀的化工机械设备及零件,如轴类、高速离心机转鼓弹簧以及航天设备等的零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