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回火工艺过程的优化与控制

回火工艺过程的优化与控制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回火加速了自发转变的过程。这种马氏体和ε碳化物的回火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与此同时,ε碳化物逐渐转变为极细的稳定碳化物Fe3C,此阶段到400℃全部完成,形成尚未再结晶的针状铁素体和细球状渗碳体的混合组织,称为回火托氏体。此时钢的淬火内应力基本消除,硬度有所降低。温度高于400℃后,固溶体发生回复与再结晶,同时渗碳体颗粒不断聚集长大。当温度高于500℃时,形成块状铁素体与球状渗碳体的混合组织,称为回火索氏体。

回火工艺过程的优化与控制

淬火钢在回火时的组织转变:淬火后钢的组织是不稳定的,具有向稳定组织转变的自发倾向。回火加速了自发转变的过程。淬火钢在回火时,随着温度的升高,组织转变可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80~200℃):马氏体分解。

马氏体内过饱和的碳原子,以ε碳化物形式析出,使马氏体的过饱和度降低。ε碳化物是弥散度极高的薄片状组织。这种马氏体和ε碳化物的回火组织称为回火马氏体。此阶段钢的淬火内应力减小,韧性改善,但硬度并未明显降低。

第二阶段(200~300℃):残留奥氏体分解。

在马氏体分解的同时,降低了对残留奥氏体的压力,使其转变为下贝氏体。这个阶段转变后的组织是下贝氏体和回火马氏体。淬火内应力进一步降低,但马氏体分解造成硬度降低,被残留奥氏体分解引起的硬度升高所补偿,故钢的硬度降低并不明显。

第三阶段(300~400℃):马氏体分解完成和渗碳体的形成。(www.xing528.com)

马氏体继续分解,直至过饱和的碳原子几乎全部由固溶体内析出。与此同时,ε碳化物逐渐转变为极细的稳定碳化物Fe3C,此阶段到400℃全部完成,形成尚未再结晶的针状铁素体和细球状渗碳体的混合组织,称为回火托氏体。此时钢的淬火内应力基本消除,硬度有所降低。

第四阶段(400℃以上):固溶体的再结晶与渗碳体的聚集长大。

温度高于400℃后,固溶体发生回复与再结晶,同时渗碳体颗粒不断聚集长大。当温度高于500℃时,形成块状铁素体与球状渗碳体的混合组织,称为回火索氏体。钢的硬度、强度不断降低,但韧性却明显改善。

必须指出,以上四个阶段是在不同温度范围进行的,但四个温度范围有交叉,所以钢在回火以后所表现出的性能是这些变化的综合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