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防腐蚀涂料。我国防腐蚀涂料的整体水平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比较仍有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
1)生产厂的专业化程度差,配套不全。大多数厂家沿用计划经济的模式,18大类产品样样俱全,而针对防腐的某一特定市场往往不能配套和满足要求。同时国内生产厂长期与施工应用脱节,对涂装工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涂料生产厂必须在专业化发展、质量保证体系建立及工艺技术上下功夫。
2)产品技术开发水平低,高性能环境适应型涂料技术水平与国外差距较大。防锈颜料的无铅和无铬化方面进展不快,红丹等重金属颜料还占有相当比重。
3)生产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相对不足、制约了行业的技术进步。
4)我国历来比较重视产品开发,而对涂料配套体系和施工工艺的研究较薄弱,缺乏完整的防腐性能评价方法,尤其是长效的重防腐体系的加速评价方法、不利于缩短高性能涂料的研究周期。
(2)土工合成材料。我国在土工合成材料领域的研究,主要注重于新产品的开发和应用,而对产品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产品的特性试验、施工技术及施工质量的检测等方面重视不够。研究手段还比较单一,新产品的研制周期较长;产品的特性、设计理论和设计公式以及应用技术等方面的室内实验研究相对较多,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开发和现场检测技术等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
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开始应用土工合成材料,在产品开发、特性研究、产品应用技术和施工技术等方面进步很快,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其主要体现在:①新产品的开发。一是新产品的数量,二是新产品的制造工艺和产品质量。②产品特性研究。一是指一些新产品的特性研究,二是对于一些传统产品的老化、蠕变、抗化学腐蚀、抗冻融、抗生物破坏等特性研究甚少。③产品的应用领域和技术还需拓展。④产品施工设备和检测设备还较落后,如土工膜接缝无损检测技术。⑤材料的作用机理研究还需深入。
(3)高分子灌浆材料。国内灌浆技术与国外相比起步晚,发展速度较慢。
1)产品结构较单一,性能不够稳定,许多仅仅是试制产品,没有经过大工程的长期考验,缺少第一手资料。
2)灌浆机具与工艺技术有待改进提高。(www.xing528.com)
3)近年来对灌浆材料的创新性研究进展缓慢,近期较少有新型灌浆材料的报道。灌浆新技术和理论有待进一步发展。
(4)高分子密封材料。
1)建筑密封材料行业在我国属于高新技术产业范畴,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我国中高档密封材料研发企业少,产品研发能力弱,投入严重不足,制约着产品更新和发展。
2)目前密封材料市场较为混乱,真假伪劣难分。整个行业生产单位多,大部分是低水平生产,远未形成规模效应。
3)建筑密封材料的生产原材料尚不能全面国产化,国产原材料在品质及供应量方面尚难以满足要求。我国密封材料的基础聚合物价高且质量不稳定,是制约国产密封材料发展的重要原因。
4)缺乏较完整的接缝设计一密封施工的技术规范。已制定的密封材料标准的贯彻实施缺乏力度。
5)施工技术严重滞后,基本上是手工作业,成为防水材料系统中的最薄弱的环节。
6)建筑防水保证期制度尚未建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