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深入探讨水问题的治理与应对方案

深入探讨水问题的治理与应对方案

更新时间:2025-01-1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及21世纪前半期中国水资源供需预测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此基础上,水利部已提出了《中国水中长期供需研究报告》。干旱研究受到特别关注,因为干旱对中国农业经济造成的损失大于洪水造成的损失。历时5年撰写的研究成果《中国水旱灾害》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干旱研究的水平和进展。目前重点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大面积、长历时、连续干旱的成因和预测。水环境问题研究。水污染正成为中国较为严重的问题。

(1)洪水与防洪问题研究。洪水成因的研究依然受到关注。例如,中国热带气旋暴雨洪水分布规律和水文特征研究(王家祁等,水科学进展,1995)、长江下游特大洪水的形成与趋势(芮孝芳,水科学进展,1996)、洞庭湖区1996年特大洪涝成因分析(李景保,地理学报,1998)、气候变化对中国洪水的影响(郭生练,水科学进展,1995)等均是近年来有代表性的成果。

在防洪对策研究方面,近年取得两项进展:①长江防洪决策支持系统研究(宋德敦、胡四一等,水科学进展,1996),其中长江中游洞庭湖防洪系统水流模拟研究(谭维炎等,水科学进展,1996;胡四一,水科学进展,2002)为复杂防洪系统洪水演算提供了新的分析手段。②全国洪水预报模型检验与评价,回顾和总结了近年来我国洪水预报的总体水平和发展方向(水利部水文司、科技司、水利部南京水文水资源研究所等,1997)。此外,关于蓄滞洪区洪水演进和洪水风险研究也受到普遍关注。

(2)水资源问题研究。气候变化对我国水资源影响的研究取得较大进展,已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叙述。

水资源评价的内涵有了新扩展,已由20世纪80年代主要对水资源量及其时空特征进行评价,发展到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不仅进行水量评价,而且包括水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经济、水资源管理等全方位评价,并研制了与之相适应的水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左东启等,水科学进展,1996)。

水资源供需平衡研究及21世纪前半期中国水资源供需预测研究取得长足进展,在此基础上,水利部已提出了《中国水中长期供需研究报告》(水利部,1998)。

干旱研究受到特别关注,因为干旱对中国农业经济造成的损失大于洪水造成的损失。历时5年撰写的研究成果《中国水旱灾害》(张海仑等,1998)全面系统地反映了中国干旱研究的水平和进展。目前重点研究的问题是,中国大面积、长历时、连续干旱的成因和预测。水资源短缺加大了极端干旱事件研究的必要性和迫切性。(www.xing528.com)

水资源综合管理研究(integral management)正受到重视并成为水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

(3)水环境问题研究。水污染正成为中国较为严重的问题。因此,关于水污染物质迁移理论与计算方法研究取得显著进展。例如,重金属在黄河中游输送和迁移水质模型的研究(申献辰等,水利学报,1997)、水质污染的概率规划模型研究(汪德爟等,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 辑,1996)、干旱地区河流动态水质模型研究(何秉宇,水科学进展,1997)、氟离子对在河口区存在形态的理论研究(范志杰等,水科学进展,1997)、控制湖泊水体化学组成的地球化学原理研究(吴丰昌等,水科学进展,1997)、水环境汞污染及其毒理反映系统的研究(王德铭,水科学进展,1997)等均是近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在面污染源的研究方面,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开拓。例如,排水条件下化肥流失的研究(张蔚榛等,水科学进展,1997)、氮类污染物在土壤中迁移转化规律研究(王超,水科学进展,1997)、污水灌溉土壤及地下水三氮变化动态研究(姜翠玲等,水科学进展,1997)、山东省酸雨时空分布规律研究(胡煜煦等,水文,1997)等,是这一方面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

血吸虫病是中国南方危害农民健康的流行性疾病,近年来对其流行载体——钉螺在水中迁移规律的研究也取得了新进展(李大美等,水科学进展,1997;陈和春等,水科学进展,1996)。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指导下,水环境的研究范围正在向防治沙漠化、水土流失、河流断流等领域扩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