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KGK-3型电抗器智能调压节能装置故障检修实例分享

KGK-3型电抗器智能调压节能装置故障检修实例分享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控制器的故障可能性不大。更换交流接触器KM2,现场试机,装置运行正常。起动结束后,交流接触器KM3动作,进入节能运行状态。[故障实例4]装置的故障表现同上例。停电,测量KM3的辅助常闭触点,电阻为无穷大,证实该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将控制线路改接到KM3另一侧闲置的辅助触点上,上电试机,装置的运行恢复正常。

KGK-3型电抗器智能调压节能装置故障检修实例分享

请参阅图4-5、图4-8、图4-9所示电路。有时必须将主电路和控制器电路结合起来进行原理分析,才能找到故障根源。

[故障实例1]装置上电后无反应。为装置接入3~380V电源,观察电源指示灯HG不亮,将开关SA1切换至“全压”档位,操作起动按钮SB1也无反应,判断辅助电路的工作电源有异常。停电,测量熔断器FU(5A)已经熔断,检测并确定辅助控制电路无短路故障,更换FU后故障排除。

[故障实例2]装置在运行中有时给出“断相”报警,进入停机保护程序,不接受运行指令。为控制电路接入380V工作,将开关SA1打到“节能”档,观察装置的动作状态,在起动过程结束后,交流接触器KM3吸合,进入降压节能运行阶段。反复上电操作试验,未发现什么异常。

想到故障是在带载情况下发生的,可能是供电电源异常造成的断相报警。先询问了用户,现场3~380V电源有无接触不良现象,比如变压器高压侧熔断器(俗称零克)有无接触不良、供电刀闸、电源引线等有无接触不良等,用户反应现场电源是正常的。

根据经验,如果装置内部的控制器电路异常,如电流检测电路的集成运行放大器损坏——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为异常时,会输出一个错误的检测信号,控制器在上电后,即会误报断相故障。控制器的故障可能性不大。

问题可能出在主电路上,依次拆下KM1~KM3的灭弧罩外壳,检查主触头的烧灼情况,发现KM2的主触头烧灼严重,存在“虚接”现象,致使电动机有时出现断相运行,控制器检测后报警并停机。更换交流接触器KM2,现场试机,装置运行正常。

[故障实例3]用户反应,装置起动正常,但起动后随即进入停机状态,怀疑控制器损坏而送修。

为装置上电,观察起动和运行过程,起动信号送入后,主电路交流接触器KM1动作。起动结束后,交流接触器KM3动作,进入节能运行状态。装置在维修部的空载运行,是完全正常的,没发现什么问题。

因为维修部只能是空载试验,控制器检测运行电流值小于F3设定值,因而只能切换至KM3动作的降压档。但现场的负载情况有可能是切换至KM2运行,是否对KM2的控制环节存在问题呢?

应该想办法,或是创造让KM2动作的条件,以试验其动作是否正常。参阅图4-9所示电路,从电路检测电路的结构分析,输入到MCU芯片39、40、41脚的电压检测信号,应该是0~5V以内的正的直流电压信号(因运算放大器为+12V单电源供电,其最低信号幅度为0V),正常运行时,3路信号应同时产生,缺少一路即会报出断相故障。(www.xing528.com)

方法:将39、40、41脚暂时短接,用一只10kΩ电位器,两个固定端子接入+5V和电源地,中心活动臂的0~5V可变电压引入39、40、41脚,形成“人为模拟”的三相电流检测信号为装置上电,起动完毕后,调整39、40、41脚的电压值,使之切换成内部继电器KA2动作。在调节39、40、41脚的电压在0~5V以内变化时,能观察到主电路交流接触器KM1、KM3的正常动作,确定KM2一直无动作。

用万用表的交流电压档检测控制器26、28端之间的电压值,一直为380V,说明控制器外部控制电路正常,但内部继电器KA2的触点未能正常动作;进一步检测KA2的线圈两端的电压一直为0V,说明KA2的驱动电路未正常工作;检测驱动晶体管9012的发射结电压有时为0V,有时变化4V以上,判断该晶体管的发射结已经断路,更换9012,上电试验,装置的工作恢复正常。

因KA2的驱动晶体管损坏,导致起动过程结束,装置切换至降压运行时,接触器KM2不能正常动作——运行电流降为0,控制器判断主电路异常,使装置处于停机状态。

[故障实例4]装置的故障表现同上例。单独为控制上电进行检修,用电阻档测量25∗、26、27、28等端子的电阻状态,说明控制输出的切换控制动作正常,判断控制器工作正常。

连接控制器的外围线路,送入“人为模拟”的三相电流检测信号,测量26、28端之间的电压值,一直为0V,判断26、28端子外部线路有问题,检测KM2线圈的供电回路中KM3的辅助常闭触点两端电压一直为380V,判断该触点接触不良。停电,测量KM3的辅助常闭触点,电阻为无穷大,证实该触点有接触不良的故障。将控制线路改接到KM3另一侧闲置的辅助触点上,上电试机,装置的运行恢复正常。

[故障实例5]装置上电后,运行中报断相故障,但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检查了供电电源、主电路交流接触器和负载电动机,均未发现异常,判断是控制器损坏,误报故障。

为控制器单独上电,上电后即报出断相故障。开机,检测MCU芯片电流检测信号输入端39、40、41脚的电压值,测得40脚的电压值为5.5V,其他引脚的电压值为0V,判断7N3或7N4同相放大区有故障。测7N4的输入端3脚电压为0V,但输出端1脚变为11V,说明该放大器已经损坏。

将7N(LM224)集成运算放大器换新,上电试机,故障排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