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条、麻球、春卷、锅贴、粢饭糕、油墩子……上海的的油炸点心可谓丰盛繁多,喷香的气味、诱人的滋味让人食之欲罢不能。看着油锅里的食物渐渐变成金黄,听到油锅内发出的滋滋声响,闻着油锅中飘散出的阵阵香味,吃到嘴里热乎乎、香喷喷、脆生生,油炸类食物似乎总给人带来无比愉悦的享受。
春卷,是流行于我国民间的一种传统点心,用干面皮包馅心,经煎、炸而成。
春卷由古代立春之日食用春盘的习俗演变而成。春盘初名五辛盘,晋代周处《风土记》载:“元旦造五辛盘。”五辛盘中盛有五种辛荤的蔬菜,如蒜、葱、韭菜、芸苔、胡荽,也就是现在的葱、蒜、韭菜、油菜、香菜。吃“五辛”,迎新春,“辛”与“新”谐音,取除旧迎新的寓意。将五种辛荤的蔬菜供人们在春日食用,故又称为“春盘”。到了唐宋时期,春盘的内容更趋精美,著名诗人杜甫的“春日春盘细生菜”、陆游的“春日春盘节物新”都真实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人们春日吃春盘的习俗。元代无名氏编撰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记载的“卷煎饼”就是早期的春卷制法。明代食谱《易牙遗意》中也有类似的将春饼卷裹馅料油炸后食用的记载。到清代,开始出现春卷之名。
在我国各地,春饼的制作方法也不一样。北方的春饼稍厚,犹如今日夹烤鸭吃的薄饼;苏州的春饼先把面粉中的淀粉洗去,得到黏度较强、色泽莹白的面筋,将面筋涂到平底的锅上,就做出形似明月的薄薄的春饼,它的韧性很好,可以卷成细细的筒状,也可以将春盘中切成丝的菜卷起来食用。薛理勇的《点心札记》中描述了在老家福建吃春饼的习俗:“春盘、春饼本来是立春日迎新春的风俗,到了近代,尤其是进入民国以后,一些农业性的节日活动逐渐被人们遗忘,立春作为节日消失了,于是春盘的风俗首先消失,春饼虽仍存在,但它已经不是立春的风俗食品,而成了新年的食物。我老家还有此种风俗,就是在过年的私人宴席中必上春饼,它相当于上海人用的‘春卷皮子’,上桌时放在碟上‘复叠如堆月一盘’,人们将春饼一张平摊在左手掌上,再将小菜舀到饼上,卷成一团后食用。现在许多帮派菜中均有以饼裹食物的吃法,实际上就是古代‘春饼’的孑遗,只是后人容易数典忘祖,不知它就是春饼罢了。”
上海本帮菜中似乎并没有用饼夹菜的春饼,但上海的家家户户有做春卷的风俗。上海春卷是古代春饼的改进食品。
上海春卷有甜咸两种,甜的一般是豆沙馅,咸的则是黄芽菜(北方称大白菜)、肉丝、香菇丝为馅心,上海人称为三丝春卷,黄芽菜和肉丝的组合是上海人最喜欢的搭配之一。将勾芡炒制好的三丝馅心包入皮子,一折,两边收口,再二折三折,现包、现炸,油温和时间都要控制得恰到好处,出锅的春卷则颜色金黄,香气四溢。一口咬下去,外皮香脆,馅心香软,黄芽菜的清爽、肉丝的荤香、香菇的滑爽,三味融合,口感丰富。再蘸点香醋以助解腻,别具风味,着实是春季的时令佳品。除了三丝春卷,上海的郊区还有早春季节吃荠菜春卷的习俗。上海开埠后,春卷在一些小吃点心店里已常年供应,馅心的花色亦有增加,城隍庙绿波廊制作的韭芽肉丝春卷,最为食客称道。
春卷
上海人包春卷的皮子就是春饼,大多由店家、小商贩制作。薛理勇《点心札记》:“将面粉放人细布袋,浸到水中,用力搓捏,面粉中的淀粉被冲洗走(可以派其他用场),剩下的就是黏性、韧性较强的面筋。备一只无沿的平底锅,锅热时将而筋团抹到锅面上,形成很薄的饼,稍干,而饼就会脱离锅面,就是一张春卷皮子,一般几十张相叠为一堆。”在物质匮乏的计划经济时代,春卷皮子也是紧俏商品,因为摊春卷皮子是个手艺活,相当费时。沈嘉禄在《上海老味道》中回忆:“柏油桶改装的炉子发着小火,上面置一口平底锅,饮食店里的师傅——一般是胖胖的女人,手里托一把韧劲十足的湿面团,不停地甩动以防止滑落,瞅准时机往锅子中央一掀,顺时针一抹,再快速将而团收起。此刻你看好了,锅子中央留下一张薄如素笺的面饼,但眨眼间,随着一缕水汽散去,微黄的边缘起了翘,师傅用指甲一挑,整张春卷皮子就被揭下来了。但手艺再高明,师傅们紧赶慢赶地摊,也跟不上形势。心一急,锅底尚未结壳的皮子就跟着湿面团一起上来,俗话管这叫‘乘降落伞’。而且时间一紧,皮子没烘透,一张张叠起后就压实成一大块面饼了,买回家得张张揭开,就像揭裱古画一样得非常非常小心。”如今,春卷皮也有机器摊成的了,从流水线上下来的皮子厚薄是一样的,但包成的春卷外壳比较硬,老吃客还是喜欢手工摊成的春卷皮子。
油墩子,江浙沪地区的街头小吃,又叫油端子或油墩儿,外表呈黄褐色,吃起来香脆有味。油墩子分为两种,素菜馅的又称萝卜丝饼,甜味的用豆沙馅,荤菜馅是用肉馅。将调稀的面糊少许倒入椭圆形铁勺中,加葱花和白萝卜丝、鲜肉或豆沙做成的馅心,再覆以面糊入油锅炸熟。
对老上海人来说,油墩子是他们抹不去的美食记忆,那是他们从小吃到大的美味。尤其是在寒冷的严冬,热乎乎的油墩子,一吃到嘴里,浑身就暖洋洋了,那一刻,这金黄油香、外焦里嫩的小点心,已然成了全天下最好吃的食物。
从前,在上海的街巷里,如果闻到一阵飘香,大多是从不远处的油墩子散发出来的。一只煤炉,上面支一口小铁锅,锅内是冒着热气的食用油。旁边放着一大盆稀面糊,那是面粉和水在经过充分搅拌之后形成的面浆。另外一大盆,是拌了葱花的萝卜丝。舀一勺面糊,倒入椭圆形铁制模子晃匀,然后放入葱花萝卜丝,再舀一勺面糊铺在萝卜丝上面,随后放入油锅中烹炸。铁勺的柄有个弯钩,师傅把钩子搭在油锅边上,让油墩子在油里加热,再继续做下一个。热气腾腾的油锅内一般有三四个装了面糊萝卜丝的模子,小贩握住模子柄,把最先放入油锅的模子在锅边轻轻一敲,模子里炸成型的油墩子便滑入锅中,在翻滚的热油中炸透。不一会,一个黄灿灿、香喷喷的油墩子就炸好了。锅旁边有一个沥油的架子,已经出锅的油墩子就整齐地排在架子上。
如今,记忆里的油墩子摊头,随着上海的发展,弄堂的减少,正在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还好,仍有一些小店屹立不倒,还有一些手艺人至今坚守。
《劳动报》记者曾探访了在永康路弄堂里做油墩子的朱勇师傅。今年50岁的朱勇1984年中学毕业的时候就学会了做油墩子,虽然时隔多年,但做油墩子的手艺已经刻在脑子里了,所以重新拾起这门手艺并非难事。他说自己从小在上海长大,对油墩子的记忆非常深刻:“我们从小就吃油墩子,过去买东西要有粮票的,没有粮票不能买东西的。那个时候一个油墩子的售价是一毛钱加半两粮票,油条是四分钱加半两粮票,大饼是三分钱加半两粮票。”
朱勇做的油墩子黄灿灿、香喷喷、物美价廉、外脆里嫩、油而不腻,深受食客的喜爱。朱勇说,油墩子的选料一定要选好,“选料要用自己的双眼去看,不能搞花头,就是实实在在的”,萝卜就一定要用新鲜的萝卜。萝卜是他跟卖菜的订好了,一天二十五斤,必须要当天的新鲜的萝卜。除了原料新鲜,做油墩子的时候还要注意火候,火太大炸出来黑乎乎的,火太小面糊不容易熟透,“还有就是油要干净,不能掺任何杂质,要看得到底”。朱勇现在每天4点半起床,5点买菜,之后洗菜、做料。晚上7点关张,但收拾收拾也要花上一两个小时,睡一觉之后又是起床、买菜……提起做油墩子的初衷,朱勇指着自己的招牌:“现在基本上没什么正宗的上海油墩子了。弘扬老上海弄堂饮食文化,这就是我的初衷。”
油墩子
上海浦江镇的召稼楼古镇,也能寻到油墩子的踪影。江阿姨油墩子店铺在召稼楼入口处左拐弯即可看到。油墩子店铺还上过电视节目,不少游客是慕名而来。“全上海最好吃的油墩子”这是江阿姨用招牌上海话录制的叫卖声,滚动播放,吸引游客。小店用两个长方形不锈钢电炉做油锅,一炉急火,一炉慢火,油墩子先进急火催熟,再进慢火煎脆。待到一个个油墩子金黄脆硬,便可热腾腾地交到食客手中。江阿姨炸油墩子很用心,炸出来的油墩子个头大面糊少,萝卜丝爽口鲜嫩,受到食客们的欢迎和称赞。
早年制作的油墩子,上面还会放一两只河虾。薛理勇在《点心札记》中描述了他小时候吃油墩子的记忆:“我童年时,上海街头随处可以见到‘油den子’摊。大多数摊位上另置一小缸,里面放着一些已被剪去须、脚的河虾。记得当时‘油den子’是3分一只,如你再加上1分或2分钱,摊主就会在尚未成型的‘油den子’上面放一尾或两尾河虾,再放入油锅中炸,当那伏在‘油den子’上的虾炸成红色时就熟了,样子有点可爱,也有点可怜,而味道十分诱人,尤其是河虾在沸油中炸时,一股特殊的香气可以飘到数百米开外,令人兴奋,令人馋痨。我想,任何一位在上海生活过的老人仍对‘油den子’的香味记忆犹新。如今上海仍然有‘油den子’摊,但似乎已不见在‘油den子’上放虾后再炸了,也许,如今河虾的价钿太贵了吧。”
如今的我们有太多选择,蛋糕、面包、汉堡和披萨……但当油墩子重现在眼前时,好像有一种不可抗拒的魔力吸引着我们。也许已经不是从前那个特别的味道,但我们寻找的是记忆中的那份美好,在多年前的那个午后,在石库门弄堂的那个巷口,望着油墩子,垂涎欲滴……(www.xing528.com)
粢饭糕又称炸糍粑,是流行于江南一带的特色传统点心。外面呈金黄色,炸到酥脆;内层为雪白的米饭,绵软细腻。吃在口里,外脆里嫩,香脆鲜美。
关于粢饭糕的起源,相传春秋战国时期,伍子胥为了让吴国百姓在战乱中免受饥荒之苦,在苏州相门城下埋下了用熟糯米压制成的砖石城基作为备荒粮。在伍子胥去世后不久,越王勾践举兵伐吴,吴国城民在都城被团团围住之时,挖出了糯米砖石拙起,敲碎,重新蒸煮,分而食之。此后,人们每到丰年年底,便要用糯米制成像当年城砖一样的糍粑,以此来祭奠伍子胥。至今,糍粑仍是南方各地人民每年春节前必做的美食,而炸糍粑也是其中的一种烹饪方式,多用于早餐。
上海的早点,最著名的是“四大金刚”:大饼、油条、豆浆和粢饭。粢饭和粢饭糕,两种点心的叫法有些相像,其实并不相同。粢饭是一团米饭,在里面包油条;粢饭糕是一块米饭,在油里炸一炸。早年的上海,看到“四大金刚”的早餐摊,也就寻到了粢饭糕的身影。粢饭糕总和“四大金刚”相伴左右,成为上海人早餐的主角之一。长方形的粢饭糕,厚约一厘米,像一副没拆封的扑克牌。在计划经济时代,粢饭糕五分钱一块,清晨去早餐摊买上几块,再配上豆浆,算是很好的伙食了。
沈嘉禄的《上海老味道》里描述了他小时候看师傅制作粢饭糕的场景,大米与籼米按比例煮熟,起在另一口锅里,加盐,加葱花,用铜铲搅拌至起韧头。然后在洗白了的作台板上搭好一个大小与一整张报纸相当的木框子,将饭倒进去,压紧实,表面抹平。到了下午,师傅将框子拆散,饭就结成一块巨大的糕了。然后用一把很长的薄刀将饭糕划成四长条,每条比香烟盒子略宽,转移到一块狭长的木板上。接下来,师傅要切片了。许多人认为粢饭糕是用刀切片的,错了,你看他从墙上拿下一张弓,这张弓很袖珍,用留青竹片弯成,弓弦是尼龙丝,用这样的弓切粢饭糕需要技巧,起码厚薄一样,否则顾客会挑大拣小。师傅切起糕来,张弓仿佛在手中跳舞,上下自如。如果用刀切,粢饭糕就会粘在刀面上。切好后的粢饭糕看上去还是并在一起的,但第二天用时一分即开。
粢饭糕
如今,粢饭糕少见了,弓切粢饭糕的技巧也消失了,偶尔会在一些本帮菜馆与粢饭糕邂逅,店家会将它切成小长条装盘上桌,加几丝火腿,或者撒些海苔,粢饭糕的身价似乎顿时上去了,价钱当然也不可同日而语了。
麻球,上海著名的大众化传统点心。外形滚圆饱满,色泽鲜嫩金黄,外皮香脆,内芯甜糯,滚上芝麻,十分美味。
麻球的主料是水磨糯米粉,加上白糖拌匀,静置发酵后制成生坯。摘一小团稍加揉捏后,搓圆,用大拇指一按,把豆沙包进去,捏拢收口,再搓圆,滚上芝麻就可入锅。把麻球放油里汆,几分钟后,麻球浮出油面,用漏勺沿锅边逐只按压,瞬间麻球变大了、体积倍增,非常神奇。麻球在滚油里上下起伏,油气弥漫,香飘四方。用大漏勺把麻球撩到不锈钢盘子里,一个个圆滚滚的金黄色的芝麻小球十分可爱。麻球一定要乘热吃,轻咬皮,薄脆酥香;后吃里,内绵柔韧;再吃芯,甜香可口。冷麻球呢,外形不好,瘪掉;口感也不佳,发硬。
一只不怎么圆的小糯米团子,最后怎么会变成滚圆滚圆的大麻球?答案或许就在那一按一压中,按压时用力要均匀,否则造成一边过薄,炸制过老,无法鼓起。按压的时候也要掌握节奏,不要一下子用力太大,那样会把麻球压“死”,涨不起来,也可能把麻球压破,就会漏气,那就炸不好了。另一个关键是油温,下锅时的油温在120℃左右,否则表皮会迅速黏牢,麻球也就无法圆滚滚了。
麻球看似虽小,学问却大得很呢!
麻球
锅贴,深受上海人喜爱的传统点心。各地形状不同,一般是饺子形的,大多以猪肉为馅心,制作精巧,味道鲜美。
关于锅贴的由来,网上流传着不同的说法。一种是:传说北宋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初一,因皇太后丧事刚完,宋太祖不受百官朝贺新春,不思茶饭。午后独自在院中散步,忽然一股香气飘来,顿感心旷神怡,便寻着香气走到了御膳房,但见御厨正将没煮完的剩饺子放在铁锅内煎着吃,看到太祖进来大气不敢出。这时太祖几天也没好生进食,此时香味勾起了食欲,就让御厨铲几个尝尝,这一尝不要紧,直觉得焦脆软香,煞是好吃,一连吃了四五个。后问这叫什么名字,御厨一时答不上来,太祖看了看用铁锅煎的饺子就随口说,那就叫锅贴吧。正月庚午十一太祖到迎春苑宴会射箭,宴请大臣时让御厨做了这道锅贴赏给大家享用,御厨们从口味到外形加以改进,众臣食后倍加赞赏。后来这道锅贴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又经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研究和改进,最终成为今天的锅贴。另一种说法:有位广东师傅在偶然的机会下,到中国山东青岛吃了煎饺,觉得很好吃,带回家乡改良,才演变成今天的锅贴。
有很多人认为煎饺和锅贴是一样的,有些地方甚至把锅贴就叫做煎饺,其实两者的制作方法是有本质区别的。煎饺需要先煎后煮,或者先煮后煎,总之都少不了煮这道工序。而锅贴只能煎,千万不能加水煮,期间需要不断转动锅子和揭开锅盖淋水,这是煎饺与锅贴最大的区别。再来说说锅贴和生煎的不同之处,芮新林在书中戏称锅贴和生煎犹如兄弟,此比喻的确恰当,两者的材料和工艺差不多,都是面皮加肉馅,油里煎一煎,生煎和锅贴,本是同根生。但兄弟之间也有不同之处,锅贴是死面皮包饺子,生煎是发酵面皮包包子。那一点点酵母,令生煎与锅贴又变得如此不同。
早年上海的街头,到处都是锅贴摊和生煎摊。锅贴都是现包现煎,一张八仙桌,几个阿姨围着做锅贴。擀皮、包制、下锅,每个环节都在食客的眼皮子底下。上海锅贴的捏法,造型好看,个个挺立。在平锅内抹一层油,将锅贴整整齐齐地摆好,一个挨一个,煎时均匀地洒上一些水,洒在锅贴缝隙处,使之渗入平锅底部为好。盖上锅盖,煎烙二三分钟后,再洒一次水。再煎烙两三分钟,再洒水一次。此时可淋油少许。约5分钟后即可食用。用铁铲取出时,以五六个连在一起,底部呈金黄色,周边及上部稍软,热气腾腾为最佳。刚出锅的上品锅贴,底部焦脆,面皮韧软,紧实成团的肉馅,咸甜浓郁的汤汁,深得上海人的欢心。
锅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