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方是小麦文化的大本营,食品以饼类见多;南方是稻米文化的发源地,点心以糕团居多。糕团是“糕”和“团”的合称,一种磨米为粉制成的点心。糕通常为方形,一般都是以隔水蒸的方法制作。团是圆球状的,水煮的称汤团或汤圆,蒸熟的称团子。
上海糕团香甜糯软、工艺精细,其历史非常久远。《上海通志》中记载:“清代,有小贩提篮叫卖。清咸丰八年(1858年),苏州沈敬州在杨家坟山(今山西南路盆汤弄)开设姑苏五芳斋,专营五色糕团,用糯米和玫瑰、桂花、薄荷等制成红寿桃、黄松糕、青团、黑芝麻团、白年糕等。”提篮叫卖,声声悠远;掀起盖布,糯糯糕团。如此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上海糕团选用的米粉,大多都是苏州、无锡等地出产的优质粳米和糯米,制作的过程中,先将米粉细磨细筛,再将水磨糯米粉与粳米粉按不同比例混合,经过蒸粉、揉匀、出条、整形、冷却等手工工序,制作出不同的造型和软糯的糕团。
上海糕团品种繁多,木心有一篇散文——《上海赋·吃出名堂来》,写到上海早餐时,一口气列举出了50种点心的名称,其中糕团类就有二十余种:擂沙团、双酿团、刺毛肉团、瓜叶青团、四色甜咸汤团、百果糕、条头糕、水晶糕、黄松糕、胡桃糕、粢饭糕、扁豆糕、绿豆糕、重阳糕、水磨年糕,还有象形的梅花、定胜、马桶、如意、腰子、寿桃等糕。看来,糕团占了上海点心界的“半壁江山”。
上海糕团不仅品类众多,且季季不同,应时迭出。曾在某家糕团店门口看到一首打油诗:“正月十五闹元宵,二月初二撑腰糕,三月清明有青团,四月十四神仙糕,五月初五端午粽,六月十八谢灶糕,七月中元豇豆糕,八月廿四品品糕,九月初九重阳糕,十月里来南瓜糕,十一月内冬至糕,十二月廿四糖年糕。”上海人吃糕团配合着时令季节,品尝新鲜食材的美味,感受与大自然的共鸣合一。
一个节日,一种糕团。那些诞生在年节日子里的糕团,因其各种美好的寓意,似乎更受到上海人的宠爱,善于把喜庆和吉祥之味调入糕糕团团里,这就是上海人的智慧。
定胜糕,是上海人宠爱的糕点之一。象征财富的元宝形状,惹人喜爱的玫红倩影,米粉糕体,豆沙馅芯,蒸软了吃,甜甜糯糯的。定胜糕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作为一种礼俗而存在。乔迁新居之喜,祝贺寿辰之时,上海人总喜欢把它当主角,取其高高兴兴,健康长寿的寓意,把定胜糕有款有型地堆起来,供在桌上。乔迁、寿者之家也会把定胜糕分送给他人,与亲戚朋友一起分享喜悦。
在上海,农家造屋是件大事,房屋建成上梁时流传着一种“抛梁”的习俗。新屋上梁,必须选定吉日良辰。先放炮仗,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吸引周边邻里都聚到这户人家的新楼下,盖房师傅们从梁上把主人准备的馒头、糕团、糖果抛下来,众人争相取食,糖果糕点撒向哪里,人们就拥向那处,欢声笑语,热闹非凡。据说吃这样的馒头、糕团为大吉大利,新屋落成后日日兴隆、年年昌盛。这些抛下的糕团中,绝对也少不了定胜糕。接住从楼上抛下的定胜糕,撕开包裹的纸,品尝的不仅是温热、绵厚的口感,还有那份欢乐喜庆的滋味。
为什么把定胜糕做成银锭的形状,薛理勇在其《点心札记》里描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南宋初年,韩世忠率军在太湖一带阻击陆续南下的金兵。苏州百姓送给韩世忠军队几筐形似定榫的糕,有些糕里夹着纸,上书:“敌形像定榫,头大细腰身。当中一斩断,前两头勿成形。”这是百姓向韩世忠通报敌情,于是韩世忠重新布兵,从中路切断敌军,并获得重大胜利。韩世忠又改“定榫”为“定胜”即必胜之义。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不过我以为“胜”有克服、压制战胜之义,“方胜”是道教或中国风俗中常见的法器和吉样图案,在现在还常见,相当于两个重叠的菱形,故又称“双菱”,如将该造型中的“菱形”改为“锭形”,就成了“定胜”,它既是降妖降魔的法宝,也与银锭一样,是象征财富的元宝。沈嘉禄在其《上海老味道》中也描述了定胜糕:“清明与太太到杭州南山祭扫父母墓,下午来到河坊街散心,看到点心铺子的临街柜台在现蒸现卖定胜糕。小小的木模,每只蒸一枚,加米粉,加豆沙馅,再罩一层米粉,手脚极快,表演性很强。等师傅脱了模,我还看到底下藏着一块有孔的铝皮,是引导蒸汽的,煞是可爱。在一处摊头上我还看到一幅旧时风俗画,记录了小贩蒸定胜糕的情景,并录有一首竹枝词:‘玫瑰夹沙小甄糕,雪白粉嫩滋味高,状如定榫两头阔,中间挤出馅一包。定榫两字名目好,昔人做成糕甄巧,儿童欲将线板呼,买得糕来要将布线绕。’定胜糕与绕线板倒真有几分相似呢。”
定胜糕
在上海的糕团老字号里,定胜糕要数乔家栅的最出名。《上海通志》中记载:“乔家栅。有上海乔家栅和乔家栅食府,分别在中华路1460号、襄阳南路336号。清光绪十九年,李一江自制糕团叫卖,后在乔家栅路建永茂昌汤团店,1935年改名乔家栅。上海沦陷后,业务清淡。1939年,王汝嘉以1 000元购买招牌,在今襄阳南路建店,1940年开业,称乔家栅食府。1956年,乔家栅路老店迁老西门今址。乔家栅汤团皮薄均匀,肉馅汤多鲜美无筋渣。擂沙圆子浓香扑鼻,软糯可口。两店均设工场,生产供应品种五十多种。”经历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乔家栅既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技术精华,又融传统、创新、引进于一炉。许多传统品种和创新品种曾多次荣获国家商业部金鼎奖、上海市优质产品,上海名特小吃、中华名小吃等荣誉称号。如今的乔家栅,在上海大街小巷开出了许多连锁店,百年老店面向工薪阶层,服务普通大众,各种点心小吃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大凡做寿、过生日、乔迁,人们都要选购“乔家栅”的寿桃寿糕,逢年过节更是忘不了“乔家栅”——春节的“八宝饭”、“松糕”、“桂花糖年糕”,元宵节的“汤团”,清明节的“青团”,端午节的“粽子”,重阳节的“重阳糕”等。
重阳糕是因重阳节习俗而诞生的糕点。重阳的饮食之风有饮茱萸、菊花酒,吃菊花食品,还有最有名的就是吃糕。糕在汉语中谐音“高”,糕是生长、进步、高升的象征。
重阳节吃糕的习俗历史悠久。《西京杂记》记载,汉代已有九月初九吃“蓬饵”的风俗,“蓬饵”即最初的重阳糕。六朝时期登高古俗得到光大,重阳节俗形成,糕类自然成节令食品。唐时重阳食糕习俗流行,称“麻葛糕”。在宋代,吃重阳糕之风大盛,已改称“重阳糕”。明清时,登高所吃的糕,也颇有讲究,用麦面做饼,点缀枣栗,称之为“花糕”。如今,我国各地吃重阳糕的习俗依然盛行。在重阳前几天,上海的各点心店便开始做重阳糕,重阳糕的花色很多,其制作和吃法都有讲究,一般是将粳米和糯米按比例混合浸泡,研磨成粉,用米粉和辅料蒸制而成。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在重阳节吃的或互相馈赠的松软糕类都可以叫做“重阳糕”。重阳糕有一个明显的特征——“上插剪彩小旗”。薛理勇《点心札记》:“在我的记忆中,上海的许多糕团店在重阳时供应的糕上都会插一杆用细竹为杆,用蜡光纸剪成三角形的小旗,这对许多小孩有强烈的诱惑力,吵闹着要母亲买重阳糕。”郑逸梅的《民国老味道》:“又每年重阳,称为登高节,都市没有可登的山丘,便吃此重阳糕,糕与高谐音,吃了糕,就算应了节令了。这种糕,小小的方块,每块插上彩色的小纸旗,我儿时对此很感兴趣,因糕可以吃,旗可以玩,一举双得了。”在重阳糕上插重阳旗的源头可追溯到唐朝,李朋主编的《饮食文化典故》中记载:“从唐朝起,重阳糕上要用竹签插重阳旗,这种小旗以五色纸缕为花纹,中嵌‘令’字,取吉庆之意,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纸旗代替茱萸。”
由于“九九”和“久久”同音,有长长久久的含意,因此有令人长寿的说法,1989年,我国把九月初九定为“敬老节”,添加了敬老的内涵,重阳节有了更深远的意义。
崇明糕,是崇明岛的特色糕点之一,距今有近千年的历史。历朝《崇明县志·风俗卷》均有记载:“元旦(旧时元旦谓正月初一)燃爆竹,啖年糕。”《崇明竹枝词汇抄》里也有“蒸糕做酒过新年”的吟唱。上海文化出版社出版的《民俗上海·崇明卷》中亦有记载:“每逢岁末年终,家家户户蒸年糕。”起先,崇明糕是岛上农民过年时向灶神祈福的食品,祈求这座小岛风调雨顺、人寿年丰、生活越来越好。因其选料讲究,香甜软糯,崇明糕越来越受到岛上居民的喜爱,并逐渐在长三角流域声名远扬。“有钱没钱,蒸糕过年”,这是崇明旧时乡间的一句民谚。崇明岛居民过年时蒸糕的民间习俗一直延续至今。
崇明糕沿用了几百年传承的传统技艺制作而成,这种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每当新春佳节来临之时,农家的老土灶升起袅袅炊烟,高高的大蒸笼溢出阵阵米香,香甜诱人的崇明糕给寒意十足的冬天带来了浓浓的暖意。做崇明糕的第一步是选米。选用优质的糯米和粳米,这样做出来的糕才够香,够滑,更有嚼劲。将糯米和粳米以7∶3的比例混合,浸泡一夜,使其吸收足够的水分。第二步是打粉,打粉有讲究,粉要磨得细,崇明糕才软糯好吃,但粉越细越不容易蒸熟、不容易把握火候。将粉放在机器反复打几遍,并用手指检验细腻程度。第三步是和料,将米粉、白糖和馅料充分搅拌混合,这一步要有足够的耐心才能让整块糕的每个部分味道一致。最后一步是蒸制,也是最考验功力的一步。将搅拌好的米粉放入蒸笼,不可太满,否则会影响蒸熟。蒸汽从米粉的空隙间自下往上。蒸熟一层再放一层,特殊的层层蒸熟的方法和特制米粉形成的天然空隙,使崇明糕有独特Q弹软糯的口感。即将出锅前,盖上纱布,让整个崇明糕充分受热、熟透即可离火。刚出炉的崇明糕不能用刀切,厚厚的糕体会让切刀陷入绝境。可用结实的棉线切下几块解解馋。中国人的食物最讲究新鲜两字儿,带着蒸汽余温的崇明糕,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美味,还有过年的欢乐。
崇明糕
传统的崇明糕一块大约十五至二十千克,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小笼的崇明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按照崇明习俗,年糕要吃到农历二月初二,俗称“撑腰糕”。《崇明县志·风俗卷》:“二月初二,祀土地神,吃撑腰糕。”祖上传下来的老话:“吃了撑腰糕,腰板硬朗身体好,一年到头毛病少。”崇明糕不仅是一种年节美食,更是一份美好的希望和祝愿。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于是,元宵登场了。
元宵即汤团,以芝麻、豆沙、核桃、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搓成圆球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元宵形如满月,寓有团圆、幸福、美满之意。
《饮食文化典故》介绍元宵节饮食文化:元宵作为食品,可能始自宋代,当时民间流行一种元宵节吃的新奇食品,最早叫“浮元子”。宋末元初时,汤圆已成为元宵节的应节食品,到明朝才改成“元宵”,每家做元宵,煮元宵。当时的汤圆又称“汤圆子”“乳糖圆子”“汤丸”“汤团”,生意人则美其名曰“元宝”。
南方人吃汤团,北方人吃元宵,同样是糯米制品,同样是裹了馅后水煮,叫法和制作方法却各不相同。
中国北方做元宵叫“滚元宵”,过去,每逢元宵节、在北方的大街小巷上,就有商贩架起直径一米多长的大簸箩,热火朝天地滚元宵。具体做法是:把芝麻、花生或豆沙、山楂、各类果料等和上糖做成馅、切成骰子块(或团成小丸子)晾干,蘸上水,用簸箩盛糯米粉。把蘸了水的小丸子放在里面,反复滚动,糯米粉就不断地黏到馅上,再撒少许水,反复滚黏成为一个个比鸡蛋小一些的圆球,元宵就滚成了。
汤团
南方的汤团,则是包制。选用优质糯米粉加温水调制成粉团后揉匀,截成小块,每一小块糯米粉团捏一个深窝,放入配制的馅料,逐一收口搓圆。该汤圆的优点是色白如雪,皮薄馅大,香甜滑润,糯而不黏,食用方便,经济实惠。但是包制后要及时食用,若要储存必须冷冻,否则容易黏连破损、开裂。
现代人工作繁忙,大多都不再自己滚元宵。相比之下,南方人在元宵节更愿意自己动手包汤团。汤团象征着节日喜庆和欢乐,寓意全家的团圆、生活的美满,寄托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望。
沈嘉禄《上海老味道》:“上海的汤团,以前城隍庙有两大流派,一是徽派汤团,以庙门口的老桐椿为代表。鲜肉汤团一咬一口肉汤。一是宁式汤团,当然由庙旁边的宁波汤团店执牛耳了,猪油黑洋酥汤团最有人缘。当年卓别林来上海观光,由上海本土笑星韩兰根陪同游玩了城隍庙,流连之际,东道主请他吃宁波汤团。卓别林胃口也好,一口气吃了三碗,抹抹嘴巴问韩兰根:弹丸大的团子,馅心是怎么放进去的。韩兰根故作神秘地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独门秘技,恕不奉告。卓别林听了哈哈大笑。如今,宁波汤团店归在松运楼的名下,但老字号的招牌还高高悬挂着。”
上海还有一种擂沙团的传统名点,已有七十多年的历史。百度百科这样描述旧时上海制作擂沙团的方法:先用一只内壁带有梭形纹路的缸瓦土沙盆,再用一支质地坚硬的石榴木作为磨粉浆的“擂浆棍”,往沙盆中放入炒香的干豆,如花生、芝麻或黄豆,干磨出碎末粉状的“香沙”;最后,煮熟的汤圆在“香沙”里滚来滚去,于是粘粘的糯米丸子粘满了盈香扑鼻的“香沙”,上海人将汤团上粉的动作称作“擂”,这款点心就叫作“擂沙团”了。
如今的擂沙团选用崇明大红袍赤豆,煮熟后磨成沙,晒干即成紫红色的粉末。再用筛子筛过,使豆沙更加细腻。将包有鲜肉或豆沙、芝麻等各式馅心的熟汤团沥干水分,滚上一层豆沙粉就成。擂沙团既有汤团的美味,又有赤豆的芳香,冷热食用皆宜,携带方便,别具特色,深受食客们的喜爱。
擂沙团
关于擂沙团的来历,有两种说法。其一,相传在清朝末年,上海三牌楼附近的雷老太以设摊卖汤团为生,但是,当时的汤团只可现做现卖,且不能久放。雷老太于是想尽了各种方法试图改良汤团和携带不便的缺陷。她尝试过在汤团表面滚上一层糯米干粉,又试过其他的各类干粉。最终,雷老太发现赤豆粉的效果最佳。滚上赤豆粉的汤团深受人们喜爱,雷老太的生意也是越发红火。其二,《民俗上海》黄浦卷中记载擂沙团由上海乔家栅点心店创制。乔家栅老店从做汤团起家,以“擂沙团”闻名沪上。创始人姓李,安徽人,混号小光蛋,起初挑一副汤团担在城厢内串街走巷,后设摊于乔家小弄栅门旁,故称乔家栅。擂沙团是乔家栅的看家名点。
擂沙团
擂沙团和京津地区的传统小吃驴打滚十分相似。“驴打滚”的原料有大黄米面、黄豆面、澄沙、白糖、香油、桂花、青红丝和瓜仁。它的制作分为制坯、和馅、成型三道工序。做好的“驴打滚”外层黏满豆面,呈金黄色,豆香馅甜,入口绵软。自号“馋人”的唐鲁孙在《唐鲁孙谈吃》中有一篇《南方的驴打滚》,记录了20世纪30年代他陪红豆馆主溥侗在上海过春节的旧事。他们去乔家栅吃汤团,乔家栅的老板跟唐鲁孙认识,就另外送了一盘擂沙团。溥侗连进三枚,大呼好吃,并以为这个就是南方的“驴打滚”。从唐鲁孙这篇文章的描述来看,擂沙团由乔家栅点心店创制的说法似乎更可信一些。
说到擂沙团,你可能还会想到另一种上海名点——鸽蛋圆子。(www.xing528.com)
鸽蛋圆子外形如鸽蛋,小巧玲珑,糯米滑润、冷而不硬、糯而不黏,咬开皮子,即有一股清凉爽口的薄荷汁水溢入口中,香甜清凉。看似小小的圆子,做起来可有大诀窍。鸽蛋圆子由水磨糯米粉包裹糖油馅心而成,馅心的制作是关键。先把白糖熬成糊状,不能太老,也不能过嫩,适当之时加入薄荷香精调味,不停地翻炒至完全冷却,糖油馅心就完工了。包好的圆子入锅煮熟后馅心就成了液体状,圆子出锅后必须马上用冷水冷却,以确保馅心不结成硬块,因此鸽蛋圆子有一绝,咬开后里面的糖水会流出来,即使是冬天也是如此。
相传这种奇特的鸽蛋圆子是20世纪30年代由一个名叫王友发的小贩创制。沈嘉禄在《上海老味道》中这样写到:“这个王友发是一个跷脚,在松江一家皮鞋厂里当学徒,后来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小皮匠,就跑到城里来谋生。那么做什么生意呢?好在城隍庙人流大,逢到庙会时更加热闹,是块做小生意的宝地。而他的祖上是苏州人,所以王友发对甜食制作略懂皮毛。一开始他做花生糖、枣子糖、糖山楂等提篮叫卖。冬天生意倒也可以,到夏天,糖品在高温环境下容易融化。于是王友发就试制了鸽蛋圆子,在家中做好后每天清早出门提篮叫卖,并穿梭于茶楼书场,五枚铜板买三枚。客人一试,软糯适口,妙的是有股薄荷糖喷射在口腔里,在大热天吃令人神清气爽,一时哄传,生意奇好。”
鸽蛋圆子
如今,这款名小吃在宁波汤团店有卖,鸽蛋般大小的圆子放在盒子里,上面撒了几粒白芝麻,下面垫一张碧绿的粽叶,看着也赏心悦目。
“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青团是清明时节最好的寒食。
所谓寒食,就是在清明的时候,只吃冷食,以祭奠先人。相传春秋时,晋文公流亡列国,介子推曾割腕股帮助文公。文公复国后,介子推不求利禄,与母亲隐居绵上(今山西介休东南)山中。传说文公焚山以求,介子推终不肯出,抱树而死。晋文公下令介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徐达源《吴门竹枝词》:“相传百五禁厨烟,红藕青团各荐先。熟食安能通气臭,家家烧笋又享鲜。”薛理勇《点心札记》:“中国是特别讲究‘孝’的国家,‘孝’的形式有许多。而对祖先的祭奠也是‘孝’的形式和制度。风俗规定,除了特定的日子外,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应该祭祀祖先,每当有新的物产上市时,必须先用于祭祖,然后方敢生人食用,叫做‘荐先’或‘荐鲜’。‘荐先’以后的青团还是活人的口福,于是,青团就成了清明的节令食品。”
传统的青团制法:将糯米粉和粳米粉按所需比例混合后,用温水拌和,上笼蒸熟,再打烂成粉团,加入艾青打烂后榨取的青色汁,打匀后加少量碱水,再边打边加入适量开水,至硬度适中为止,其后包入豆沙或其他馅料,做成一定大小的圆球状。表面涂一层熟油以防相互黏连,使其呈有光泽的青绿色。青团用的青,过去都是以艾草为原料,艾草是野生植物,江浙一带也叫黄花艾,草本植物,叶片毛茸茸的,呈淡绿色,如菊花一样一叶分五叉。揪断了叶片,可闻到一种辛辣的清香,当时在农村随处可见,人们也喜欢顺手摘一些艾叶回家,挂在家门口用于驱除邪气。如今,在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清明时节青团供不应求,不值钱的艾叶变得十分珍贵,艾草原料难寻,上海的青团原料大多用麦叶来代替,麦叶经过加工取其青色,上海郊区有农民专门根据商家订单种植麦子。用麦青做青团色泽稍淡,但香气也十分浓郁。沈嘉禄的《上海老味道》记录了浦东川沙地区在清明节做的另外一种团子,名叫艾麦果。团子与青团相仿,只是实心无馅。还有一种加了麦青汁的糯米粉印糕,脱了模后再上笼蒸,形状有方有圆及异形的,上面的图案或是一只蝴蝶、一条鱼,或是一只硕大的寿桃,桃上还有字:福寿安康,充满了民间意趣。一般是上坟时叠成三层祭祖,然后分给孩子吃。
青团
一到清明节,上海各家点心店都开始做青团,青团以沈大成出品的最佳,色泽翠绿鲜亮,吃口软糯,馅心细腻。沈大成是深受上海人喜爱的糕团老字号。《上海通志》载,“光绪六年(1880年),沈大成开业。”周三金所著《上海老菜馆》,对沈大成的历史叙述更为详细。当年,一位名叫沈阿金的无锡人在上海开了一家沈大成粥店,几年后,鉴于做糕团更容易赚钱,他用第一桶金在汉口路开设了沈大成糕团店。1924年,沈老板的儿子沈子芳子承父业,将糕团店搬到了南京东路浙江路口。沈家父子善于经营,糕团品种多,点心味道好,二十世纪30年代,沈大成就已享誉海内外,成为上海著名的糕团店。
沈大成注重选料,制作精细,糕团品种很多。除了青团之外,寿桃、寿糕、桂花条头糕、双酿团、金团等品种都享有盛名,口碑甚佳。条头糕,上海人最常吃的糕团之一。柔软而富有弹性的白色糯米皮,包裹着玫瑰细沙的甜蜜馅料,揉成细细的长条状,再用刀将长条糯米团切成一段一段。蒸制后,在白色外皮撒上几朵金黄色的糖桂花。软糯的粉团伴着细腻的豆沙,糯米的香味邂逅桂花的清香,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香糯不黏牙,清甜而不腻。在花色繁多的糕点中,朴实无华的条头糕如一股清流般地存在,久盛不衰。沈大成的金团也可谓大名远扬,金团的白糯皮外面裹着金粉,里面是花生与芝麻磨成的细粉,咬下一口,甜香四溢。双酿团也颇受青睐,外面裹着椰丝,里面的馅一半是豆沙,一半是芝麻,入口滑润香浓,别有风味。
除了这些时令年节里备受追捧的糕团之外,还有一些传统特色糕团也是上海人心中永远的甜蜜丸。
海棠糕
海棠糕,上海传统特色糕点。因糕形似海棠花而得名,据说创制于清代。海棠糕的外层是面粉胚,里面是豆沙馅,在特制的模具中烘烤而成。做海棠糕的师傅都有一副特制的海棠糕模子,由紫铜制成。做糕时,师傅先将稀面浆倒进模子里,刮上豆沙,用竹扦翻到底下,上面撒些红绿丝,再用另一个模板盖上,反复烘培片刻就可以出炉了。刚出炉的海棠糕,表面撒着饴糖,呈咖啡色,还加了果丝、瓜仁、芝麻等五色点缀,一个个海棠糕宛如朵朵花儿竞相绽放。由于用了似海棠花形的模子,所以诞生了这样的“美人胚子”。迫不及待地咬上一口,发酵的面浆略带点酸味,边脆里嫩,香甜软糯。吃海棠糕是一种乐趣,看店里的师傅做海棠糕又是另外一番趣味。可如今,能与海棠糕邂逅的机会越来越少,海棠糕和古镇才是标配,在城隍庙、邵稼楼、新场古镇这些地方能找到它们的身影。
桂花拉糕,上海特色糕类美食。以绿波廊酒家出品的桂花糕最出名。绿波廊的点心在沪上独树一帜,堪称一绝,是上海点心的代表,素以小巧玲珑、色调高雅、造型清新、口味丰富、集诸家精髓于一体而著称。眉毛酥、萝卜丝酥饼、枣泥酥、香菇菜包、桂花拉糕等无不色香味形俱佳,令无数美食家倾倒。
桂花拉糕
绿波廊的糕团点心里最著名是桂花拉糕,色泽玉白,香甜糯滑。制作时先将白糖用热水溶化,倒入糯米粉中调制成糊状,放入涂过油的盘内,上笼蒸熟,冷却后撒上白糖、桂花,切成小块即成。口味绝佳的桂花拉糕必定是黏盘子、黏筷子却不黏牙,关键在于食材的选用和配比。据说,绿波廊的研发团队选了七八种糯米粉和四五种糖桂花,才最终决定桂花拉糕的两款主要原料。糖、水、糖桂花和糯米粉的配比是秘方。拉糕蒸好后如何食用也是有讲究的,这倒是绿波廊乐意公开的奥秘。蒸好趁热吃,完全达不到预想中的口感;放冰箱冷却,造型能保证,口感却差了一口气。研发团队在尝试了热食、温食后,最终发现,原来这款点心要冷吃才能达到“滑软油润、软糯甘饴,甜而不腻、清香袭人”的境界。那么,究竟要冷却多久?师傅们从一个小时开始尝试,试到第八个小时,入口味道最佳。如此诞生的桂花拉糕成为了绿波廊极具代表性的一道名点。
说到桂花拉糕,不得不提美国总统克林顿的趣事。克林顿访华前早已苦练多时筷子的使用技巧。然而,一道桂花拉糕的出现却难住了他,试了三副筷子才成功夹住了软糯白嫩的糕点。但更令克林顿意想不到的是,这看似黏黏软软的拉糕,进入口中却变得又爽又滑,不黏牙齿,两颊还隐隐散出微微酒香,细细品尝后更有淡淡桂花香。除了克林顿,绿波廊曾先后成功地接待英国女王伊丽莎白、日本首相竹下登、冰岛总理、西哈努克亲王、澳大利亚总理等几十余位外国元首级贵宾及无数中外名流,受到交口称赞。绿波廊,似一颗灿烂的明珠在上海餐饮界发出耀眼的光芒。
叶榭软糕,是颇具地方特色的糕类点心。上海的松江区有个叶榭镇,三国时期,叶榭一带的农业就已十分发达,主要农作物是水稻,唐代以后,叶榭成为“松江薄稻”的重要产地。叶榭人的饭桌上,自然少不了米制品,叶榭软糕是其中特别的一种。
追溯叶榭软糕的历史,距今有四百多年。康熙二十六年,《张泽小志》中有诗:“宾鸿飞处白云垂,倦向山村寄一枝。叶榭软糕张泽饺,临风枨触几番思。”后来,这种叫人思念的吃食一度因质量退步而衰落。到了清咸丰年间,叶榭人重起炉灶,增添配料,改进制作工艺,软糕再享盛名。
叶榭软糕究竟有啥特别之处?记者徐璐明在2012年的《文汇报》曾刊登过一篇采访叶榭软糕的传人顾火南的文章,文中详细记录了叶榭软糕的制作过程。记者在顾师傅那里第一次见识了这种舌尖上的上海“非遗”。看是看不出名堂,方方正正一块,面上嵌了层豆沙馅,甚为普通;咬上一口,感觉来了——口感松软有弹性,比年糕易嚼,又比糯米团子饱满,还不黏牙;那层豆沙馅微甜、不腻;没有浮夸的香料味,若隐若现的米香在口中缠绕,清清爽爽,是“天然去雕饰”的味道。
叶榭软糕的独特口感、奥秘都在其特殊的制作方法之中。第一步是浸泡,粳米和糯米磨粉之前,要在缸里泡上7天。泡水是为了让米发酵,去酸,用这样的米粉做糕,味道才正宗。泡米的水天天要换,冬天气温低,米的发酵速度放缓,因此冬天就要泡上整整一个月。第二步是磨粉。粳米与糯米的搭配比例是关键,一般的米糕用糯米粉做,就算添些粳米粉,也只是“配角”,而制作叶榭软糕,粳米是绝对的“主角”。顾师傅以9比1的比例将粳米粉和糯米粉混合,加进少许白糖和水。加水的功夫也十分讲究:加多一分太黏,加少一分太干;水加得恰到好处,软糕才松、香、肥、软,不硬不烂,糯而不黏。第三步是筛粉,叶榭软糕的制作方法非常奇特,不是将米粉揉捏成团再分作小块,而是用筛子筛!做糕时,师傅将混合了水和糖的米粉放在筛子里,而后一点点筛入蒸格;第四步是蒸制,蒸格填满米粉后,放各色馅心,然后送进老木箱里隔水蒸20分钟。松江做软糕的店铺不少,但如今仍在按照这种古法做糕的,已所剩无几。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食粽是中国人民的传统习俗,端午节与纪念屈原联系一起后,便有了包粽子是祭吊屈原之说。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上奏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影响深远。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初五,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汩罗江而死。传说屈原死后,为蛟龙所困,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到汩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位百姓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这就是最早的粽子雏形。
古时包粽子用黍米,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上黍米,包成牛角形状,称为“角黍”;或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则称为“筒棕”。东汉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煮熟后就成了广东碱水粽。到了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还添加了中药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粽子的品种增多,出现了杂粽,米中掺板栗、红枣、赤豆等。同时,粽子还被当作礼品,用于人情往来。唐代,粽子的用米更为考究,粽子的形状出现锥形、菱形等。宋代有以艾叶浸米裹成的的“艾香粽”,苏东坡有诗句:“时于粽里见杨梅。”到了元代,粽子的包裹料己从菰叶变为箬叶,突破了菰叶的季节局限。明清时期,出现了用芦苇叶包的粽子。馅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胡红枣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
时至今日,我国各地的粽子更是千姿百态,风味多样。北方的粽子以甜味为主,以北京粽子为代表,个头较大,三角形或斜四角形的糯米粽。农村地区还流行制作大黄米粽,黏韧而清香,别具风味,多以红枣、豆沙、果脯为馅心。南方的粽子甜少咸多。如有“江南粽子大王”之称的五芳斋,鲜肉粽四季供应,它的粽子从选料、制作到烹煮都有独到之处。挑选上等白糯米,精选猪后腿肉,并在瘦肉内夹进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用筷子分夹四块,入口鲜美,肥糯不腻。浙江宁波的粽子为四角形、有碱水粽、赤豆棕、红枣粽等品种。碱水粽是颇具特色的代表品种,在糯米中加入适量的碱水,用老黄箬叶裹扎。煮熟后糯米变成浅黄色,可蘸白糖吃,清香可口。广东粽子是南方棕子的代表品种。广东粽子与北京粽子相反,个头较小,外形别致,正面方形,后而隆起一只尖角,状如锥子,品种较多。除鲜肉粽、豆沙粽外,还有蛋黄粽,以及鸡肉丁、鸭肉丁、叉烧肉、冬菇、绿豆等调配为馅的什锦粽,风味更佳。闽南厦门、泉州的烧肉粽、碱粽皆驰名海内外。烧肉粽精工巧作,糯米必选上乘,猪肉择三层块头,先卤得又香又烂,再加上香菇、虾米、莲子及卤肉汤、白糖等,吃时随调蒜泥、芥辣、红辣酱、萝卜酸等多样佐料,香甜嫩滑,油润不腻。台湾粽子带有浓厚的闽南风味,品种甚多,有白米粽、绿豆粽、叉烧粽、八宝粽、烧肉粽等。烧肉粽最为流行,它的“内容”丰富,包括猪肉、干贝、芋头、蛤干、咸鸭蛋黄等,成了终年可见的传统小吃。海南粽子,由芭蕉叶包成方锥形,重约半公斤,糯米中有咸蛋黄、叉烧肉、腊肉、红烧鸡翅等,热粽剥开,先有芭蕉和糯米的清香,后有肉、蛋的浓香。香浓淡兼有,味荤素俱备。四川粽子则充分体现了川人嗜辣的食风,所以粽子也有甜辣之分,四川的辣棕,因制作讲究,工艺复杂,其口味当然独特,故成为四川千古流传的名点小吃之一。其他较为著名的粽子还有西安的“蜂蜜凉粽”、两湖的“辣粽”、贵州的“酸菜粽”、云南的“火腿粽”、苏北的“咸蛋粽”等。
每逢端午日子将临之时,上海的弄堂必缭绕着一股淡淡的粽叶香,家家户户都是一番忙碌的景象:晒粽叶、淘糯米、切肉块、浸酱油、包粽子,煮粽子。上海人在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清乾隆《上海县志》载:“五日午时,缚艾人,采药物,食角黍浮菖蒲、(饮)雄黄酒。”上海的粽子多为三角形,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鲜肉粽子最受欢迎。选用上等白糯米,精选猪后腿肉,常在瘦肉内夹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五花肉肥瘦相间,紧致、丰腴;酱色糯米晶莹油亮,肥润,软糯。入口大快朵颐,口齿生香。上海还有一些特色的粽子,如清真洪长兴的粽子,粽壳略青,棱角分明,外观清秀,品味纯正,特别是“牛肉粽”,别具风味。素斋风味的功德林香菇粽、豆板粽、豆沙粽、赤豆红枣粽、松仁白米粽和罗汉粽,均以素食为特色。
八宝饭是一道传统的经典点心。相传八宝饭源于武王伐纣的庆功宴会,所谓“八宝”指的是辅佐周王的八位贤士。在周武王伐纣,建立天下的大业中,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骗八士,功勋赫赫,深为武王和人民称誉。在武王伐纣的庆功宴会上,天下欢腾,将士雀跃,庖人应景而作八宝饭庆贺。
春节各地都有不同的饮食习俗,北方人过年少不了饺子,而在上海,家家户户都会吃香甜软糯的八宝饭,八宝饭是上海人年夜饭上的一道压轴甜点,它象征团团圆圆,寓意来年大吉大利。
看似简单的一小碗八宝饭,要做得地道并不容易。最关键的是要掌握好三个环节:米、油和豆沙。做八宝饭,最关键的是米。糯米有长糯米、圆糯米之分,长糯米米粒细长,颜色呈粉白、不透明状,黏性强。另有一种圆糯米,形状圆短,白色不透明,口感甜腻,黏度稍逊于长糯米。各家根据自己口味的喜好,按不同比例将长糯米和圆糯米混合。猪油是八宝饭最重要的食材。选猪板油切成小块,放入锅内用小火慢慢熬,雪白的板油遇热就自然会流出来,香味四溢。熬好了猪油,接下来就是做豆沙。赤豆一定要选当年的,放入砂锅里加水用文火煮至酥软,裹到干净纱布里压滤出水,新鲜豆沙就做好了。备齐了三大主要原材料,就可以开始做八宝饭了。在做八宝饭之前,先在碗里铺上一张保鲜膜,或者刷上一层猪油,然后按照自己和家人的喜好摆上核桃仁、葡萄干、红枣等。随后,把蒸好的糯米饭盛出来,趁热加入白糖、猪油充分搅拌均匀,那种无以伦比的香甜就扑鼻而来。接下来,再把糯米轻捏成一个团,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入碗里,不能弄坏碗里摆好的干果造型,轻轻往碗的四边把糯米饭按压开,再放上豆沙,最后将剩余的糯米敦敦实实地压紧,把碗倒扣入锅内,蒸熟即成八宝饭。
八宝饭
芮新林在《小吃大味》中这么描述小时候见母亲自制八宝饭的场景:“八宝饭的制作,每一步糯柔缠绵,每一步,甜香飘心。姆妈先将煮烂的赤豆和白糖、桂花揉拌,制成豆沙馅。再将糯米浸泡后沥干、蒸煮,加以白糖、熟猪油和开水拌和,制成糯米饭。最后取一个大碗,碗内涂以熟猪油,按形状把色彩斑斓的蜜饯、蜜枣、核桃仁、瓜子仁、桂圆肉、糖莲子,在碗底排列成漂亮的图案,然后铺一层糯米饭,再夹一层豆沙馅,最后盖上糯米饭,沿碗口塌平(沪语:抹平)。八宝饭的半成品,被覆上一张油纸,放进碗橱里,静静等待着大年夜的到来。”
一碗热气腾腾、色彩斑斓的八宝饭,不仅仅是甜蜜的美食,更是一份浓浓的年味。
上海人爱吃甜食、爱糯米是不变的情怀,每次路过那些糕团老字号店,门口排队的身影总少不了“老上海们”。沈大成、乔家栅、王家沙、绿波廊、虹口糕团……这些上海人家喻户晓的糕团老字号经过岁月的洗礼,仍保留着那些享誉了近一个世纪的招牌糕团。对于年轻人来说传统糕团终究也只是点心而已,而对于那些“老上海们”,传统的糕团除去吃本身的意义,更是他们感情的寄托,童年的回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