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传统点心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传统点心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同时,上海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中西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中,形成了独具海派特色的上海饮食文化。点心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展示一个城市的市井风情。开埠之前,上海的点心是传统型的,传统的点心与一些节俗或民俗相对应,或为求福,或为驱病,或为祭神,或为尝新,构成了传统的饮食文化。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传统点心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饮食能体现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一方天地的物产资源,也能反映在不同时代的人们所处的文化环境和世俗生态。上海处于中国南北交往的重要之地,因此在饮食文化上南北互补,精华荟萃。同时,上海也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在中西文化的接触与碰撞中,形成了独具海派特色的上海饮食文化。点心作为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最能展示一个城市的市井风情。上海的市井饮食历史悠久,特色点心不胜枚举,它们以其广博的风味、琳琅的品种、精美的造型、绝佳的口感赢得了中外食客的青睐。

上海的历史一般都是从1843年开埠开始写起的,这是上海历史上的一个重大分水岭。我们在研究上海点心的发展源流之前,有必要先简单了解一下上海开埠前后的历史背景。

现代考古发掘表明,上海地区历史悠久,境内至少有二十多处原始社会遗址,属马家浜、崧泽文化类型的青浦崧泽遗址,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据《上海通志》记载,今上海地区在春秋战国时期属吴越之地。秦始皇统一后,确立郡县制,上海地区出现县级行政建置。唐天宝十载(751年),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华亭县升为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至清代,松江府辖有华亭、娄、上海、青浦、金山、奉贤、南汇等七县和川沙厅。吴淞江以北于南宋嘉定十年十二月初九(1218年1月7日)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长江口的沙洲于五代初(907年左右)置崇明镇,元至元十四年升为崇明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改为崇明县。南宋景定末年至咸淳初建上海镇,镇因黄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元至元二十八年,经元朝廷批准,至元二十九年正式分设上海县,辖华亭县东北、黄浦江东西两岸的高昌、长人、北亭、海隅、新江等五乡,为松江府属县。1927年设为上海特别市,1930年改称上海市。

浦东地区一些村镇的历史也很悠久。周浦镇最初隶属于昆山县;唐天宝十载(751年),隶属于华亭县,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隶属于上海县。新场镇成陆于唐中期,距今1300年,由于当时新场属于沿海地区,海防任务较重,唐朝专门派兵驻守。明代是新场镇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这里不仅极为兴旺发达,税赋已列居两浙诸盐场之首,而且由于全国各地盐商云集于此,也给这里的商业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当时的新场镇上“歌楼酒肆、商贾辐辏”、“市集繁盛”、“大小商店通镇约三百”,同时,“人文蔚起”,此时的新场镇已居南汇地区各集镇之首。开埠前的上海,与周边地区同样级别的县级城市相比,并不算出众。虽然上海是一个通江靠海的好地方,不过从元、明时期开始,中国就开始实行禁海政策了。明朝时期的中日关系曲折发展,倭寇的不断侵扰成为明朝政府实行“海禁”政策的重要原因之一。进入清朝后,由于郑成功等雄踞海上,进行反清复明斗争,而当时的清政府又无力海上制胜,于是承继明朝法令,进一步申严海禁,以封锁沿海水陆交通联系来遏制郑成功等的反清力量,限制民众出海迁移成为清朝初期国家总政策的重要部分。康熙收复台湾后,海禁虽然重开了,但也只是为了“穷民易于资生”,康熙最担心的,一是汉人造反,二是洋人乱华,所以民间使用的渔船商船,都有严格的限制。因此开埠前的上海,地利优势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上海只是江南一带一个普通的县城。

上海简略历史沿革

751年 唐天宝十载,析嘉兴东境、海盐北境、昆山南境之地置华亭县。

907年左右 长江口的沙洲于五代初置崇明镇。

1218年 吴淞江以北于南宋嘉定十年设嘉定县,后又析出宝山县。

南宋景定末年至咸淳初年 建上海镇。

1277年 元至元十四年,华亭县升为华亭府,翌年改为松江府。

崇明镇升为崇明州。

1292年 至元二十九年分设上海县,为松江府属县。

1369年 明洪武二年,崇明州改为崇明县。

1927年 设上海特别市。

1930年 改称上海市。(www.xing528.com)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这是“民以食为天”最早的出处。人要生存,就要吃饭。上海地理位置独特、气候四季分明,繁衍于这块土地的先民们在创造日渐丰裕的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渐渐孕育了富有个性的饮食文化。据《嘉定县续志》、《松江府志》、《上海县志》等史书记载,开埠前的上海,就已有“春玺”、“糖团”、“花糕”、“纱帽”(即烧卖)等各种点心。经过研究,我们也发现上海本土风味的点心大都来自川沙、高桥、松江、嘉定等郊区,带有鲜明的农耕社会的生活印记。开埠之前,上海的点心是传统型的,传统的点心与一些节俗或民俗相对应,或为求福,或为驱病,或为祭神,或为尝新,构成了传统的饮食文化。

元宵节,也叫上元节,家家户户吃汤团。上海本地人包制的荠菜鲜肉汤团,个儿大,外皮糯、味鲜美。旧时上海有接灶神习俗,要吃用荠菜包汤圆。秦荣光《上海县竹枝词》:“肉馅馄饨菜馅圆,灶神元夕接从天。城厢灯市尤繁盛,点塔烧香费几千。”此词说的是上海接灶神风俗,是夜接灶神,点塔灯,各庙烧香,灯市烟火亦盛。

清明节上海人喜吃青团。在江南一带,自古就有在清明时用青团祭祀祖先的习俗,青团祭祖之后,仍为人们所食用,因此青团就成为清明的重要食物。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为原料,有的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然后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通常是细腻的糖豆沙。在包制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子包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即成。青团子油绿如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流传百余年,仍旧大受欢迎。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吃青团时也有讲究,如果吃的方法不当,还可能影响健康。吃青团时要务必先加热后食用,因为青团中的糯米冷却后不利于消化;尽量不要与油腻的食物一起吃,否则会加重肠胃负担,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吃青团后最好食用一些易消化的食物,如山楂等。

端午节,吃粽子。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端午节与纪念屈原联系一起后,便有了包粽子是祭吊屈原之说,晋人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周时,楚屈原以忠被谗,见疏于怀王,遂投汩罗以死。后人吊之,因以五色丝角条(粽子)于节日投江以祭之。”荆楚之人,煮糯米饭或蒸棕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简。一般是前一天把粽子包好,夜间煮熟,早晨食用。包粽子主要是用河塘边盛产的嫩芦苇叶,也有用竹叶的,统称粽叶。粽子的传统形式为三角形,一般根据内馅命名,包糯米的叫米棕,米中掺小豆的叫小豆棕,掺红枣的叫枣棕。枣粽谐音为“早中”,所以吃枣棕的最多,意在读书的孩子吃了可以早中状元。过去读书人参加科举考试的当天,早晨都要吃枣棕,至今中学大学入学考试日的早晨,家长也会做枣粽给考生吃。直至今日,每年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棕叶、包粽子,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枣棕,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不仅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行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上海人在端午节吃粽子习俗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清乾隆《上海县志》载:“五日午时,缚艾人,采药物,食角黍,浮菖蒲,(饮)雄黄酒。”上海的粽子形状多为三角形,馅料甜少咸多,其中鲜肉粽最受欢迎。选用上等白糯米,精选猪后腿肉,常在瘦肉内夹一块肥肉,粽子煮熟后,肥肉的油渗入米内,入口鲜美,芬芳和润,酥烂鲜嫩,肥糯不腻。

六月六吃馄饨防止疰夏,是上海农村一种传统习俗。清乾隆《上海县志》载:“六日,啖馄饨,云解注(疰)夏疾。”

七月七吃巧果,以纪念神话中的牛郎和织女。巧果是一种油炸果实,古代列为茶点。制作方法很简单,将初发酵的面团打成薄片,切成5厘米长、2厘米宽的长方片,沿长的一边中央横切一刀,顺手将面片作180度扭转,使之形成一个“结”,放入沸油中炸至金黄,捞出即成。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大多数南货店的糕饼柜长期供应巧果,一些糕饼店也现做现卖。清乾隆时期上海人李行南《申江竹枝词》:“人家油馓巧争夸(俗名巧果),乞巧纷陈果与瓜。金凤染成红指甲,玉尖片片弄桃花。”秦锡田《周浦塘棹歌》:“麦干面细菜油香,油面调匀更入糖。薄薄铺平盘巧果,新翻花样费平章。”一到七夕,上海的商家开始制作、供应巧果,而随着上海近代商业的发展,商家又将巧果开发为随时、长期供应的小点心。薛理勇在《点心札记》中回忆:“我童年青少年时,上海许多南货店的糕饼柜长期供应巧果,我家附近的大饼摊也会利用午后空闲时间制作巧果。我记忆中,每斤巧果售价为7角6分。大概到了上世纪80年代初,上海就很少见到巧果了。”这种巧果,上海的川沙地区叫“粮考”,川沙人在这一天还有做茄饼的习俗。

七月十五中元节,是佛道两教共有的祭祀祖先和亡灵的传统节日。旧时的上海,在这天人们争相给孤寡老人送钱送食物,或接他们到自己家来吃一顿好饭,表示敬意,积善行德。在民间,有捏面人的风俗,面人用糯米粉加赤豆粉芝麻山丹花、玫瑰片等做成,可以玩,也可以吃,孩子最喜欢。今天城隍庙里还有捏面人的摊头,总是围着一拨孩子,看艺人灵巧的手如何于一瞬间变出一个个孩子们喜爱的造型,这可是从梁武帝那时就有的习俗呢。

中秋节,吃月饼。月饼,又称胡饼、宫饼、小饼、团圆饼等,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古代,月饼是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此乃我国月饼的“始祖”。汉代张骞出使西城时,引进芝麻、胡桃为月饼的制作增添了辅料,这时便出现以胡桃仁为馅心的圆形饼,称为胡饼。在我国还流传着一种习俗,每月的初一和十五以及一些特定的节日为祖先牌位点一炷香,烧上一些冥钱,供上一些食品,凡是农作物采摘上市时,先供祖先,再为口福,旧时讲作“祭先”或“荐先”。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也是重要的祭祖先的日子。在上海,此时毛豆和芋艿刚上市,就得“荐先”,久而久之,除了吃月饼,中秋吃毛豆和芋艿也成了上海的节令风俗,还赋予新的风俗意义。沪方言中,婴儿被叫做“小毛头”,而芋艿的生长是中间为一只大芋艿,上海人做“芋艿头”,四周生长着许多芋艿仔,象征着许多孩子陪伴着母亲。所以,中秋吃月饼、毛豆和芋艿既祈祷阖家团圆,又是一种祈子风俗。

九月九吃重阳糕。方方正正的豆沙馅米糕插上三角形的小彩旗,以此寄托对漂泊在外的同胞和亲友的思念之情。何谓重阳?九月九日是两个阳数相逢,“重”是重叠之义,“重阳”不就是两个“九”的重叠吗?在《周易》理论中,“九”是自然数中最大的一个数字,被称为“阳之极数”,九月九日就是两个“极阳”相逢,其相克也特别厉害,据说登高和在手臂上系茱萸可以避灾解厄。在唐代,就已有重阳登高、插茱萸的习俗,杜甫王维都留下诗句:“明年此会知谁处,醉把茱萸仔细看”,“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到了宋代,又增加了吃糕的习俗,在重阳糕上插上一面小彩旗,象征着登高和插茱萸。

十月初一,上海习俗要祭祖。清光绪《华亭县志》:“以面裹菠菜为饼献祠堂。”由此可见,菠菜饼是十月初一祭祀祖先的供品,亦是一种节令食品。

十一月有冬至节,上海人素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因此这一天要烧煮好菜。同时,这一天亦要祭祖,需要特定的食品,如花糕、粉圆等。这些花糕、粉圆在供奉祖先之后,亦可为家人享用。

十二月初八为腊八节,上海及其他地区均有吃腊八粥的风俗,不过,上海的腊八粥则稍有不同。据王韬《瀛濡杂志》记载:“腊月八日,僧尼例以杂果双弓米,遍饷檀越,谓之腊八粥,亦曰佛粥。此风由来旧(久)矣。沪人往往有以汤饼、菜羹和入者。”这里将汤饼和菜羹掺入粥中,显然是上海特殊的风俗,与其他地区稍显不同。

腊月二十三灶神节,上海城乡常用元宝糖上供,这种糖是用饴糖制成的,一寸来长,寓意称心如意,元宝的形状就是发财了。还有一种吃食是“送灶团”,用糯米粉制成红白相间的团子,象征阴阳和合,糖和糯米都是甜的,用来黏住灶王爷的嘴巴,让他吃了嘴甜嘴软。祭品中还有茨菇、地力(荸荠)、老菱,这些吃食的谐音分别代表“是个”、“甜来”、“老灵”的意思。

除夕,贴春联、包馄饨、吃年糕。按传统说法,包馄饨口彩叫做“包财”,馄饨外形很像一只元宝,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可以发财致富。吃年糕,表示高高兴兴,团团圆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