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学术论争的焦点及评价分析

学术论争的焦点及评价分析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20世纪,两派论争的主要内容是贝氏体的定义、相变动力学和相变机制。切变学派称贝氏体相变具有马氏体相变那样的切变机制;而扩散学派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称贝氏体相变就是扩散型的共析分解。两派论争近40年而无果。贝氏体铁素体的形貌多呈条片状,其内部有规则排列的亚单元及较高密度的位错等亚结构。贝氏体转变动力学 切变学派认为:与马氏体相变的Ms点类似,贝氏体转变也存在一个Bs点。2)贝氏体碳化物的析出源问题。

学术论争的焦点及评价分析

在20世纪,两派论争的主要内容是贝氏体的定义、相变动力学和相变机制。切变学派称贝氏体相变具有马氏体相变那样的切变机制;而扩散学派则走向另一个极端,称贝氏体相变就是扩散型的共析分解。两派论争近40年而无果。

(1)贝氏体的定义 切变学派认为:贝氏体是指中温转变时形成的针状分解产物,它具有以下三点特征,即针状组织形貌、浮凸效应以及有自己的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和Bs点。切变学派将贝氏体定义为“铁素体和碳化物的非层片状混合组织”。此定义不正确,理由是:①贝氏体不是混合组织,而是整合系统,混合系统没有自组织功能,而贝氏体中的铁素体和碳化物之间是有机结合、有序配合的整合组织;②铁素体和碳化物的非层片状组织不仅仅是贝氏体,粒状珠光体、回火索氏体等也是铁素体和碳化物的非层片状组织。

扩散学派则反驳说:Bs点和奥氏体等温转变图是合金元素对共析分解动力学的一种影响的表现,表面浮凸也不能作为切变的依据。他们只承认贝氏体是“扩散的、非协作的两种沉淀相竞争的台阶生长的共析分解产物”。这一观点把贝氏体看成是共析分解的产物,很不妥当,不能把贝氏体转变看成为共析分解,二者的转变性质不同,不能混为一谈。贝氏体相变与共析分解有着以下本质上的区别:

1)珠光体由铁素体+碳化物两相组成。贝氏体可以由铁素体+渗碳体组成,或铁素体+残留奥氏体组成,或铁素体+M/A岛组成,或铁素体+渗碳体+奥氏体+马氏体等多相组成。

2)珠光体的晶核是两相,即F+碳化物;而贝氏体的晶核是单相,即贝氏体铁素体(BF)。

3)共析分解的反应式为:A→F+Fe3C,贝氏体相变不能写成此式。上贝氏体和下贝氏体中的碳化物晶核何时形成、以什么形态长大、碳化物析出与否都要视具体条件而定,它不与铁素体共析共生。

4)共析分解在晶界形核,而贝氏体相变的形核可在晶界也可在晶内。

5)珠光体是过冷奥氏体在高温区的平衡分解产物或接近平衡的分解产物,而贝氏体是中温区的非平衡相变产物。

6)珠光体中的铁素体可以是片状的(片状珠光体),或等轴状的(粒状珠光体),其中的位错密度低;而贝氏体铁素体由亚单元乃至超细亚单元构成,位错密度较高,甚至发现存在精细孪晶。

7)珠光体中的铁素体、渗碳体两相存在着比例关系,如共析碳钢的珠光体中,渗碳体的相对量约占13%;而贝氏体中的各相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碳化物析出量不定,还会夹杂着残留奥氏体等相。

因此,贝氏体转变与共析分解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贝氏体相变绝非共析分解。

贝氏体的定义应为:贝氏体是过冷奥氏体的中温转变产物,它以贝氏体铁素体为基体,同时可能存在θ-渗碳体或ε-碳化物、残留奥氏体等相,是一种整合组织。贝氏体铁素体的形貌多呈条片状,其内部有规则排列的亚单元及较高密度的位错等亚结构。

(2)贝氏体转变动力学 切变学派认为:与马氏体相变的Ms点类似,贝氏体转变也存在一个Bs点。贝氏体转变曲线有的独立于珠光体转变曲线;共析钢的贝氏体转变曲线与珠光体转变曲线基本重合,因而只呈现一条C形曲线。加入某些合金元素后,使贝氏体转变温度降低,或使珠光体分解温度升高,导致两条曲线分离。在珠光体转变曲线和贝氏体转变曲线之间会出现过冷奥氏体相对稳定的温度区域,称为海湾区。在海湾区等温105~106s过冷奥氏体也不分解,定义为100%的转变不完全,其下限温度定义为Bs点。从Bs延到Ms稍下的一个温度范围内,存在贝氏体转变不完全区,而且贝氏体相变不完全度随着等温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这种现象类似于变温马氏体的动力学特征,这些认识符合实验事实。

扩散学派则认为,Bs点没有实质性的意义,也没有独立的奥氏体等温转变图,单一的奥氏体等温转变图是正常的。在某些合金钢的奥氏体等温转变图中出现海湾温度区,仅仅是由于合金元素在新相和母相界面上的偏聚行为所造成的一种“类拖曳”作用的结果。在海湾区上、下温度区间所形成的产物虽然在形貌上有不同,但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共析分解的产物。

(3)贝氏体相变的机制 贝氏体相变是属于切变机制还是扩散机制,这是两派论争的核心问题。

切变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1)贝氏体组织在形貌上与无扩散的切变产生的马氏体相似。(www.xing528.com)

2)贝氏体转变形成的浮凸现象与马氏体相变的表面浮凸现象相似。

3)在晶体学位向关系上,贝氏体与马氏体也接近。

4)贝氏体相变在动力学上类似于等温马氏体。

5)贝氏体相变也有转变不完全现象。

6)从热力学上看,当贝氏体在预转变期内形成贫碳区和富碳区时,则贝氏体转变的驱动力可以理解为近似于板条状马氏体的驱动力。

扩散学派的主要观点有:

1)在贝氏体宽面上存在巨型台阶,且贝氏体长大界面为非共格弯曲面,这些事实说明贝氏体可能按扩散台阶机制长大。

2)贝氏体的表面浮凸现象不同于马氏体,不具备切变所要求的不变平面应变的特性,扩散台阶机制也可以形成表面浮凸现象。

3)在晶体学关系上,有些合金的贝氏体惯习面跟同一合金的马氏体惯习面不同。

4)贝氏体的Bs点与奥氏体在该温度时的屈服强度不成线性关系,而与铁原子在奥氏体中的扩散系数成线性关系。因此,在Bs点与鼻温之间,贝氏体转变的开始是受铁原子扩散控制的。

5)对Fe-C等合金系贝氏体转变驱动力的计算结果表明,在热力学上贝氏体不可能以切变机制形成。

6)热力学计算表明,所有碳浓度的Fe-C合金在贝氏体相变时都不可能形成贫碳区,以此否定了贫碳区以马氏体切变方式形成贝氏体的观点。

由于切变学派并不否认碳原子在贝氏体转变中的扩散,因而,双方的分歧集中在贝氏体转变时,铁原子和替换原子是切变位移还是扩散位移,论争反映在以下两个方面:

1)贝氏体铁素体的长大是切变长大还是台阶长大。切变学派观察到在上贝氏体铁素体中有条状亚结构,该亚结构是切变长大的基元,在长大过程中仍然存在碳在铁素体和奥氏体间的继续分配。扩散学派则从试验观察角度提出台阶机制。

2)贝氏体碳化物的析出源问题。切变学派认为,对于下贝氏体来说,碳化物是在过饱和铁素体相上析出,而且是第二过程(第一过程是铁原子的切变),甚至在不太长的等温时间内下贝氏体片中可能没有碳化物析出,而在上贝氏体中由于渗碳体形核困难,因此通常沉淀在铁素体条间富碳的奥氏体上,总之,碳化物析出与铁原子切变是相互独立的过程。扩散学派认为,贝氏体中的碳化物很可能是在台阶机制长大过程中γ/α的相间沉淀,而不需要从过饱和铁素体相中析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