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原子集体协同位移的长大探究

原子集体协同位移的长大探究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马氏体晶核的无扩散集体协同位移机制也不同于切变位移,切变机制存在1~2次切变角为θ的晶体切变过程。在K-S关系中,奥氏体的<110>γ//<111>α,在最密排晶向上原子的位移距离特别小。从图中可见这些原子以集体的、协同的、不可逆的跃迁位移,一次性完成A→M的晶格重建,即一次性转变为体心正方结构,满足马氏体实际的晶格参数,完成马氏体转变。计算表明,每移动26个原子就形成一个位错。

原子集体协同位移的长大探究

与纯铁γ→α马氏体的转变不同,在钢中马氏体相变的晶格改组过程中存在原子的位移问题。

马氏体晶核的长大是无扩散的集体协同的位移机制[13,23,24]。所谓集体是指包括碳原子在内的所有原子,即碳原子、铁原子、替换原子;所谓协同是指所有原子协作性地同时移动。这一机制与贝氏体相变中原子的迁移方式存在必然的联系,是逐渐演化而来的。贝氏体铁素体的形成是界面原子非协同热激活跃迁机制。碳原子是扩散位移,铁原子位移是非协同的界面跃迁。

马氏体晶核的无扩散集体协同位移机制也不同于切变位移,切变机制存在1~2次切变角为θ晶体切变过程。上已叙述。切变过程缺乏热力学可能性,也不符合事物逐渐演化的规律。

奥氏体的<110>γ上E值较小,并且原子排列密度最大;而马氏体的<111>α上原子排列密度也最大。因此,马氏体与奥氏体保持K-S关系,相界面匹配最好,能量最低。

在K-S关系中,奥氏体的<110>γ//<111>α,在最密排晶向上原子的位移距离特别小。

如果是wC=1.4%的Fe-C合金马氏体(c/a=1.06),当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高碳奥氏体最密晶向<110>γ上铁原子的距离为0.2545nm,而马氏体最密晶向<111>α上铁原子的距离为0.2509nm。也就是说,奥氏体<110>γ上的铁原子转移到马氏体晶格的<111>α上,成为马氏体晶格上的原子,移动距离仅仅为-0.0036nm,即缩短1.41%,就可以变为马氏体的<111>α上的原子了。在<110>γ晶向上的原子转变为马氏体晶格的<111>α上的原子时错配很小,则两相在此晶向上可共格连接,造成的畸变能极小。

图5-52所示为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时晶胞的相对位置图解,图示为一个奥氏体晶胞和一个马氏体晶胞在空间以K-S关系排列的情况。在图中标出了碳原子向马氏体晶胞转移的方向和相对距离,显然其位移距离远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

马氏体晶格上的原子比奥氏体晶格上的原子具有低的吉布斯自由能,因此奥氏体晶格上的原子转移到马氏体晶格上是个自发过程。在图5-52中,奥氏体晶格上的原子分别以不同的位移矢量转移到马氏体晶格上,其位移距离均远远小于一个原子间距,同时进行了菱形角的调整,就变成了马氏体晶格。从图中可见这些原子以集体的、协同的、不可逆的跃迁位移,一次性完成A→M的晶格重建,即一次性转变为体心正方结构,满足马氏体实际的晶格参数,完成马氏体转变。(www.xing528.com)

978-7-111-41953-2-Part01-188.jpg

图5-52 Fe-C合金奥氏体转变为马氏体示意图

同样,在此A→M的晶格重建过程中,位错、层错、界面等缺陷处提供了缺陷能,以辅助形核功,即晶体缺陷为形核的结构涨落和能量涨落提供了有利条件。

奥氏体的<110>γ晶向转变为马氏体的<111>α,奥氏体最密排晶向铁原子间距收缩0.0036nm。由于<110>γ和<111>α两个最密排晶向存在错配度,要不断维持共格关系,就必须形成相变位错。计算表明,每移动26个原子就形成一个位错。<111>α有四组不同的位向,位错线不能中断于晶内,因而组成位错网,这就是马氏体中高密度缠结位错的来源。计算表明位错密度为4.46×1012/cm2,此计算值与实测值(0.3~0.9)×1012/cm2大体上吻合。图5-53所示为35CrMo钢马氏体板条中的极高密度缠结位错的电镜照片。

978-7-111-41953-2-Part01-189.jpg

图5-53 35CrMo钢板条状马氏体中密度极高的缠结位错(TEM)

γ→α转变造成宏观上的体积膨胀,产生应变能,极高位错密度的形成产生晶体缺陷储存能。这些能量消耗都是在两相自由能之差范围内(即相变驱动力)完成的,不存在也不需要额外的巨大的切变能,故钢中马氏体相变能够在相变驱动力作用下很快完成转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