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Al-Si合金的双重变质处理方法

Al-Si合金的双重变质处理方法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对于过共晶铝硅合金,如A390等,其双重变质是指对初晶硅及共晶硅的同时变质或细化。以下主要针对过共晶Al-Si的双重变质问题进行叙述。稀土对Al-Si合金共晶硅的变质效果和钠、锶变质相仿或略低,为大家所公认,但对变质机理尚有分歧。P-RE的复合变质工艺对w=20%的过共晶Al-Si合金中的初晶硅具有良好的变质细化效果,初晶硅平均尺寸在20~30μm。图1-44所示为P-RE复合变质的Al-20Si-2Cu-1Ni-0.4Mg-0.6RE多元铝合金铸态金相图片[18]。图1-45为Al-20Si-2Cu-1Ni-0.4Mg-0.6RE合金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

Al-Si合金的双重变质处理方法

对于亚共晶铝硅合金,如ZL101、ZL104等,其双重变质是指对初晶α-Al及共晶硅的同时变质或细化。如前所述,可通过同时添加Al-Ti-B中间合金及Al-Sr中间合金等,起到同时细化α-Al枝晶及变质共晶硅的作用。

对于过共晶铝硅合金,如A390等,其双重变质是指对初晶硅及共晶硅的同时变质或细化。以下主要针对过共晶Al-Si的双重变质问题进行叙述。

w(Si)大于16%的高硅铝合金具有质轻、耐磨、耐热、热膨胀小等诸多优点,在航空航天汽车及机械行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高硅铝合金中,虽然含硅量越高,其耐磨性及耐热性越好,但初晶硅的细化越困难。随着硅含量的增加,合金中初晶硅体积增大,使得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塑性都降低。因此,改善高硅铝合金综合力学性能的研究仍然是当今的重要研究内容。

目前,对过共晶铝硅合金的强化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采用高效的复合变质剂,如磷+稀土,或磷+钠盐等,以达到细化初晶硅和共晶硅的目的来提高合金的强度。过共晶铝硅合金只有得到双重变质的效果,其优越的性能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二是以先进工艺措施,如快速凝固技术,通过细化晶粒对合金材料进行改良。三是以合金化的手段开发新型合金,即通过各种元素在铝合金中的作用,优化元素的添加量和添加工艺来研制高强度的铝硅合金。以下主要针对第一方面介绍最近的进展,至于第二方面,已在前面提到,第三方面将在第4章有所涉及。

1.磷-稀土复合变质技术

(1)变质机理 磷-稀土复合变质技术中,磷对初晶硅进行细化,而稀土(RE)对共晶硅起变质作用。如前所述,磷对初晶硅的变质机理是,磷在合金中易于与铝形成AlP化合物。AlP的晶格常数a=0.5451nm,而硅的晶格常数为a=0.5428nm。根据晶体结构相似、晶格常数相近的原理,AlP可以起到异质核心的作用,由于晶核数目增加而使初晶硅细化。

稀土对Al-Si合金共晶硅的变质效果和钠、锶变质相仿或略低,为大家所公认,但对变质机理尚有分歧。

根据实验结果,一种观点认为:由于稀土元素在α(Al)和硅相中的分配系数极小,凝固时在固液界面前富集,稀土元素不吸附在硅晶体的(111)和(100)面上。稀土富集程度不高,生长速度较低时,稀土来得及向液相中扩散,铝原子和硅原子仍能扩散,通过富集层在固相上析出,两相正常生长,呈不变质的板片状组织。只有当生长速度大,稀土富集程度高时,才阻碍α(Al)、硅两相正常生长。α(Al)的生长是各向的,能同时横向长大而相连,形成近似于原来形状的生长面;硅的生长服从晶体学要求,各向异性,只能靠孪晶侧向分枝,通过反复调整孪晶生长方向,达到与α(Al)协调生长。最终长成侧面为(110)、生长表面为(111)、生长方向为[100]的纤维状共晶硅。因此稀土变质和凝固速度有关,是一种对冷速敏感的变质剂。要获得良好的变质效果,必须在工艺上创造快冷的条件,如采用金属型。

通过引入特定晶面的单晶硅子晶,考察硅相的生长行为,发现稀土和钠、锶不同,稀土没有减少外延初晶硅板块的数量,即没有“毒化”硅晶核的作用,但明显降低共晶平台。

另一种观点根据实验结果认为,绝大部分稀土富集在晶界处,形成AlSiFe- RE复杂化合物。这部分稀土不起变质作用,反而降低合金的塑性。起变质作用的是原子态存在的稀土,凝固时吸附在共晶硅的晶面上,抑制了(111)面铺开长成板片状,同时也嵌入硅晶体点阵内,产生层错。由于稀土原子比硅原子大,促使产生硅孪晶,加快在生长过程中的进一步分枝,细化共晶硅。变质机制和钠、锶相似,对冷速不敏感。因此,金属型、砂型均能取得良好的变质效果。

(2)稀土的加入方式和加入量 有两种加入方式,即以稀土化合物方式或以Al-RE中间合金方式。用这两种方式加入,稀土溶于α(Al)和硅相中都很少,分布基本是均匀的。但在晶界上,氟化稀土变质的,只有少许的稀土富集,用Al-RE变质时会出现粗大的块状及三角形化合物,稀土含量较高。

稀土的加入量和含硅量、冷却速度有关,在0.2%~1.0%(质量分数)范围内变动。含硅量高,冷却速度慢,取下限,反之取上限。加入量过大,晶粒反而粗大。

(3)组织及性能 图1-42所示为高硅Al-Si合金分别采用磷变质和P+RE复合变质时的铸态试样金相组织,其化学成分为:w(Si)=20%、w(Cu)=2.0%、w(Ni)=1%、w(Mg)=0.4%、w(Mn)=0.5%、w(Fe)≤0.25%,余为铝。初晶硅尺寸从未加磷时的100μm以上细化到了30μm左右,共晶硅呈长针状的未变质形态(见图1-42a)[17]。P-RE的复合变质工艺对w(Si)=20%的过共晶Al-Si合金中的初晶硅具有良好的变质细化效果(见图1-42b),初晶硅平均尺寸在20~30μm。正如诸多文献报道所指出的,稀土元素对过共晶Al-Si合金中的共晶硅有变质细化效果,但其变质效果没有锶或钠盐对共晶硅的变质效果好,仍有部分细长针状共晶硅,平均长度在40~50μm。经T6热处理后(见图1-43),初晶硅的形态几乎没有变化,而合金中的共晶硅由长针状变为粒状或短杆状,形态得到了很大改善,共晶硅为粒状化且均匀分布于α-Al基体中,这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合金力学性能。T6热处理后该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到280MPa左右。

图1-44所示为P-RE复合变质的Al-20Si-2Cu-1Ni-0.4Mg-0.6RE多元铝合金铸态金相图片[18]。由图可以看出,该高硅铝合金中至少有七种析出相,其中,a:α-Al、b:初晶硅、c:共晶硅、d:AlFeMnSi相、e:AlCuNi化合物、f:Al- RE-Si-Cu-Ni五元化合物、g:黑色的Mg2Si,其中化合物d、e、f将在后面详细论述。图1-45为Al-20Si-2Cu-1Ni-0.4Mg-0.6RE合金粉末的X射线衍射图。由图可以看出,合金中还检测到NiSi2、Al3Ni2、Fe2MnSi、AlCe3等化合物相的存在。

978-7-111-36836-6-Chapter01-93.jpg

图1-42 不同变质剂处理w(Mg)=0.4%的高硅铝合金铸态金相组织

a)磷变质 b)P-RE复合变质(www.xing528.com)

978-7-111-36836-6-Chapter01-94.jpg

图1-43 高硅铝合金T6热处理组织(P+RE复合变质)

978-7-111-36836-6-Chapter01-95.jpg

图1-44 Al-20Si-2Cu-1Ni-0.4 Mg-0.6RE多元铝合金铸态金相

图1-46所示为Al-20Si-2Cu-1Ni-0.4Mg-0.6RE多元铝合金面扫描图。由图可见,合金元素Ce和La的分布位置基本一致,而部分Cu和Ni的分布位置也基本一致,可见合金中Ce和La及Cu和Ni较多的存在于同一化合物中。根据图1-46中元素分布可知,白色箭头所示针状物为富含RE的化合物,且含有少量Cu和Ni。图1-47所示为Al-20Si-2Cu-1Ni-0.4Mg-0.6RE铝合金电镜(SEM)图。图1-47a中的白色针状相A对应于图1-46白色箭头所示相和图1-44中f相,根据电子探针分析结果并结合图1-46中合金元素分布图,可知该相为富含RE的Al-RE-Si-Cu-Ni五元化合物。图1-46b中浅灰色树枝状相B对应于图1-44中的e相,为AlCuNi化合物。灰色不规则块状物C对应于图1-44中的d,为AlFeMnSi相。可见随着Ni、Mn、RE等合金元素的加入,合金中析出相变得更加复杂。Belov对Al-Si-Cu-Mg-Ni系活塞合金的相组成研究认为,该五元系可看成是由Al-Si-Cu-Mg、Al-Si-Mg-Ni和Al-Si-Cu-Ni四元系构成,并总结出Al-Si-Cu-Mg-Ni五元系活塞铝合金凝固生成相流程图。随着温度的降低,熔体中先析出初晶硅,随后依次发生二元、三元或四元共晶反应,析出ε(Al3Ni)、θ(Al2Cu)、M(Mg2Si)、δ[Al3CuNi(Al3Ni2)]、γ(Al7Cu4Ni)、Q(Al5Cu2Mg8Si6)等相,由于含Ni的四元、五元系合金的生成相尚未全部确定,所以实际的生成相会更复杂。

978-7-111-36836-6-Chapter01-96.jpg

图1-45 Al-20Si-2Cu-1Ni-0.4Mg-0.6RE铝合金X射线衍射图

978-7-111-36836-6-Chapter01-97.jpg

图1-46 Al-20Si-2Cu-1Ni-0.4Mg-0.6RE铝合金面扫描图

RE的化学性质活泼,Al-Si合金中加入RE对共晶硅有较为明显的变质效果(如图1-42)。当合金中RE的加入量超过变质所需量时,RE和Al、Si等生成AlRESi化合物。研究表明,ZL104中w(RE)>0.3%后,合金中明显出现针状富RE相。如图1-46及图1-47所示,Al-20Si-2Cu-1Ni-0.4Mg-0.6RE铝合金在加入w(P)=0.08%和w(RE)=0.6%复合变质后,组织中也出现了白色针状的富RE化合物。由于RE与Cu、Ni的交互作用较小,因此促使部分Cu和Ni元素固溶于该五元化合物中。混合RE对w(Si)=12%的共晶铝硅活塞合金性能影响的研究中也发现,合金中加入w(RE)=0.2%的富Ce混合稀土,也有该种针状富RE五元化合物的生成,且该化合物可能有利于改善合金的高温性能。

978-7-111-36836-6-Chapter01-98.jpg

图1-47 Al-20Si-2Cu-1Ni-0.4Mg-0.6RE铝合金SEM图

2.磷-钠盐复合变质技术

研究表明,对w(Si)=20%~22%的合金,在850℃以下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NaH2PO4·2H2O钠盐(其中w(Na)=0.3%、w(P)=0.4%),10min后先出现磷的细化作用,随着保温时间的推移,钠的作用逐渐明显,到40min左右达到峰值,以后钠的作用渐次消失。因此,加入钠盐后20~40min有双重变质效果。缺点是变质效果不稳定。

加入其他磷酸盐[如(NaPO3)n]也有类似情况。也有通过先加钠盐后加磷进行复合变质的工艺研究,都有一定的双重变质效果[19]

对于Al-Si-P-Na四元系,合金中可能出现的相有Al、Si、(NaAl)Si2、AlP及Na3P。化合物相的出现取决于Na∶P值,当比值为2.2左右,Na与P化合成Na3P,比值更高时生成(NaAl)Si2;当比值小于2.2时,出现AlP。在(NaPO3)n中,w(Na)=23%,w(P)=30%,Na∶P<2.2。因此,当加入(NaPO3)n进行处理时,将会生成AlP。AlP成为初晶硅异质核心,细化初晶硅。同时,熔液中含有一定量的Na,从而对共晶硅也产生变质作用。毋庸置疑,(NaPO3n起到了细化初晶硅、提高合金性能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