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3.1 项目建成初期
1.建成初期调度任务
(1)在实施大东湖引水调度之前,应先期改善沙湖水质,尽量减少湖泊间污染物的迁移。沙湖小循环的引水线路是通过曾家巷闸(泵站)引水进入沙湖,经沙湖港,由罗家路排入长江。
(2)东湖各子湖的水质状况具有差异性,团湖、后湖水质优于郭郑湖、汤菱湖和水果湖,东湖总体水质低于严西湖。在初期引水过程中,会使东湖中水果湖、郭郑湖较差的水体进入水质相当较好的后湖,造成后湖水质暂时的恶化。为避免湖区间污染物的迁移,在引水过程中,采取分步实施引水调度方案,即引水初期不向严西湖调水,先实施东湖引水调度,待东湖水质优于或接近严西湖时,再向严西湖进行生态引水。东湖引水调度线路是由青山港闸和曾家巷闸(泵站)引水进入东湖,经新沟渠直接排出。
2.建成初期调度方案
数模分析进行了典型年(1981年)东湖、沙湖水质调度分析,据前期研究沙湖小循环独立计算成果,泵站引水十几天能达到预期效果。据前期研究东湖中循环独立计算成果,到7月31号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之前青山港闸引水30多天。由此确定项目建成初期调度方案如下。
第一年:基本按独立计算的小、中循环成果来调度,不同点是没有青山港闸单独运行工况,中循环是曾家巷闸(站)和青山港闸共同引水由新沟渠排出来实现。因为项目建成初期沙湖水质很差,根据小循环独立计算成果,曾家巷泵站采用前20天引水实施小循环,之后泵站引水进入东湖循环,泵站运行仍按每年前期4月21日—5月31日,后期10月1—31日时段控制。以典型系列年为例,1978年4月21日—5月10日泵站引水实施沙湖小循环,5月11—31日泵站引水进入东湖循环。项目建成初期,东湖子湖水果湖、郭郑湖、汤菱湖水质较差,仅靠曾家巷泵站20天引水来解决初期水质调度是不够的,根据中循环独立计算成果,从曾家巷闸自流引水进入东湖开始,采用前30天自流引水(包括青山港闸引水)实施中循环较合适,之后实施大循环,则1978年6月1—30日两闸引水进行东湖循环;从7月1号起实施大循环,此时新沟渠分流25%,九峰渠分流75%,10月泵引水亦按此分配(下同)。
第二年至稳定期:通过项目建成初期第一年的水质调度,沙湖、东湖水质得到了较大改善,沙湖小循环和东湖中循环时间可逐年减少,大循环时间则逐年增加,调度时间的变化根据东湖、沙湖水质监测点水质指标来控制。
6.3.3.2 正常运行期
1.引水流量分配
在正常运行期,引水进入东湖后的水量分配,新沟渠分流25%,九峰渠分流75%。(www.xing528.com)
2.正常运行调度方案
(1)自流引水。当青山港进水闸、曾家巷进水闸具备引水条件时即开闸引水,保持江湖的生态连通。引水进入东湖后按前述分配比例进行水量分配。
(2)泵站引水时间。当长江水位低于曾家巷进水闸、青山港进水闸引水水位时,适时启用曾家巷泵站提引江水。根据数模分析成果,设计每年前期4月21日—5月31日,后期10月1—31日为泵站引水时段。
(3)调度方案。考虑到枯水期(11月—次年4月)湖泊水质污染指标有所反弹,每年利用曾家巷泵站前期引水进行沙湖小循环和东湖中循环,其中前10天进行沙湖小循环,之后泵站引水进入东湖中循环,自流引水及10月泵站引水实施大循环。
以典型系列年(1981年型)为例,1981年4月21—30日泵站引水实施沙湖小循环;5月1—31日泵站引水进入东湖中循环;6月3—8日、7月1—10日、7月12日—8月7日、8月20日—9月28日曾家巷闸和青山港闸引水以及1981年10月1—31日泵站引水实施大循环。
3.港渠流动性调度
除湖泊调度,曾家巷泵站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解决大东湖水网众多港渠的流动性。受地形条件所限,区内渠道纵坡均较缓,渠道断面较大,枯水期降水量小,产生径流基本当作初期雨污水截走,除罗家港、沙湖港、北湖渠有处理后的废污水排放外,其他港渠由于没有新的水量进入,水体几乎没有流动性。为解决这一问题,利用曾家巷泵站提水进入东湖,一是经东湖港、新东湖港、东杨港往青山港调度;二是经九峰渠往北湖水系调度。调度时间根据各港渠需要适时进行。
4.退水
自流引水期间,引水进入东湖后向新沟渠和九峰渠分流,新沟渠的分流水量流经沙湖港、罗家港,由罗家路泵站排出,泵站排水流量为新沟渠分配流量与日常排水量之和。九峰渠的分流水量进入严西湖后进行北湖水系循环,一路经红旗渠向北湖供水,退水入北湖大港;另一路经西竹港→竹子湖→竹青连通渠→清潭湖→北严港,退水入北湖大港,再由北湖泵站排出,泵站排水流量为北湖大港退水流量与日常排水量之和。
泵站提引期间,涵闸可自排出江,涵闸排水按湖泊水位要求调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