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微生物形态及特征分类

微生物形态及特征分类

时间:2023-07-01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具有细胞结构形态的微生物称为细胞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又因细胞结构的不同而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的特点是细胞内有明显的核区,但无核膜包围,如细菌、放线菌等均属于此类。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含有具体的细胞核,有核膜包围。这类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真菌界中的霉菌、酵母菌和大型真菌。细菌的菌落形态取决于组成菌落的细胞结构和生长行为。

微生物形态及特征分类

微生物分为细胞型和非细胞型两类。具有细胞结构形态的微生物称为细胞型微生物。这类微生物又因细胞结构的不同而分为原核微生物和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的特点是细胞内有明显的核区,但无核膜包围,如细菌放线菌等均属于此类。真核微生物的细胞含有具体的细胞核,有核膜包围。这类微生物包括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和真菌界中的霉菌酵母菌和大型真菌。病毒则属于非细胞型的微生物。

1.细菌

细菌(Bacteria)是微生物的一大类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广、种类多,与人类生活和食品生产关系十分密切。细菌菌体一般很小,大多数为1μm左右。通常要用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进行观察。

(1)细菌的形态

1)细菌的个体形态:虽然细菌的种类繁多,就单个细胞而言,其基本形态可分为球状、杆状、螺旋状三种,分别被称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2)细菌的群体形态:细菌的群体形态特征主要是指菌落。把纯种的细菌用无菌操作的方式接种到另一种培养基上,置于一定的温度下,经过一定的时间培养后,在培养基的表面或里面,由一个菌体繁殖而积累了许多菌体细胞,出现肉眼可见的群体,这种菌体称为菌落。

细菌的菌落形态取决于组成菌落的细胞结构和生长行为。所以菌落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鉴别细菌和分类的依据之一。

(2)细菌的大小 细菌细胞的大小通常是以μm为单位。虽然各种细菌大小不同,但一般相差不大,其平均大小为1~3μm。球菌的大小以其直径来表示,一般为0.5~2μm,杆菌的大小以长×宽来表示,一般长度是1~5μm,宽度是0.15~1.5μm,螺旋菌的大小也以长×宽来表示。

(3)细菌的细胞结构 细菌的细胞虽小,但内部结构相当复杂。所有的细菌都具有的结构称为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和内含物。而像芽孢、荚膜、鞭毛等是某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所具有的结构,属于特殊结构,如图1-10所示。

978-7-111-52684-1-Chapter01-52.jpg

图1-10 细菌的结构

1—粘液层 2—中质体 3—鞭毛 4—细胞膜 5—细胞壁 6—纤毛 7—荚膜 8—核质体 9—异染粒

1)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

①细胞壁:细胞壁是包在细胞表面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结构,一般厚为10~80nm。用于维持细胞外形,并使细胞免受机械损伤和渗透压的破坏。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1884年,Gram发现一种染色方法,可将所有细菌分为两种类型,这种方法称为革兰氏染色法,即用草酸铵结晶紫液再加碘液使菌体着色,继而用乙醇脱色,再用番红复染。经此法染色后的细菌分为两类:一类经乙醇处理后仍然保持初染的深紫色,称为革兰氏阳性菌,以“G+”表示;另一类经乙醇脱色后迅速脱去原来的着色,称为革兰氏阴性菌,以“G-”表示。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的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不同。

②细胞膜:细胞膜又称为细胞质膜或原生质膜,是紧靠在细胞壁内侧的、柔软而富有弹性的薄膜。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约40%)、蛋白质(约60%)及多糖(约2%)。磷脂形成膜的基本结构,构成双分子层,蛋白质镶嵌于其中。

细胞膜是具有选择性的半渗透膜,控制细胞内外一些物质的交换渗透作用,同时还是许多酶系统的主要活动场所。

③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质是指包在细胞膜以内除核质体以外的物质,它是一种无色透明、粘稠的胶体。细胞质是细胞的内在环境,含有多种酶系统,是细胞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细菌细胞质内常含有各种物质,它们大多数是细胞的贮藏物质,有些是细胞的代谢物质,统称为内含物。化学成分主要是糖类、脂类、含氮化合物以及无机物等。但同一菌种在同一条件下,常含有一定的内含物。这一点有助于鉴定细菌。

④核质体:细菌是原核生物,核的结构不完善,没有核膜包裹,没有核仁,仅是紧密结集的丝状染色质,称为核质体或拟核。它的主要成分是DNA,用于记录和传递遗传信息

2)细菌细胞的特殊结构:

①荚膜:有些细菌生活在一定营养条件下,可向细胞壁表面分泌出一层疏松透明、粘液状或胶质状的物质,形成较厚的膜,称为荚膜。

②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的一定阶段,细胞质浓缩聚集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圆柱形的特殊结构,称为芽孢。

芽孢含水量低,又具有厚而致密的壁,所以对化学药品、干燥、高温等具有很强的抵抗力。由于芽孢具有这种特性,因而对食品工业的灭菌就有一定的影响。

③鞭毛:运动性细菌细胞的表面,首先有一根或数根由细胞内伸出的细长、弯曲、毛发状的丝状物,称为鞭毛。鞭毛是细菌的运动器官,非常细,因此只有用特殊的鞭毛染色法,使染料沉积在鞭毛上,加大直径,方可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它的着生状态,决定细菌运动的特点。

(4)细菌的繁殖方式 微生物的繁殖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一般以二分分裂法的无性繁殖方式为主进行繁殖。

(5)细菌的染色 很多微生物,尤其是细菌,个体微小而透明,非经染色否则不易观察清楚,用染料使微生物着色后,就能使微生物细胞与其背景的色差较大,色差越大,则其物象的轮廓显示越清楚,因此染色技术是观察微生物形态的基本技术。(www.xing528.com)

2.酵母菌

酵母菌是人类较早应用于制作面包酿酒等的一类微生物。近年来的应用越来越广,酵母菌体可供食用和作饲料,并可提取核酸、辅酶A、细胞色素C、凝血质等贵重药品,利用其代谢产物,制取维生素、有机酸和酶制剂等;同时,也可用于石油发酵和石油脱蜡等。

(1)酵母菌的形态及其大小 大多数酵母菌为单细胞,一般呈圆形、卵圆形或柠檬形,大小为(1~5)μm×(5~30)μm,最长的可达100μm,各种酵母菌有一定的大小和形态,如图1-11所示。

978-7-111-52684-1-Chapter01-53.jpg

图1-11 酵母菌的基本形态

a)圆形 b)椭圆形 c)卵圆形 d)柠檬形 e)香肠形

酵母菌的菌落形态特征与细菌的菌落相似,但较细菌菌落大而厚,多数不透明,一般为圆形,表面光滑、湿润、粘稠,多数为乳白色,少数为粉红色或红色。

(2)酵母菌的细胞结构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与细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很相似,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其内含物。

酵母菌与细菌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酵母菌有明显的核。

(3)酵母菌的繁殖方式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无性繁殖又分为芽殖和裂殖。

3.霉菌

霉菌(Mold)为“丝状真菌”的统称。凡是在基质上长成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菌丝体的真菌均称为霉菌。

(1)霉菌的形态与结构 霉菌菌体均由分枝或不分枝结构菌丝构成,许多菌丝交织在一起称为菌丝体。菌丝平均直径为2~10μm,比一般细菌和放线菌的菌丝大几倍到几十倍,与酵母菌相似。

霉菌的菌丝有两种,一种菌丝中无横隔,如毛霉和根霉;另一种菌丝有横隔,如木霉、青霉、曲霉等就属于此类。

霉菌菌丝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及各种内含物组成。

(2)霉菌的菌落特征 霉菌的菌落是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因菌丝较粗且长,形成的菌落较疏松,呈绒毛状、棉絮状或蜘蛛网状,一般比细菌菌落大几倍到几十倍。菌落特征也是鉴定霉菌的主要依据之一。

(3)霉菌的繁殖 霉菌主要依靠各种孢子进行繁殖。形成孢子的方式,分为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两种。

4.病毒

(1)病毒的一般形状 病毒是超显微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分子生物,它们在活细胞外,具有一般化学大分子特征,一旦进入寄主细胞,又具有生命特征。

病毒按寄主范围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昆虫病毒、微生物病毒四类。

(2)噬菌体(Phage) 它是微生物细菌病毒的一种,在食品发酵工业的生产中,具有危害性。

1)噬菌体的形态和结构 噬菌体有三种形态:蝌蚪形、球形和杆形。绝大多数为蝌蚪形。

噬菌体大小不一,头部直径为20~100nm,尾长由0~300nm不等。

噬菌体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核酸和蛋白质。核酸被包围在头部的蛋白质衣壳中,约占噬菌体总量的50%,尾部由蛋白质组成。

2)噬菌体的繁殖 噬菌体侵入寄主细胞进行繁殖的过程如下:吸附→侵入→复制→装配→释放。

噬菌体对寄主细胞的危害,实质上就是它繁殖的结果。噬菌体裂解寄主细胞的现象表现在液体培养基中,能使混浊的菌液变清;若在固体琼脂培养基上,就可出现噬菌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