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泵房整体稳定校核
干室型泵房整体稳定校核一般应包括抗滑、抗浮两种情况。根据干室型泵房的结构特点,干室三面都回填土,因受力比较均匀,通常不必进行抗滑稳定计算。但是,由于干室内不允许进水,在高水位时浮力很大,必须进行抗浮稳定校核。
抗浮稳定校核可选择这样的计算情况,即泵房土建施工完毕,机组未安装、未回填土,但泵房四周达到设计最高水位时,此时抗浮力为泵房土建部分自重,包括屋面系统、砖墙、水下墙及底板等,设其为W (方向朝下),浮托力为泵房淹没于水下同体积的水重,设为W浮(方向朝上)。
抗浮稳定程度以安全系数K浮表示。K浮为抗浮力与浮托力的比值,即
式中 K浮——允许的抗浮安全系数,一般[K浮]>1.1。
如果计算的K浮不满足抗浮稳定要求,可考虑增加泵房的自重或将底板适当的伸出并回填土,以利用其上的水重及土重,从而加大泵房的抗浮力。
计算情况的选择,应以最不利情况为准,但有时难以预见哪一种情况为最不利时,则必须按几种情况分别计算,予以比较。
2.地基应力校核
干室型地基应力的校核情况,取泵房土建施工完毕、机组已经安装及进水池为设计最低水位。若机组台数较少可取整个泵房作为计算单元,否则可沿泵房长度方向,取一台机组与相邻另一台机组的中线所夹的范围作为计算单元,如图4-34所示。地基应力计算为
(www.xing528.com)
其中
式中 pmax——基础底面边缘最大地基应力,kPa;
pmin——基础底面边缘最小地基应力,kPa;
∑N——计算单元内所有垂直力之和,kN;
B——计算底板宽度,m;
l——计算单元长度,m;
e——偏心距,m ,∑N 作用点对于底板中线的距离;
∑MA——计算单元内所有外力(包括水平力和垂直力)对A点的力矩之和,kN·m。
根据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面规范的有关规定,按允许承载力计算地基应力时,应满足基础底面处的平均地基应力p小于修正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R,即p≤R(kPa)。受偏心荷载作用时,除符合p≤R要求外,还应满足pmax≤1.2R。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