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站进水建筑物是连接泵站引水渠道和泵房的工程设施。其主要作用是为水泵创造良好的进水条件,是由前池和进水池组成的。泵站进水池位于泵房前或下方,水泵进水管直接从进水池中吸水;泵站前池是连接引水渠与进水池的渐变段。
(一)前池
前池是引水管(渠)和进水池的连接建筑物。前池的形状和尺寸,不仅会影响水流流态,而且会对泵站工程的投资和运行管理带来很大影响。然而,在工程实践中,往往对这部分设计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由此而来引起的进水池流态恶化,水泵机组振动,泵站效率下降,池内泥沙淤积等问题严重的例子时有发生。因此,认真分析研究前池的流动规律,合理确定前池的形状和尺寸,是泵站工程的重要问题之一。
根据水流方向,前池分为正向进水和侧向进水两大类。
1.正向进水前池
正向进水前池是指前池的来水方向和进水池的进水方向一致,前池的过水断面一般是逐渐扩大,如图4-2所示。
正向进水前池的主要特点是形状简单,施工方便,水流容易满足要求。但在水泵机组较多的情况下,为了保证池中有较好的流态,需要增加池长,从而导致工程量的增加。这对于开挖困难的地质条件和用地困难的城区更是这样。因此,正向进水前池又出现了折线形和曲线形。在保证池中具有较好流态的情况下,尽量缩短前池长度。
图4-2 前池和进水池示意图
(a)平面图;(b)断面图
1—泵房;2—机组;3—进水管;4—进水池;5—翼墙;6—前池;7—引渠
2.侧向进水前池
侧向进水前池的来水方向和出水方向是正交或斜交的,如图4-3所示。
由于池中的水流需要改变方向,池中流速分布难以均匀。因此,池中容易形成回流和旋涡,从而影响水泵的性能。但因侧向进水前池占地较少,工程投资较省,在工程实际中也经常遇到。所以,认真研究侧向进水前池的水力特性,确保池内水流平稳,不出现回流和旋涡,是十分重要的。
(二)流态分析
1.正向进水前池的流态分析
正向进水前池流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扩散角的大小。根据水力学原理,扩散水流的扩散能力可用扩散角α来表示。它与初始断面的流速υ有很大关系。υ越大则水流的固有扩散角α越小。当前池实际扩散角大于水流固有的扩散角时,前池中的水流将会脱离边壁,出现回流和旋涡。图4-4所示就是这种不良流态的示意图。
图4-3 侧向进水前池
1—引渠;2—前池;3—进水池;4—水泵
图4-4 前池中的回流
(a)水流状态;(b)断面Ⅰ—Ⅰ流速分布
由图4-4可见,在主流的两侧有较大的回流区,在进水池两侧会形成旋涡。由于水流来不及扩散,水流直接冲击进水池后墙,然后折向两侧,引起侧边回流。由于中间主流大于边侧回流流速,回流区的水位和压力大于主流区。在这种压力差的作用下,主流断面进一步压缩,流速进一步增大,从而导致池中流态更加恶化。试验表明,前池中的流态对水泵性能及工程管理将带来很大影响。例如,前池的流态可能涉及到进水池的流态,使进水池形成旋涡。一旦产生进气漏斗旋涡,空气将会进入水泵,从而降低水泵效率,使机组产生振动和噪音。另外,不良的水力条件还会引起前池的冲刷和淤积。图4-5为某站前池断面的流速分布和淤积情况,在边侧回流区的淤积深度达4m 。
图4-5 前池断面流速和淤积情况
1—1974年淤积部分;2—1996年淤积部分
2.侧向进水前池的流态分析
侧向进水前池内的流态主要取决于引渠的末端流速、前池的形状和机组的运行组合。如图4-6所示,为某电厂循环泵站侧向进水前池的模型实测流动状态。由图4-6可见,在前池形式、尺寸一定的情况下,水流从两个涵洞进入前池后,池内流态取决于机组运行组合。当1号机组运行时,不仅1号涵洞的水流会流向1号机组的进水口,2号涵洞的水流也会穿过中间隔墩的孔口同时流向该处。由于B、C处呈直角形,水流突然扩散,池中出现了四个大小不同的回流区。水泵进水口处还会出现旋涡。当5号机组运行时,1号涵洞的水流经过大回转以后,也会穿过中间隔墩的孔口,流向5号机组的进水口。2号涵洞的水流也是经过大转弯后才进人5号机组的。因此,在池中也形成了四个大小不同的回流区。由于水流是斜向进入运行机组的进水口,在隔墩的进口处有旋涡出现,进水池内的流速分布不均,从而影响水泵的运行特性。
(www.xing528.com)
图4-6 侧向进水前池的流动状态
(三)进水池
进水池中的流态将对水泵性能产生影响。为了保证水泵有良好的吸水条件,要求进水池中的水流平稳,即流速分布均匀,无旋涡,也无回流,否则不仅会降低水泵的效率,甚至引起水泵空蚀,导致机组振动而无法正常工作。
1.旋涡的形成及其对水泵性能的影响
进水池中的旋涡有表面旋涡和附壁旋涡两种。
(1)表面旋涡。当进水池的水位下降时,池中表层水流流速增大,水流紊乱,在进水管后侧的水面上首先会出现凹陷的旋涡,如图4-7 (a)所示。当水位继续下降 (仍保持水泵流量不变)时,表层流速激增,旋涡的旋转速度也随之加大,旋涡中心处的压力进一步降低,水面凹陷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逐渐向下延伸。随着凹陷的加深,四周水流对其作用的压力也随之增大,故旋涡随水深的增加而变成漏斗状。当这种漏斗状的旋涡尾部接近进水管口时,因受水泵吸力影响而开始向管口弯曲,空气开始断断续续地通过漏斗旋涡进入水泵,如图4-7 (b)所示。如果水位继续下降,则会形成连续向水泵进气的漏斗状旋涡,如图4-7 (c)所示。若池中的水位再继续下降,进水管周围的漏斗旋涡数目将会增加,并很快连成一体,形成与进水管同轴的柱状旋涡,如图4-7 (d)所示,使大量空气进入水泵。水泵吸入空气后,其性能会明显恶化。图4-8所示为空气吸入量对单级离心泵(ns=100)性能的影响;Q0、H0是空气量为零时最高效率点η0 的流量 (m3/s)和扬程(m);P是水泵入口压力(kgf/cm2)(按法定计量单位应为“Pa”,1kgf/cm2=9.80665×104Pa);V0是换算到泵入口压力的空气吸入容积 (m3/s)。由此可见,由于吸入空气量的增加,水泵的效率和扬程都会明显下降。因此,防止表面旋涡将空气带入水泵是进水池设计的重要任务之一。
图4-7 进水池表面旋涡
(2)附壁旋涡(也称涡带)。当进水池设计不合理时,不仅池中流速分布不均匀,而且会在池壁和池底产生局部压力下降。流速分布不均匀不仅会产生表面旋涡,而且在水中也会产生旋涡。旋涡中心的压力很低,低压区旋涡中心的压力则更低。当压力下降至汽化压力时,旋涡中心区的水即被汽化,并呈白色带状,故又称涡带。这种旋涡常常是一端位于池壁(或池底)而另一端位于管口的涡带,如图4-9所示。涡带会将其中心部分的气体带入水泵,当气体带到高压区时,气泡破裂,产生周期性的振动和噪音,影响水泵的性能和寿命。
图4-8 空气吸入量对单级离心泵性能的影响
(a)水泵吸入空气对效率的影响;(b)水泵吸入空气对扬程的影响
2.回流对水泵性能的影响
当进水池或前池设计不合理时,在池中平面或立面可能会出现围绕水泵 (或进水管)旋转的回流现象,如图4-10所示。这种回流,虽然不会将空气带入水泵,但对水泵(特别是直接从池中吸水的立式轴流泵和导叶式混流泵)的性能有很大影响。如图4-10 (a)所示中,虽然在池中的直角处有时出现旋涡2,但水泵周围无围绕水泵旋转的回流,而图4-10中 (b)、 (c)由于进水条件差,在池中均产生围绕水泵旋转的回流,但回流的旋转方向不同,前者逆时针方向,后者顺时针方向。如果水泵叶轮的转动是顺时针方向,在图4-10 (b)中,水泵叶轮与回流旋转方向相反,相当于增加了水泵的转速,水泵的扬程和功率增加,甚至可能使动力机超载,而水泵效率却会降低。图4-10 (c)中的水泵叶轮与回流旋转方向相同,水泵的扬程、功率和效率也都会明显下降。图4-11所示为回流对立式导叶式混流泵性能的影响。
图4-9 附壁旋涡
1—附壁旋涡;2—附底旋涡
图4-10 进水池中回流
1—水泵;2—旋涡;3—水泵叶轮转动方向
图4-11 回流对立式导叶式混流泵性能的影响
(图中单位:ft为英尺,gal为美加仑;1ft=0.3048m;1gal=3.78541×10-3m3;1马力=735.499W)
3.进水池水头损失对水泵工作点的影响
设计不合理的进水池,不仅会产生旋涡和回流,而且会造成较大的能量损失。例如为了防止泥沙淤积需在池中造成较大流速,或为了防止水草杂物吸入水泵而设置了拦污栅,都可能使进水池造成较大的水头损失,影响水泵的正常安全工作。水头损失虽不会改变水泵的性能曲线,但却会增加泵站实际工作扬程H实,从而使水泵运行工作点向上移动,增加泵站的能量损耗。因此,减少进水池中的水头损失,也应成为设计进水池的重要问题。
4.进水池的构造
进水池多为浆砌块石的结构,池壁一般为立式箱形,池底采用不小于10cm厚的混凝土面层浆,以防冲刷和便于清淤。对于从多泥沙水源取水的泵站,进水池中还应考虑防沙措施 (如设冲沙闸、冲沙廊道、涵管等),在池中最低部位应设集水坑,以便检修时排净池中积水。
进水池后墙、侧墙,除采用立墙外,还可采用斜坡式或直斜混合式。直立式边墙可采用浆砌石挡土墙结构,斜坡式可用浆砌石护坡。多机组的进水池之间一般应设隔墩,墩厚为30~50cm的浆砌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