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高温奥氏体化正火工艺及影响因素

高温奥氏体化正火工艺及影响因素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高温完全奥氏体化正火工艺曲线见图15-30,正火温度一般为900~940℃,温度过高会引起奥氏体晶粒长大,溶入奥氏体中的碳量过多,冷却时易于在晶界析出网状二次渗碳体。图15-30 高温完全奥氏体化正火工艺曲线图15-31 阶段正火工艺曲线冷却方式对珠光体量的影响示于表15-19。中温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工艺曲线见图15-34,正火温度一般为800~860℃,当球墨铸铁中存在过量的自由渗碳体或成分偏析较严重时,可采用图15-35所示的阶段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工艺。

高温奥氏体化正火工艺及影响因素

1.高温完全奥氏体正火

球墨铸铁高温完全奥氏体化正火是将铸件加热到Ac1上限+30~50℃,使基体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并使奥氏体均匀化,冷却后获得珠光体(或索氏体)基体加少量牛眼状铁素体,从而改善可加工性,提高强度、硬度、耐磨性,或去除自由渗碳体。

高温完全奥氏体化正火工艺曲线见图15-30,正火温度一般为900~940℃,温度过高会引起奥氏体晶粒长大,溶入奥氏体中的碳量过多,冷却时易于在晶界析出网状二次渗碳体。当为了消除铸态组织中过量的自由渗碳体或复合磷共晶,而必须提高正火温度时,这时为了避免形成二次网状渗碳体,可采用图15-31所示的阶段正火工艺。图15-32是正火温度对珠光体量、硬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978-7-111-32817-9-Chapter15-54.jpg

图15-30 高温完全奥氏体化正火工艺曲线

978-7-111-32817-9-Chapter15-55.jpg

图15-31 阶段正火工艺曲线

冷却方式对珠光体量的影响示于表15-19。采用风冷或喷冷,加快冷却速度,可显著提高基体组织珠光体量。

表15-19 球墨铸铁正火冷却方式与珠光体量

978-7-111-32817-9-Chapter15-56.jpg

注:铸件成分(质量分数,%):C3.7~4.2、Si2.4~2.5、Mn0.5~0.8、P<0.1、S<0.05。

978-7-111-32817-9-Chapter15-57.jpg

图15-32 正火温度对球墨铸铁珠光体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铸态试样25mm×25mm×(120~150)mm,保温30min,风冷)

a)C0.53、Si2.92、Mn0.8、S0.013、P0.072、Mg0.04、RE0.029 b)C0.53、Si2.05、Mn0.75、S0.023、P0.059、Mg0.047、RE0.034(成分后数值均为质量百分数)

球墨铸铁件正火后必须进行回火处理以改善韧性和消除内应力,回火工艺为550~650℃,保温2~4h,回火温度对硬度的影响示于图15-33。

978-7-111-32817-9-Chapter15-58.jpg

图15-33 正火后的回火温度对球墨铸铁硬度的影响(www.xing528.com)

2.中温部分奥氏体化正火

球墨铸铁中温部分奥氏体正火是将铸件在共析临界转变温度内(Ac1下限+30~50℃)加热,基体中仅有部分组织转变为奥氏体,剩下的铁素体正火后以碎块状或条块状分散分布。中温部分奥氏体化正火的球墨铸铁具有较高的综合力学性能,特别是塑性和韧性。

中温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工艺曲线见图15-34,正火温度一般为800~860℃,当球墨铸铁中存在过量的自由渗碳体或成分偏析较严重时,可采用图15-35所示的阶段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工艺。正火温度和正火时间与珠光体量之间的关系示于图15-36和图15-37。

978-7-111-32817-9-Chapter15-59.jpg

图15-34 中温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工艺曲线

978-7-111-32817-9-Chapter15-60.jpg

图15-35 阶段部分奥氏体化正火工艺曲线

978-7-111-32817-9-Chapter15-61.jpg

图15-36 正火温度与珠光体量的关系

1—w(Si)2.42% 2—w(Si)2.82% 3—w(Si)3.27%

3.正火应用实例

球墨铸铁正火工艺应用实例列于表15-20和表15-21。

978-7-111-32817-9-Chapter15-62.jpg

图15-37 保温时间与珠光体量的关系

1—w(Si)2.42% 2—w(Si)3.27%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