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机械零件的变形与预防措施

机械零件的变形与预防措施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机械零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状、尺寸的变化现象称为变形。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会产生塑性变形,应力清除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就是塑性变形。3)在设计中注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减少制造时的内应力和变形。也可采用退火处理方式消除内应力,但要有详细的工艺做保障。

机械零件的变形与预防措施

机械零件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形状、尺寸的变化现象称为变形。变形失效分为弹性变形失效和塑性变形失效。弹性变形失效基本属于刚性问题,在设计和维修中都应该给予重视,无论是传动件、支承件、紧固件、基础件还是主要金属结构件,都应有足够的刚度,尤其是主梁、臂架等构件的刚度更为关键。材料的变形也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弹性变形是可以恢复的变形,应力消除后,变形消失。当应力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会产生塑性变形,应力清除后,变形不能完全恢复的就是塑性变形。

应在以下四个阶段采取减少塑性变形的措施:

1.设计阶段

设计时不仅要考虑零件的强度,还要重视零件的刚度和制造、装配、使用、拆卸、修理等问题。

1)正确选用材料,注意工艺性能。如铸造的流动性、收缩性;锻造的可锻性、冷镦性;焊接的冷裂、热裂倾向性;机械加工的可切削性;热处理的淬透性、冷脆性等。

2)合理布置零部件,选择适当的结构尺寸,改善零件的受力状况,如避免尖角、棱角,改为圆角、倒角;厚薄悬殊的部分可开工艺孔或加厚太薄的地方;安排好孔洞位置,把盲孔改为通孔等;形状复杂的零件在条件许可时可采用组合结构、镶拼结构等。

3)在设计中注意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减少制造时的内应力和变形。

2.制造阶段

在制造中要采取一系列工艺措施防止和减少变形,如铸造的箱体零件毛坯存在的内应力是不稳定的,一般在一年至一年半内逐步消失。也可采用退火处理方式消除内应力,但要有详细的工艺做保障。锻造、焊接的毛坯都有很大的内应力,经热处理的零件也存在内应力。采用时效处理最好,而采用退火处理是迫不得已的办法了。

在制定机械零件加工工艺规程中,要在装夹、切削参数、冷却液及工步安排上采取减少变形的工艺措施。对于经过热处理的零件,注意预留加工余量和调整加工尺寸,这些对预防变形很必要。

3.修理阶段

目前我国尚无统一的计划修理制度,有的采用小修、中修和大修三级修理制度,有的采用一级保养、二级保养和大修理的修理制度。下面就目前普遍采用的几种修理内容作介绍。

(1)一级保养维护内容

1)对起重机械机械传动部分、电气设备部分和金属结构三大部分进行全面检查。

2)对所有润滑点按各自的润滑周期进行清洗、换油润滑。

3)对个别零部件进行拆检、更换或修理。(www.xing528.com)

4)对某些电气元件进行修理或更换。

5)对有破损趋势的机电零部件,作为可预见性的修理内容做好技术准备工作,以便在下一周期检查、保养时修理。

(2)二级保养维护内容

1)包括一级保养维护的全部内容。

2)对工作频繁、负荷较大的机电部件进行拆检、清洗、修理或更换,并润滑。

3)按计划更换、修理前一期做好技术准备的机电部件。

4)对起重机械的电气线路进行全面检查,更换部分老化接线和破损电气元件。

(3)大修理内容

1)将机械部分的各机构,包括减速器联轴器、卷筒组、车轮组及取物装置等部件全部分解,更换损坏件和已达到报废标准的零部件,清洗后重新装配并加油润滑。更换钢丝绳、各机构制动器及其打开装置。

2)对各机构的电动机进行分解、烘干、组装并加油润滑。更换破损严重的电动机;更换各机构制动器的打开装置;更换各机构中破损的凸轮控制器;检修或更换保护柜;更换全部线路的接线,重新配线安装;更换照明信号系统的控制板等。

3)金属结构部分。对已经出现下挠或旁弯的主梁进行矫正修理,达到或接近出厂时的上拱值。将整台起重机械全部清洗干净并涂两遍漆加以保护。

经大修理后的起重机械要进行调试,并按静、动负荷试车程序进行鉴定,合格后方可准许投入生产使用。

4.使用阶段

加强设备管理,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和维护,避免超负荷运行。严格遵守起重机械“十不吊”的规定。布置工作讲安全,检查工作讲安全,总结工作讲安全,安全警钟常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