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的意义和目标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的意义和目标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实现事故防范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将泄漏消灭在发生前,使爆燃事故大幅度降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通过风险评估可科学制订更新计划,并及时实施,维修资金用在适于维修的管段上。通过风险评估,可对其继续运行或大修更换进行经济比较,做出科学决策。

城市燃气管道风险评价的意义和目标

1.燃气管道风险评价的意义

燃气管道安全运行至关重要,但降低运行风险是要以资金投入为代价的。理论上讲,无限地加大投入,可以使运行风险趋近于零,即管道达到绝对的安全。在实际操作中,无限的投入即不可能,也是不必要的。对于到期管段通过整改确认其运行风险在可接受范围内,就应该继续使用。对已在可接受范围内的管段或维修也无法安全运行的管段,进行维修都是无效的投入,则应避免。管道公司的第一个目标是科学确定运行风险的可接受值,风险太高不能保证安全,裕量太大则造成浪费。

传统管网管理体制将日常管理力量平均分配,结果导致运行风险较小的部分管道投入过量,运行风险较大的管道则投入不足。根据木桶理论,管网的运行风险取决于运行风险最大的管段,按照管段的风险等级调整管理投入,可以在日常管理投入总量不变甚至减少的前提下,降低整个管网的运行风险,是管道公司渴望达到的第二个目标。

管道运行风险是事故可能性和后果严重度的二元函数,即:风险等级=f(事故可能性,后果严重度)。降低风险等级应该从两方面综合考虑,不可偏废。管道维修资金投入应按照管段的风险等级确定,而不能只看事故可能性的大小。传统上偏重于事故可能性的减低,风险管理的最新发展则要求加重对后果严重度的考虑。对后果严重度很大的管段,可采用优化管网结构(对重要客户实现多路供气),或改善应急能力(降低事故发生时的潜在损失),而不是单纯依靠降低事故可能性。因而管道公司的第三个目标是实现资金投入在两方面的最佳分配,即提高整改措施的经济性。

燃气管道风险评价是解决上述三个难题的基本前提和基础。

2.燃气管道风险评价工作目标(www.xing528.com)

对于燃气管网的运行管理,发达国家采用综合管理体制,保证了在役管道运行的安全可靠。其核心内容就是“跟踪检测—安全评估—计划性修复”。即依据管道历史、周边环境和管道安全的要求等综合信息,制定适当的检测方案。然后依据检测方案,周期性地对管道实施检测,建立起管道状况信息数据库,并据此建立科学的统计模型,评估预测管道的风险系数;最后是按照风险系数值的等级,确定管道运行方案和大修计划,从而在有效预防各种事故发生的前提下降低运营成本。因此,燃气管道风险评价工作目标是建立风险管理体制,与传统的管理体制相比,实现下列4个根本改变。

1)安全管理的转变:贯彻《安全生产法》要求预防为主的指导方针,变“被动抢修”为“主动预防”。传统的管理侧重于泄漏发生后的补救,稍有疏忽就会发生恶性事故。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实现事故防范从被动抢修到主动预防的转变,将泄漏消灭在发生前,使爆燃事故大幅度降低,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2)日常运行的转变:实现不同管段不同管理,变“平均投入”为“按需投入”。传统的巡检管理模式,人力物力为平均分配。通过风险评估可实现按照不同管段的运行风险级别采用相应的管理措施,把有限的人力物力,根据实际需要合理调配,使之充分发挥作用,既保证安全,又避免不必要的投入。

3)大修安排的转变:均衡合理安排大修投入,变“应急性更换”为“计划性修复”。传统的管道大修,建立在泄漏处理的基础上,往往造成无效维修或过度更换。通过风险评估可科学制订更新计划,并及时实施,维修资金用在适于维修的管段上。另外,均衡地安排管段年度大修计划,避免部分年份大批管段同时大修对正常生产造成的冲击和部分年份大修力量闲置造成的浪费。

4)管道寿命评估的转变:评估到期管段经济寿命,变“按时更换”为“按需更换”。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管道,运行费用将逐渐增加。通过风险评估,可对其继续运行或大修更换进行经济比较,做出科学决策。并采用有针对性的措施延长使用期,以减少不必要的更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