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电磁感应定律,当导体在稳恒均匀磁场中,沿垂直磁场方向运动时,导体内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为
式中 B——稳恒均匀磁场的磁感应强度;
l——导体有效长度;
v——导体相对磁场的运动速度。
当一个W匝线圈相对静止地处于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中时,设穿过线圈的磁通为Φ,则线圈内的感应电动势e与磁通变化率dΦ/dt有如下关系:
根据以上原理,人们设计出两种磁电式传感器结构:变磁通式和恒磁通式。变磁通式又称为磁阻式。图10-1所示是变磁通式磁电传感器,用来测量旋转物体的角速度。图10-1a所示为开磁路变磁通式:线圈、磁铁静止不动,测量齿轮安装在被测旋转体上,随被测体一起转动。每转动一个齿,齿的凹凸引起磁路磁阻变化一次,磁通也就变化一次,线圈中产生感应电动势,其变化频率等于被测转速与测量齿轮上齿数的乘积。这种传感器结构简单,但输出信号较小,且因高速轴上加装齿轮较危险而不宜测量高转速的场合。图10-1b所示为闭磁路变磁通式传感器,它由装在转轴上的内齿轮和外齿轮、永久磁铁和感应线圈组成,内外齿轮齿数相同。当转轴连接到被测转轴上时,外齿轮不动,内齿轮随被测轴而转动,内、外齿轮的相对转动使气隙磁阻产生周期性变化,从而引起磁路中磁通的变化,使线圈内产生周期性变化的感应电动势。显然,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与被测转速成正比。
图10-1 变磁通式磁电传感器结构图
a)开磁路 b)闭磁路 1—永久磁铁 2—软磁铁 3—感应线圈 4—测量齿轮 5—内齿轮 6—外齿轮 7—转轴(www.xing528.com)
磁路系统产生恒定的直流磁场,磁路中的工作气隙固定不变,因而气隙中磁通也是恒定不变的。其运动部件可以是线圈(动圈式),也可以是磁铁(动铁式),动圈式(见图10-2a)和动铁式(见图10-2b)的工作原理是完全相同的。当壳体随被测振动体一起振动时,由于弹簧较软,运动部件质量相对较大,当振动频率足够高(远大于传感器固有频率)时,运动部件惯性很大,来不及随振动体一起振动,近乎静止不动,振动能量几乎全被弹簧吸收,永久磁铁与线圈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接近于振动体振动速度,磁铁与线圈的相对运动切割磁力线,从而产生感应电动势为
e=-B0lWv
式中 B0——工作气隙磁感应强度;
l——每匝线圈平均长度;
W——线圈在工作气隙磁场中的匝数;
v——相对运动速度。
图10-2 恒磁通式磁电传感器结构原理图
a)动圈式 b)动铁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