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与成熟的技术相比,在媒体和公众舆论中通常显得更加高调。这经常会导致公众对某项技术寄予过高的期望,也就是所谓的“炒作”。Linden和Fenn(2003)用Hype Cycle(技术成熟度模型)描述了这一现象,以描述某个领域的技术与其表象相比,相对的成熟度概况。
Hype Cycle是技术的成熟度、大众接受度和商业应用程度的图形化表示。Hype Cycle诠释了新兴技术所经历的过程,开始时商业和媒体过度热情,经过一个理想破灭期后,最终理解了这项技术与市场或者研究领域的关联及其角色。图4.16向我们展示了Hype Cycle的大致结构。Linden和Fenn(2003)用以下方式定义Hype Cycle的各个阶段。
图4.16 Linden和Fenn定义的Hype Cycle(2003)
1)技术萌芽期。Hype Cycle的第一个阶段是技术萌芽或突破、产品发布或者其他引起重大舆论反响的事件。
2)期望膨胀期。在下一阶段,大规模宣传导致过度的热情和对这项技术的过高期望。
3)幻灭谷底期。由于不能满足期望,技术迅速不再是舆论热点,进入理想破灭期。
4)缓慢复苏期。某些企业或用户继续经历复苏期,通过大量实验,理解技术的优势和实际应用。(www.xing528.com)
5)平稳生产期。当技术的优势得到广泛应用并被公众认可时,技术就达到了平稳生产期。
对新技术进行大肆宣传的成员有研究人员、产业和媒体以及急切落实技术的早期参与者。利用不完善的商业模型发布不成熟的技术,会将Hype Cycle带入一个急剧下降的曲线。而接下来缓慢的上升标志着更成熟技术的使用。技术被接受的速度可以分为3种(Linden and Fenn,2003):
1)急速发展的技术在2年或3年内就可以完成整个Hype Cycle。这些技术通常未经炒作直接被采纳,从而跳过了期望膨胀期和幻灭谷底期。急速发展技术的典型特征有对用户有高价值,使用简单,厂家有实力,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基础设施。SMS也许是急速发展技术的著名实例。
2)长期融合技术可能需要一二十年才能通过Hype Cycle。长期融合技术的典型特征有在媒体中有科幻般的魅力,固有的复杂性,依赖新的基础设施,以及要求对商业流程进行修改。举个例子:电子邮件和互联网就是通过长期融合的Hype Cy-cle后取得了成功。
3)普通技术通常需要5~8年才能完成Hype Cycle。这些技术通常只是在现有的用户体验和技术设施的基础上作少量的改进。
一项技术走向成熟并带来利润的典型时间点是技术首次发布后的5~10年(Alahuhta,Jurvansuu and Pentikainen,2004)。一项新技术在真正成熟并被大规模应用之前,通常已经经历了公众舆论的分析、打磨和批判。由于多播并不是全新的技术,它只是在现有的用户体验和技术设施的基础上做较小的改进,因此,多播被大众接受的速度可能很快,也许就在几年的时间里,这样它就成为了急速发展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