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综述

专业建设与课程改革综述

更新时间:2025-01-10 工作计划 版权反馈
【摘要】:表3-1优秀等级部分硬件指标3.1.2湖南高职院校学生“三赛二查”制度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加强质量建设,国家、省市、院校建立并实施了系列质量监控制度,推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建设。从2014年开始,建立和实施了毕业设计抽查制度。极大地推动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高职院校从1992年开始试点办学,1998年后开始快速发展。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张,人民群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和高等教育资源供给的矛盾日趋突出,引起了政府和全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与规范管理的高度重视。为了回应社会的关切,特别是教育要为当地社会经济服务,我国教育行政部门建立了评估和统考制度。

3.1.1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评估工作,始于1985年教育部在数所高等工科院校进行的试点。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在借鉴本科院校评估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高职高专周期性教学工作评估制度。2004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全面开展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04〕16号)(教育界称为第一轮评估),到2010年,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开展的高职高专院校的首轮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已经评估了587所。2008年教育部下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通知(教高〔2008〕5号)(称第二轮评估)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要求,接受周期性的评估。

评估制度的建立,大力促进了高职高专教育的发展,规范了教学行为,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就专业、课程而言。

一、专业剖析

第一次人才水平评估,需要提交专业剖析报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教学条件、专业特色等多项目规定了优秀、合格的若干个指标,即《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剖析专业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等11个项目,进行专业剖析,凸显特色,创新亮点,有力推动专业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建设

第一次人才水平评估的评估体系共7条,其中第3条为课程建设:3.1课程内容,3.2教学方法手段,3.3主讲教师和3.4教学资料。与课程实施相关的实践教学为第4条:4.1实践教学条件,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4.3教学管理,4.4顶岗实习和4.5双证书获取。对当时正处于成长期的高职高专来说,对师生比、生均实训经费等硬软件教育资源有严格的规定,如表3-1所示,推进办学条件与环境的不断改善,促进了课程教学的发展。(www.xing528.com)

表3-1 优秀等级部分硬件指标

3.1.2 湖南高职院校学生“三赛二查”制度

为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推动学校加强质量建设,国家、省市、院校建立并实施了系列质量监控制度,推进了学校教学质量建设。如湖南省,从1998年开始,建立和实施了高职院校学生计算机应用和英语水平考试制度。湖南省教育厅每年分上半年和下半年,组织全省高职院校学生参加计算机应用能力和英语应用能力水平考试,考试合格情况作为学生毕业证发放、专升本审核的条件之一,两课的合格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排名,在全省通报。在该制度的推动下,各高职院校,加强了两课的师资建设和教学设备投入,加大了两课的课时量,建立两课的教学质量评价制度,许多学校建立了两课教学的激励机制,将两课考试的合格率作为教学评价依据,并根据合格率高低和在全省高职院校中的排名,发放课酬和对任课教师进行奖励。在职院校建设初期,以两课水平考试为抓手,推动了学校加强质量建设,保证了湖南省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特别是推动了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设方面,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从2006年开始,建立和实施了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制度。每年由省教育厅和行业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学校教师、行业、企业现场专家共同命题和评价,学校自主报名参加,按专业(大类)开展各专业(大类)的技能竞赛,大赛根据参赛人数按一定比例设置一、二、三等奖项,获奖情况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应用在教育厅示范学校及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等重点职业教育项目申报评选中。在该制度的推动下,各高职院校,不同程度加强了专业的师资建设和技能训练条件改善,加大了技能教学的课时量,部分高职院校建立了技能竞赛制度,并建立了激励机制,根据学生在技能竞中的获奖情况,对指导教师进行奖励。技能竞赛制度,在推动高职院校加强学生专业技能教学、加强学校的校企合作、加强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对接、骨干师资培养等方面,发挥了具大的作用。但该制度未能大面积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同时未能推动高职院校全面的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从2010年开始,建立和实施了技能抽查制度。由湖南省教育厅在前期研究、系统设计基础上,通过试点论证,形成了省级统筹、分级实施,随机抽样、评价学校的技能抽查实施方案。按照科学性、发展性、可操作性、规范性原则和基于学生获得适应现代生产的职业行动能力确定考核目标、基于专业基本技能和岗位核心技能设计考核模块、基于作品设计考核项目、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考核内容、基于岗位要求和学生个人成长考核职业素养的理念,在处理好专业共性与专业特色、现实条件与技术发展、标准和题库的关系基础上,开发专业的技能抽查标准与题库。

从2014年开始,建立和实施了毕业设计抽查制度。由省教育厅组织制定评价标准,各专业学生在毕业前,在自己选定的信息空间内上传毕业设计作品及过程材料,学校在学校网页上上传管理文件和过程管理材料,省教育厅每年采用随机抽取专业(从学校已有毕业生的专业中,抽取2个专业进行抽查)、随机抽取学生(从相应专业上报的毕业学生库中随机抽取一定比例的学生进行抽查),组织专家进行评价的方式,开展毕业设计抽查。毕业设计合格率,作为评价学校教学质量的依据之一,应用在教育厅示范学校及示范专业、特色专业等重点职业教育项目申报评选中。在该制度的推动下,各高职院校调整了教学环节,将学生的毕业设计作为了教学的重要环节,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技能的能力,进行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各高职院校建立了毕业设计管理制度,加强了毕业设计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从而,“三赛二查(技能大赛、创新创业大赛、黄炎培创业大赛,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和学生毕业设计抽查)”制度已成为了湖南名片。极大地推动了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