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现代数控系统几乎完全取代了以往的普通数控系统。随着数控系统的不断更新换代,数控机床的品种也得以不断发展,产量也不断地提高。目前,世界数控机床的品种已超过1500种,几乎所有品种的机床都实现了数控化。1980年以来通过研究和技术引进,我国数控机床发展很快,现已掌握了5~6轴联动、螺距误差补偿、图形显示和高精度伺服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
自1952年第一台数控铣床在美国诞生以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和精密测量技术的发展,数控机床得到迅速的发展和更新换代。
数控机床的发展先后经历了电子管(1952年)、晶体管(1959年)、小规模集成电路(1965年)、大规模集成电路及小型计算机(1970年)和微型计算机(1974年)等五代数控系统。前三代系统是采用电子线路实现的硬件式数控系统,一般称为普通数控系统,简称NC。第四代和第五代系统是采用微处理器及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软件式数控系统,称为现代数控系统,简称CNC(第四代)和MNC(第五代)。由于现代数控系统的控制功能大部分由软件技术来实现,因而硬件得到进一步简化,系统可靠性提高,功能更加灵活和完善。目前现代数控系统几乎完全取代了以往的普通数控系统。
随着数控系统的不断更新换代,数控机床的品种也得以不断发展,产量也不断地提高。目前,世界数控机床的品种已超过1500种,几乎所有品种的机床都实现了数控化。(www.xing528.com)
我国数控机床的研制始于1958年,由清华大学研制出了最早的样机。1966年我国诞生了第一台用直线—圆弧插补的晶体管数控系统。1970年初研制成功集成电路数控系统。1980年以来通过研究和技术引进,我国数控机床发展很快,现已掌握了5~6轴联动、螺距误差补偿、图形显示和高精度伺服系统等多项关键技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