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资讯
顺序功能图与顺序控制设计法如下。
顺序功能图属于IEC的PLC编程语言,是用来描述控制系统的控制过程、功能和特性的一种图形,主要由步、有向连接、转换、转换条件和动作(或命令)组成。例如,组合机床动力头的顺序功能图如图5-5所示。
图5-5 组合机床动力头的顺序功能图
I0.0—启动,快速移动;I0.1—触发后,进入工速;I0.2—触发后,退回起点;I0.3—触发后,停止
1.步与动作
将系统的一个工作周期划分为若干个顺序相连的阶段,这些阶段叫作步(Step),用矩形框表示,框内显示各步编号,一般用该步的控制位(位存储器M,顺序控制继电器S)来代表各步。步是根据输出量的状态变化来划分的,同一步的输出量状态不变,不同步的输出量状态也不同。初始步:与系统初始状态对应的步,用双矩形框表示,初始步必不可少。活动步:系统正处于某一步所在的阶段时,该步称为“活动步”。
每一步的输出即为步对应的“动作”或命令,用矩形框表示,与对应的步相连。
2.有向连线、转换及转换条件
将代表各步的方框按它们成为活动步的先后次序排列,步与步之间用有向连线来连接。活动状态的进展方向习惯上是从上到下或从左至右,箭头省略,如果不是上述方向,则应在有向连线上用箭头注明方向。
转换用与有向连线垂直的短线表示,转换将相邻两步隔开。
转换条件:系统由当前步进入下一步的逻辑条件,标注在转换符号的旁边,可以由按钮、开关、T、C、信号组合等组成。
3.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
基本结构如图5-6所示。单序列顺序功能图每步的后面仅有一个转换,每一个转换的后面也只有一步。选择序列和并行序列的共同点是都有分支和合并,不同点是选择序列的分支不能同时执行,只能选择某一分支成为活动步,各分支之间应该互锁;并行序列的首步同时被激活变成活动步,用双线表示,以示区别。(www.xing528.com)
图5-6 顺序功能图的基本结构
(a)单序列;(b)选择序列;(c)并行序列
4.绘制顺序功能图的注意事项
(1)两步不能直接相连,必须用一个转换将它们隔开。
(2)初始步一般对应于系统等待启动的初始状态,不能遗漏。
(3)由步和有向连线组成的闭环回路,即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的全部操作之后,应该返回到初始步或下一工作周期开始运行的第一步。
(4)只有当某一步的前级步是活动步时,该步才有可能变成活动步。
5.顺序控制设计法
按照生产工艺预先规定的顺序,在各个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根据内部状态和实践的顺序,在生产过程中各个执行机构自动有秩序地进行操作。使用顺序控制设计法首先根据系统的工艺过程画出顺序功能图,然后根据顺序功能图编写梯形图程序。
根据顺序功能图编写梯形图程序可以采用“起保停”电路的编程方式(简单顺序功能图),也可以使用“以转换为中心”的编程方式(复杂顺序功能图),即使用置位(SET)和复位(RST)指令的编程方式。
起保停编程方式仅仅使用与触点和线圈有关的指令,无须编程元件做中间环节,且与传统继电器控制电路基本类似,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起”:将前级步的常开触点与转换条件串联作为该步变为活动步的启动条件;“保”:前级步常开触点与转换条件串联的整体与此步的常开触点并联形成“自锁”;“停”:“起”与“保”并联后与后续步的常闭触点串联构成停止的条件。根据组合机床动力头的顺序功能图编写的PLC梯形图如图5-7所示。
图5-7 组合机床动力头控制系统的梯形图程序(续)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