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理图设计中每一个元件的编号都是唯一的,倘若标注重复或是未定义的话,系统编译都会报错。但是Altium Designer 17在放置元件时元件的默认都是未定义状态,即“字母+?”,例如芯片的默认编号为“U?”、电阻为“R?”、电容为“C?”,用户需要为每个元件重新编号。当然用户可以为每一类的第一个元件编号,然后其他同类的元件系统会自动递增编号,但难免也会出现错误。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法是在原理图编辑完成后利用系统的“Annotate”工具统一为元件编号。
Altium Designer 17提供了一系列的元件编号命令,单击“Tools”菜单栏,在展开的命令中有各种方式的元件编号功能,如图3-44所示,其实各命令都是以“Annotate Schematic”命令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化或者应用于不同的范围。下面先详细介绍“Annotate Schematic”命令的应用。
图3-44 元件编号命令
执行“Tools”菜单下的“Annotate Schematics”命令,弹出如图3-45所示的元件编号工具对话框,下面来分别介绍各选项的意义。
●“Order of Processing”排序执行顺序:即元件编号的上下左右顺序。Altium Designer 17提供了四种编号顺序:
“Up Then Across”:先由下而上,再由左至右;
“Down Then Across”:先由上而下,再由左至右;
“Across Then Up”:先由左至右,再由下而上;
“Across Then Down”:先由左至右,再由上而下。
四种排序的顺序如图3-46所示。
图3-45 元件自动编号对话框
图3-46 四种排序顺序
●“Matching Options”匹配选项:在此主要设置复合式多模块芯片的标注方式。Altium Designer 17提供了3个选项:
“None”:全部选用单独封装,若原理图中有5个非门,则放置5个74LS04;
“Per Sheet”:同一张图纸中的芯片采用复合封装,若工程中一张图纸中有3个非门,另一张图纸中有5个非门,则在这两张图纸中均各采用一个复合式封装。
“Whole Project”:整个工程都采用复合封装,若工程中一张图纸中有3个非门而另一张图纸中有5个非门,则整个工程采用一个74LS04。
●“Component Parameter”:提供了属于同一复合元件的判断条件。左边的复选框用于设定判断条件,系统默认的条件是元件的“Comment”和“Library Reference”属性相同就可判断为同一类元件;“Strictly”选项设定是否严格匹配。
●“Schematic Sheets To Annotate”:该选项用来设定参与元件编号的文档,如图3-47所示,系统默认是工程中所有原理图文档均参与元件自动标注,可以单击文档名前的复选框来选中或取消相应的文档。
“Annotate Scope”:各图纸中参与标注的元件范围。单击文本框内容会拉出一个下拉框,供选择的内容有:“All”该图纸中所有器件均参与标注;“Ignore Selected Parts”:忽略选中的元件;“Only Selected Parts”:仅有选中的元件参与标注。
图3-47 元件标注作用范围设定
“Order”:定义了工程中参与标注的图纸的顺序,可以对字段中的具体内容直接进行编辑。
“Start Index”:用来定义各图纸中器件的起始标号,若某张图纸需要从特定的值开始编号,则要勾选前面的复选框,然后在“Start Index”文本框中填入具体的起始值。
“Suffix”:用来设定是否对某张图纸的元件标号加上特定的后置,后缀可以是字母或符号。
●“Proposed Change List”变更列表:列出了元件的当前标号和执行标注命令后的新标号,如图3-48所示。
图3-48 元件标号的对比
“Current”:当前栏中列出了前面所设置的所有参与标注的元件的当前标号。若要设置其中的某些元件不参与标注,可勾选其前面的复选框;若要设置某些元件的标号后面不带后缀,可勾选元件后面的复选框。
“Proposed”:显示执行标注命令后元件的新标号。(www.xing528.com)
“Location of Part”:列出了元件所属的原理图文档。
●“Update Changes List”执行变化列表:单击该按钮后,将弹出图3-49所示的确认对话框,提示将有多少个元件的标号发生变化。再次单击确认会发现原先如图3-48所示的区域内的“Proposed Designer”发生了变化,这时显示的是即将被修改的标注,不过还只是列表显示,并没有在原理图中改动。
●“Reset All”:复位所有元件标号,将所有元件的标号都复位到未编号状态,即“字母+?”的初始状态。同样,执行该命令后会弹出图3-49所示的更改数量对话框;该按钮右边的下拉框可以选择“Reset All”全部重新设置,还是“Reset Duplicates”仅仅重置标号有重复的元件。
图3-49 提示即将改动的数目
●“Back Annotate”重新标注:单击该按钮会弹出一个文件框,用来选择现成的*.was或*.eco文件来给元件标注。
●“Accept Changes”执行改变:前面的操作仅仅是对元件标注的预操作,产生了标注前后的对比列表供用户参考,而并没有真正地修改原理图。单击该按钮后将弹出图3-50所示的工程变更单对话框,该对话框中显示了所有将发生的变化。单击下面的“Validate Changes”将对所做的变化进行验证,倘若所有变化都通过验证,则右方的“Check”栏显示全为绿色的“√”,单击“Execute Changes”更新所有标注。
图3-50 工程变更单
需注意的是,元件在标号变更后会在新的标号旁边以很浅的颜色显示变更前的标号,如图3-51所示,便于设计者对比。
●“Reset Schematic Designators”:重新设置所有的器件标号,执行该命令后,原理图中所有的元件均恢复到原始的未编号状态。
●“Reset Duplicate Schematic Designators”:重新设置所有重复器件的标号,该命令仅仅是对有重复标号的器件标号初始化。
●“Annotate Schematic Quietly”:快速标注原理图,对原理图中未编号的器件进行快速编号。
图3-51 编号变更后
●“Forces Annotate All Schematics”:强制执行所有原理图的元件标号。
●“Back Annotate Schematics”:根据现有的*.was或*.eco文件来更改元件的标号。
●“Number Schematic Sheets”:给工程文件中所有原理图文件进行图纸和文档编号。执行该命令后,弹出图3-52所示的对话框,其中列出了当前工程中的所有原理图文件以及各个文件的文档编号和图纸编号。
图3-52 工程图纸编号设置对话框
“Auto Sheet Number”:单击该按钮,则对对话框中列出的所有原理图进行图纸编号。单击按钮旁边的箭头则弹出图3-53上图所示的设置框,在此可以选取图纸编号的算法:“Display Order”图纸显示的顺序、“Depth First”深度有限算法或“Breadth First”广度优先算法。右边的复选框则设置编号的方法,可以选择“Increasing”递增或“Decreasing”递减。
“Auto Document Number”:单击该按钮,则系统对对话框中列出的所有原理图进行文档编号,具体设置如图3-53下图所示,编号方法与图纸编号类似。
图3-53 图纸编号与文档编号
“Update Sheet Count”:更新图纸数量,单击后在“SheetTotal”栏中显示当前总的图纸数。
“Move Up”:将选中的原理图文件顺序上移。
“Move Down”将选中的原理图文件顺序下移。
执行图纸编号和文档编号的效果如图3-54所示,采用默认的排序方法。
图3-54 原理图图纸编号和文档编号的效果
“Board Level Annotate”:电路板级元件标注。
“Annotate Compiled Sheets”:仅仅标注编译过的图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