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油液的性质分析与优化

油液的性质分析与优化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1)密度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称为该液体的密度,用ρ表示。2)可压缩性液体受压力作用而发生体积缩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油液黏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性能和泄漏量。不同的油液有不同的黏温特性。通常要求油液的黏度指数高于90,在100以上为优质液压油。不同的液压油有不同的压力变化曲线,这种关系称为油液的黏压特性。

油液的性质分析与优化

1)密度

单位体积液体的质量,称为该液体的密度,用ρ表示。对均质液体,则

式中 V——液体的体积,m3

   m——液体的质量,kg。

液压油的体积随着温度和压力的变化而改变。一般是随着温度的升高体积膨胀,体积随压力的增加而减小。但是,体积的变化量很小,可近似将液体的密度视为常数。在液压油的密度计算时,可取近似值ρ=900 kg/m3

2)可压缩性

液体受压力作用而发生体积缩小的性质,称为液体的可压缩性。体积为V的液体,当压力增加Δp时,体积缩小ΔV,则液体在单位压力变化下的体积相对变化量为

式中 k——液体的压缩系数

由于压力增加时液体的体积缩小。因此,式(2.2)的右边须增加一负号,使k值为正值。k的倒数称为液体的体积弹性模量,用K表示,即

式中 K——产生单位体积相对变化量所需要的压力增量。在实际应用中,常用K值说明液体抵抗压缩能力的大小。

液压油的平均体积弹性模量K值为(1.2~2)×103 MPa,数值很大,故对一般液压系统中的液压油都认为是不可压缩的。但如果液压油中混入空气时,其可压缩性将显著改变,并将严重影响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因此,在液压系统中,应尽量防止空气混入油液中。

3)油液的黏性

(1)黏性的意义

液体分子与固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称为附着力。液体分子之间的吸引力使其互相制约形成一体,这种吸引力称为内聚力。当液体在流动时,液体分子间内聚力会阻碍上层液体分子的运动,拖拽下层分子,宏观上体现为内摩擦力,这个特性称为液体的黏性。黏性是液压油的重要物理特性,也是选择液压油的依据。油液在流动时,呈现黏性;液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不呈现黏性。

图2.1 液体黏性示意图

液体流动时,由液体和固体壁面间的附着力以及液体的黏性的存在,会使液体内各液层间的速度大小不同。如图2.1所示,设在两个平行平板之间充满液体,当上平板以速度u0向右运动,下平板相对于静止时,在附着力的作用下,紧贴于上平板的液体层其运动速度为u0,而中间各层液体的速度则从上到下近似呈线性规律递减到0,这是因为在相邻两液体层间存在内摩擦力的缘故。该力对上层液体起阻滞作用,而对下层液体则起拖曳作用。

实验测定结果表明,液体流动时相邻液层间的内摩擦力Ff与液层接触面积A、液层间的速度梯度du/dy成正比,即

式中 μ——比例系数,又称动力黏度或黏度系数。

若以表示液层间在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则式(2.4)可写为

式(2.5)为牛顿内摩擦定律的表达形式。

由式(2.5)可知,在静止液体中,因速度梯度为零,故内摩擦力为零。因此,液体在静止状态下是不呈黏性的。

(2)液体的黏度

液体的黏性的大小用黏度来表示。常见的黏度有3种,即动力黏度、运动黏度和相对黏度。(www.xing528.com)

①动力黏度μ

它是表征液体黏度的内摩擦系数。由式(2.5)可知

由式(2.6)可知,动力黏度的物理意义是:当速度梯度为1时,液层间单位面积上的内摩擦力,就是动力黏度。因此,动力黏度也称绝对黏度。

在我国动力黏度的单位是Pa·s(帕·秒),或用N·s/m2表示。

②运动黏度

动力黏度和该液体密度ρ的比值,称为运动黏度,用ν表示,即运动黏度。它没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即

动力黏度并不是一个黏度的量。但工程中,常用它来标志液体的黏度。例如,液压油的牌号,就是这种油液在40℃时的运动黏度(mm2/s)的平均值,如L-AN32液压油就是指这种液压油在40℃时的运动黏度平均值为32 mm2/s。

③相对黏度

相对黏度又称条件黏度,是采用特定的黏度计在规定的条件下测量出来的液体黏度。根据测量条件的不同,目前世界各国采用的相对黏度的单位也不同。例如,中国、俄罗斯及德国等普遍采用恩氏黏度(°E),英国采用雷氏黏度(R),以及美国采用国际赛氏秒(SSU)等。

恩氏黏度由恩氏黏度计(见图2.2)测定,即将200 cm3的被测液体装入底部有ϕ8的小孔的恩氏黏度计的容器中,在某一特定温度t℃时,测定液体在自重作用下流过小孔所需的时间t1,和同体积的蒸馏水在20℃时流过同一小孔所需的时间t2(50~52 s,通常取51 s)的比值作为恩氏黏度。它是一个没有量纲的数,恩氏黏度用符号°Et表示。

一般以20,50,100℃作为测定恩氏黏度的标准温度,由此而得来的恩氏黏度分别用°E20,°E50和°E100表示。

恩氏黏度(单位:m2/s)和运动黏度的换算关系为

图2.2 恩氏黏度计

1—储液器;2—水槽;3—锥管;4—出口小孔;5—量筒

4)黏温关系

黏度和温度的关系,称为黏温关系,也称黏温特性。温度对油液黏度的影响很大,当油液温度升高时,其黏度迅速下降。油液黏度的变化直接影响液压系统的性能和泄漏量。因此,希望黏温关系越平稳越好。不同的油液有不同的黏温特性。黏温特性常用黏度指数(νi)来表达。νi表示该液体的黏度随温度变化程度与标准液的黏度变化程度之比。黏度指数越高,液体的黏度特性越好,即温度变化时,黏度变化较小。通常要求油液的黏度指数高于90,在100以上为优质液压油。

5)黏压关系

压力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油液的黏度。压力增加,分子间的距离缩小,液体不容易流动,黏度增加。不同的液压油有不同的压力变化曲线,这种关系称为油液的黏压特性。通常当压力在35 MPa以下时,黏度随压力的变化较小;当压力在35 MPa以上时,压力对黏度的影响较明显。当压力从零升高到150 MPa时,液压油的黏度将增大至17倍。其运动黏度可计算为

式中 νp——压力p时的运动黏度,10-6 m2/s;

   ν0——一个大气压下的运动黏度,10-6 m2/s;

   b——黏度压力系数,对一般液压油,b=0.002~0.003。

6)其他特性

液压油还有其他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质,如抗燃性、抗凝性、抗氧化性、抗泡沫性、防锈性、抗乳化性、导热性、润滑性、稳定性及相容性(主要是指对密封材料、软管等不侵蚀和不溶胀的性质)等。这些性质对液压系统的工作性能有重要影响。对不同品种的液压油,这些性质的指标是有差异的。具体应用时,可查阅相关手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