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岩体风化带划分及理论探讨

岩体风化带划分及理论探讨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是风化分带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理论仍然可以讨论,在水利水电建设的具体应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明确的科学问题。同时说明当某一级风化岩厚度很大时,可进一步细分亚带;在某些特定地区,岩体风化剖面为非连续性过渡时,分级可缺少一级或二级。

岩体风化带划分及理论探讨

长期以来,国内外通用的风化分带基本理论在各类工程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风化分带的基本概念及其基本理论仍然可以讨论,在水利水电建设的具体应用方面仍然存在一些不明确的科学问题。

GB50287—99《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的附录E,即岩体风化带划分中,重要依据是主要地质特征;用的唯一定量指标是风化岩纵波速与新鲜岩纵波速之比,且采用区间值,例如全风化为小于0.4;强风化为0.4~0.6;中等风化(弱风化)的值为大于0.6~0.8;微风化为大于0.8~1.0;新鲜岩定量指标为大于1.0。同时说明当某一级风化岩厚度很大时,可进一步细分亚带;在某些特定地区,岩体风化剖面为非连续性过渡时,分级可缺少一级或二级。

这样的表达,本文认为优点是各风化带中的定量指标为区间值,同时考虑了风化带厚度和连续性过渡的概念;不足之处是三个大于符号意义何在,一方面从连续角度看存在矛盾,另一方面根据定量指标的定义是不可能大于1.0。没有阐述清楚的是连续性过渡风化分带的各带还是整个风化剖面,并且定量指标也暗示了在整个风化剖面岩体的质量由差逐渐(连续)变好。(www.xing528.com)

风化作用的基本概念很多教科书均有,大同小异,较全面的提法是地壳表层的岩石在阳光、风、电、大气降水、气温变化等外营力作用下及生物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引起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以及结构构造的变化,使岩石逐渐发生破坏的过程。需要说明的是,许多论文、技术报告在表达风化带的定量特征时,采用了算术平均值;在某一风化带内,定量特征指标暂不说连续性过渡,一定是由差逐渐变好的过程,应采用区间值表达;当然还存在一个风化带厚度问题,如果该带很薄,可以勉强用平均值表达,当厚度较大或很大时,就更应用区间值表达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