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输电线路事故后和检修状态计算的特点分析

输电线路事故后和检修状态计算的特点分析

时间:2023-06-30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事故后状态是指,发生事故后切除了保障电能传输的输电线路一个主要元件,结果是降低了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可能造成仍在工作状态的设备过负荷。事故后状态是长过程状态,其时间由事故消除的时间决定,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可能达到一天或者更长时间。同时,计算表明,按照事故后状态所选择的补偿装置功率,可能比按照额定状态所选择的功率大很多。输电线路的检修状态计算与事故后状态相同。

输电线路事故后和检修状态计算的特点分析

事故后状态是指,发生事故后切除了保障电能传输的输电线路一个主要元件(线路任意分段的一个回路,受端变电站的一个自耦变压器等),结果是降低了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可能造成仍在工作状态的设备过负荷。事故后状态是长过程状态,其时间由事故消除的时间决定,对于超高压输电线路可能达到一天或者更长时间。

最严重的状态发生在负荷峰值期间(冬季的傍晚),当切除整个输电线路的一条回路或者是中间变电站和开关站之间线路的一个分段时。此时输电线路的输送能力降低,中间变电站超高压母线上的电压在没有无功电源的情况下也降低。

在这些条件下,产生了保障中间变电站高压母线上适当电压的问题:因为中间变电站要对配网进行供电,最终要使配网变电站的6~10kV母线电压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

在中间变电站无无功电源的情况下,一条回路被切断,相当于线路阻抗增大和输电线路分段上的电容减小,则问题被归结为确定这些变电站超高压母线上电压的问题。应该对重载状态重新进行计算,计算方法如上所述。

如果所得到的超高压母线上的电压偏差与自耦变压器有载调压开关的调节范围相称,那么就能保障高压母线电压的期望值,这可以通过计算来证实。如果不能保障(高压母线上的电压比期望值低),那么应当使用配网变压器的有载调压开关。此时,按照电气设备导则,配电变电站6~10kV母线上的电压在事故后状态下可以降低到Uном(取代额定状态下的1.05Uном)。(www.xing528.com)

在中间变电站有无功电源的情况下(SC、SVC、STATCOM),也同样需要以此为前提。如果在中间变电站设计时,没有指定配网,可以在高压母线上采取此电压等级下的电压推荐计算值(见表6.1)。如果在事故后状态下不可能保证这个电压值(在有载调压开关的整个调节范围和补偿装置额定功率都被使用时),则应当分析增加补偿装置功率的必要性。针对SVC和STATCOM,增加无功补偿装置功率的必要性应当建立在设计时所确定的补偿装置功率基础上[2]

换句话说,补偿装置的功率应该按照最严重的事故后状态校验,而不是在额定状态下校验。同时,计算表明,按照事故后状态所选择的补偿装置功率,可能比按照额定状态所选择的功率大很多。显然,这就会增加投资成本。针对具体情况,应当在技术经济比较的基础上来决定。

输电线路的检修状态计算与事故后状态相同。区别只是在于,检修状态并不是突然的(类似于紧急状态那样),它可以提早制订应对方案。对于与断开输电线路回路或者是部分分段有关的检修,通常选择输电线路工作在比冬季用电高峰期功率小的时间段作为检修时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