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性染料一般是小分子型物质,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50~500,并且含有共轭双键,均是水溶性的盐(以钠盐或钾盐形式存在)。大部分酸盐染料是偶氮型化合物,对木素和纤维都没有亲和力,产生的颜色非常明亮。与直接染料相比,酸性染料中含有更多的酸性基团,从而也增加了后者的水溶性。
酸性染料对纸张没有亲和力。尽管染料分子渗透能力很强,可以渗透至纤维的毛细管中,但因其本身带有强负电性基团,必须靠硫酸铝媒染剂(pH约4.5)以及阳离子型定着剂,例如:双氰胺同甲醛、聚胺类化合物、聚乙烯胺的缩合产物,以达到目标染色率。另外,使用酸性染料的缺点还有其废液的颜色很深,以及较差的色泣牢度。但酸性染料的溶解性非常好,在染色对象上不会产生色斑,并且很适合于浆内染色及表面染色。酸性染料除用于纸张染色外,还可应用于毛、蚕丝、锦纶、皮鞋以及墨水、化妆品的着色,然而由于利用酸性染料的性价比低以及废液问题,其应用范围已大大受限。
碱性染料是具有氨基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在水中能离解成阳离子。阳离子是染料部分,阴离子是盐酸根、硫酸盐、醋酸根、草酸根等。碱性染料可溶于酸性水溶液中,这也是常利用醋酸来制备碱性染料浓缩液的原因。碱性染料的配方中一般含有5%~25%的醋酸,5%~20%的乙二醇衍生物(稳定剂)以及约25%的发色基团。这些发色基团对纤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尤其是对含有木素的未漂白浆和机械浆纤维,以及填料,原因在于这些纤维及填料含有阳离子电荷,使得碱性染料在纸张中表现出非常高的固着率。对漂白浆而言,由于其含有的木素含量很低,碱法染料对其进行染色时,需加用媒染剂,如甲醛与萘磺酸的缩合产物。增强染料的固着率可使得颜色更加丰富,色泣牢度高,废液色度低。
碱性染料主要是用于包装用纸(如箱板纸,瓦楞原纸),含有本色浆和磨木浆的书写纸。在碱性染料中,棕色染料占的体积为最大,主要是因为包装用纸中原料基本全都是二次纤维。箱板纸中的棕色染料应接近于未漂白的牛皮箱板纸的颜色,减少视觉差并且表现出一定的性能。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棕色碱性染料分别是碱性棕1(偶氮型染料,化学结构式见图3-11)和碱性棕19(含次甲基染料,化学结构式见图3-12),这两种染料中均含有强阳离子电荷,可增强染料对纸浆纤维的亲和力。
图3-11 碱性棕1的化学结构式
图3-12 碱性棕19的化学结构式
直接染料可分子阴离子型染料和阳离子型染料,其中阴离子型染料的用量占市场总量约50%之高。阴离子型直接染料包括偶氮型化合物的钠盐,其中含有的磺酸基团可增加其水溶性;另外还有酞菁型,也含有磺酸基团。阴离子型染料对漂白化学浆有很强的亲和力,因此不需要另外的定着剂,除非产品需要较深的色度及色泣牢度(例如:深色的餐巾纸)。
阳离子型直接染料保留了酸性染料中的平面分子结构,但又包括了阳离子基团,此特殊性使其对纸张纤维的亲和力增加,甚至对漂白后仍含有木素的纤维进行深度染色时,也并不需要硫酸铝或其他定着剂。由于此种染料的色泣牢度较高,将其与阴离子型直接染料一起使用时,可增强其在纸机上的附着力,从而减轻了循环水的污染程度及废水量。常见的4种染料及其相应的特性列于表3-4中。
表3-4 常见染料及其特性
荧光增白剂又称光学增白剂,是一种可以吸收紫外光并发出可见的蓝色、蓝紫色等荧光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纸浆纤维总是吴黄至灰白色,即使经过一般漂白处理,依然不能消除这种微黄色调。在纸浆中加入荧光增白剂后,增白剂吸收紫外光而发出蓝色荧光,根据光学互补原理,可使纸浆变为纯白色,同时使纸浆产生更亮、更艳的效果。
在用于纸张的增白时,荧光增白剂含有多种不同化学组成及生物来源。例如二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由于其良好的色泽牢固度,成为最受欢迎的荧光增白剂,其用量在20%~27%。此种荧光增白剂的主要核心是二磺化的二氨基二苯乙烯,其主要的不同在于侧链上磺酸的取代个数。仅含2个磺酸基团的高上染性的荧光增白剂占有市场用量的约11%,含有4个磺酸基团的,其上染性居中,占市场用量最大,为80%,剩余的是上染性较低的含有6个磺酸基团的。
荧光增白剂的添加可显著提高纸张的白度/亮度,尤其是对于漂白后的纸浆而言。将其应用于未漂白的化学浆或机械浆时,荧光增白剂的染色效果下降,甚至是没有效果。荧光增白剂也可应用于表面施胶及涂布过程中。对表面施胶过程而言,二磺酸类一般不适合于表面施胶(可用于湿部和涂布),与施胶液相容性差、效率低;四磺酸类被广泛用于表面施胶,缓冲型可专用于pH低的松香施胶原纸;六磺酸类可在追求特高白度时用于表面施胶;因其对酸不敏感,可用于pH低的松香施胶的原纸;加强型主要用于涂布,但也可用在含颜料的表面施胶,但用量高时导致原纸施胶度降低。对于涂布而言,二磺酸类用于中等白色强度,特别适合于用干酪素或蛋白质作为基料的配方,也适用于某些特殊的合成共基料。经济性不如四磺酸类;四磺酸类用于中等-高白色强度。共基料(CMC,PVA,淀粉)含量较高的涂料中效果较好;六磺酸类用于生产白度很高的涂布产品,涂料中共基料含量足够高时能发挥最佳效果。
常见的荧光增白剂种类可分为以下几种。
1. 二苯乙烯型
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主要有双芪二磺酸类、杂环芪衍生物、酰基芪类衍生物及不含磺酸基芪类衍生物等,最大吸收波长为346nm,发蓝色荧光,其结构通式及代表物分别见图3-13及图3-14。
图3-13 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化学结构通式
图3-14 二苯乙烯型荧光增白剂的代表物
由以上结构式可知,这类增白剂是对称的,并含有以下4种基本基团:①荧光基团:二亚氨基二苯乙烯基。这是一个大共轭基团,具有可被紫外线激发的π电子。当分子吸收紫外线后能从基态变为激发态,不稳定的激发态辐射出荧光,而后又恢复到基态;②转换波长基团,即结构式中的不同取代基,会呈现出不同的颜色;③活性基团:即三嗪基。该活性基团的结构同荧光基团结构,可连接转换波长基团,还能与纤维素亲和;④亲水基团:磺酸基,可增加增白剂的水溶性,在水中易于分散并与纤维素有较高的亲和力。(www.xing528.com)
2. 吡唑啉型
吡唑啉是吡唑啉型荧光增白剂的母体结构,其化学结构通式如图3-15所示,此类荧光增白剂总体耐光性能较差,通过在母体结构中接枝不同类型的功能取代基,可以显著提高其耐光使用效果。
图3-15 吡唑啉型荧光增白剂的化学结构通式
3. 苯并唑型
苯并唑型荧光增白剂有对称型与不对称型之分,其结构如图3-16所示。
图3-16 苯并唑型荧光增白剂的化学结构通式
苯并唑型荧光增白剂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及热稳定性,是目前所有荧光增白剂品种中熔点最高耐热性能最好的品种,另外其分散性良好,增白效果优良,特别适用于聚乙烯、聚丙乙烯、聚氯乙烯等塑料和聚酯纤维等化学纤维的原浆着色。此类荧光增白剂的吸收波长在363~374nm范围内,发红色荧光。
4. 萘酰亚胺型
此类型荧光增白剂的结构如图3-17所示。
萘酰亚胺类的荧光增白剂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功能材料,其优点在于可使被染色基质色泽更鲜艳,荧光活性强烈,耐光牢度优良、耐亚氯酸钠漂白牢度好。此类阳离子型荧光增白剂由于分子较小,较易渗透入纤维内部。
5. 香豆素类
此类荧光增白剂的结构通式如图3-18所示。
图3-17 萘酰亚胺型荧光增白剂的化学结构通式
图3-18 香豆素类荧光增白剂的化学结构通式
香豆素型增白剂中存在C═C双键、C═O双键及内酯结构,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范围的有机化合物。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在可见光区范围内具有很强的荧光性。在造纸行业中,应用范围最广的香豆素类增白剂是5,6-苯并香豆素-3-甲酸乙酯(PEB),其结构式如图3-19所示。其外观为淡黄色粉末,不溶于水,呈阴离子性,色泽呈青色,商品一般制成分散悬浮液。
图3-19 PEB的化学结构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